关于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的几点思考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得益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与传统风险迥异的新型风险也不断出现。风险日益成为了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贝克和吉登斯开创的风险社会理论为我们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认识和研究社会风险提供了理论视域。笔者以近期发生的社会事件为背景材料,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几个视角,对该事件做出几点分析解读。
  [关键词]风险社会;现代性
  一、风险社会理论简述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教授是风险社会理论的创始人,在《风险社会》一书中(1986),贝克教授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并在随后发表的著作中逐渐丰富了这一理论,形成了风险社会理论的基本内涵。在《风险社会》一书中,贝克教授指出:“风险是一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无限效力并依赖于人的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1]在《风险社会再思考》一文中,贝克教授继续对“风险”一词做了八点说明:风险不是毁灭也不是安全或信任,而是对现实的虚拟;风险是充满危险的未来;风险既是对事实也是对价值的陈述,是二者在数字化道德中的结合;风险是人为不确定因素的控制与缺乏控制;风险是在认识中领悟到的知识与无知;风险是全球的也是本土的;风险是知识潜在冲击和症状之间的差异;风险是人为混合的世界。[2]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风险”是与人类的行为和决策紧密相关的,或者说二者是相伴相生的。因为,只要人类的生产、生活在进行,那么“风险”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同时,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延续,从宏观上讲,“风险”也就贯穿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始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面对无时不在的“风险”,人类对于自身的行为和决策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在主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感受,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思,并不断地力求将“风险”最小化。在当下,“风险社会”这一概念不仅是对当代社会生活中微观层面屡见不鲜的各种社会风险事实的整体性概括,而且可以视作对于现代社会性质特征和客观状态的总结,内涵十分丰富。
  二、关于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的几点思考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风险要素也随之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流动,这也使得社会风险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并进一步对人类的行为和决策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一系列的诸如核风险、基因风险、生态风险等新技术风险。除了从技术层面去研究和解决这些社会风险问题,西方社会早就开始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风险问题,并由此产生了众多不同理论视角的风险社会理论。这些有关“风险”的社会理论一方面丰富了我们对于风险社会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风险社会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众多的风险社会理论当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角有制度主义视角、建构主义视角和实践主义视角。这些不同的视角,给我们看待和分析社会风险提供了不同的角度。
  (一)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天津港爆炸事件
  风险社会的制度主义者认为,由于“风险”是一个与现代性社会相伴相生的客观事实,因此可以将其视作现代性社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负面效应。同时,“风险”具有内源性,正如贝克教授所说,“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3],是一种由于人类社会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而产生的危险和不安全感。“风险”这一人类社会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内的副作用完全能够在其制度体系内得到解决。
  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中,直接暴露了这样一个潜在的问题,那就是人类行为和决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风险急剧上升,对于风险的传统应急机制面临失效。在此次事件中,一些危险的化学品在履行了报关手续之后,置天津港相关危化品存放规定于不顾,被好几家公司随意的堆放在一起。这就一方面增加了危化品发生爆炸事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使得在第一次爆炸发生后,又发生了相连的二次爆炸,使得爆炸事件的人员和物资等损失进一步加大。而传统的应对方式对于这种事件都是喷水灭火。可是在不明危化品种类和性质的条件下,为了急于灭火,却导致水和危化品发生了化学反应,引发了更大范围的爆炸。这一方面凸显了危化品所属公司以及港口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松弛,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加强安全风险规定执行力度和健全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因此,在风险社会中,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安全需求不断升级的过程中,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机制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天津港爆炸事件
  风险社会的建构主义者认为,“风险”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是一个社会层面的概念。贝克教授在关于风险社会“亚政治”的理念表述时认为,政治作为一种形塑社會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民族国家政治体系的有效运转,社会诉求在政治系统内得以汇聚、决策并予以实施,并进一步将其阐述为“一种是外在于并超越于国家——政府政治体制的代表性制度的政治”。[4]一旦某一类型的“风险”产生重大社会影响,成为社会问题,在社会舆论的关注之下,以切身利益为出发点,那么与之相关的社会主体会行风险判断,并展开行动。政府等正式组织依据自身的职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采取行动,弱化不利于自身的“风险”,强化有利于自身的“风险”,趋利避害。与此同时,社会个体成员则容易产生依据自身主观情感判断,组成临时性组织,致力于弱化和消除“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
  在此次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件发生后,危化品的安全存放以及危化品爆炸发生后如何自救以及由于危化品爆炸产生的环境危害等一些列问题一下子进入了全国人民的视野,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除了国家政府部门的正式救援行动和决策之外,还有一些学校积极提供事故灾民的安置,社区组织积极协助政府调配救灾物资,志愿者队伍积极维护救灾秩序并提供帮助,出租车和私家车队伍积极提供伤者的转运等等。这些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个人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本次事故救援当中来。这些基于共同利益的社会主体对于社会风险已经有了对己有利和不利的风险判断共识,因此才能够团结一致,开展救援。可以说,这些不约而同成立的组织和团体积极承担各自“任务”的行动,实际上是对于事故的理性的判断,同时也是理性判断对于行动的导向性影响。这些自愿性的参与到救灾活动中来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基于自身情感的判断,组成了一个个救灾活动的临时性组织,紧紧围绕政府这个核心的角色,也在扮演着自身的角色。
其他文献
夹芯复合材料L型节点和T型节点是复合材料船体结构中较为常见的局部结构,船体结构绝大部分构件是由这些典型节点连接在一起,这些节点结构的强度直接影响到整船结构的强度。船体结构强度试验可分为: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原型试验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结构的强度,但其结构尺寸一般较大,试验成本较高;模型试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试验成本,但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结构的强度。本文结合原型试验和模型试验的优点,提出夹芯复合材料L
在实际海战中,水面舰艇不仅会遭受水下爆炸载荷的冲击,还会受到波浪载荷的作用。不同载荷联合作用导致的结构响应叠加和放大效应极易造成船体梁的突然崩溃,严重威胁着舰船在作战环境中的生命力。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针对水下爆炸与波浪载荷联合作用下船体梁整体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以舰船的局部典型甲板板架为研究对象,分析波浪载荷引起的面内初始压力对冲击载荷导
舰用设备减振抗冲击对于舰船的舒适性、隐蔽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座作为固定舰用设备与船体的基础,将舰用设备自重及运转时产生的动态载荷传递至船体,同时也会将冲击载荷传递到舰用设备。基座在舰船减振抗冲击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常规设备安装基座的减振与抗冲击性能很难兼顾协调,舰船基座在设计中往往更关注抗冲击性能的提高而减振性能难大幅度提高。本文在常规柴油发电机基座设计基础上,用箭
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环境如风、浪等扰动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船舶横摇。船舶横摇运动不仅会影响到船舶的适航性和人员的舒适性,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船舶倾覆。为了减小船舶横摇运动,本文以减摇滑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数据来分析其减摇性能。本文首先分析建立了船舶横摇运动仿真中所需的海浪运动模型,并且以某实船参数为例,建立了该船横摇运动模型并在Matlab中对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模型的
船用管路系统功能多样,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对船舶的正常运行和船员的正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管路系统在工作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管路噪声不仅会影响船员身心健康,损坏船上机器设备,还会对港口居民和江海域水下生物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对军船而言管路噪声会降低军船声隐身性和安全性。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和声学计算软件Virtual.Lab,基于声学边界元法对船用管路系统中弯管管口噪声进行数
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简称USV)在军事、民用、科考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巨大的商业前景,近年来备受世界各国的重视。环境感知能力是USV研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船舶自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USV上构建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结合特征提取与目标跟踪等算法,为USV的环境感知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简要介绍了视觉测量技术原理,并描述了相机成像模型
近年来,垂直导弹发射装置已成为我国大型水面舰船的主流装备。一般在舰船上设置大开口用于安装垂直导弹发射模块。当舰船在执行导弹发射任务时,导弹发射区会受到导弹发射冲击载荷作用,同时舰船在水面航行时会受到波浪载荷的作用。在冲击和波浪联合载荷作用下,船体大开口位置的结构响应对导弹命中精度及作战威力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为揭示舰船导弹发射区关键部位损伤机理,结合数值分析与模型试验,对船体大开口结构在波
纤维-金属层合板(FMLs)是由高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金属薄层交互叠合,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层压而成的超混杂复合材料结构。其继承了金属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优点,并有效弥补了两者的不足,且金属层的存在对复合材料层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整体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基于力学性能、抗爆抗冲击性能、结构轻量化等多方面的考虑,热塑性纤维增强金属层合板结构在舰船抗爆防护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以热塑性纤维增强金属层
现代邮轮是一座漂浮的海上建筑,邮轮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邮轮旅游是一项感官性和体验性非常强的休闲旅游活动,要使乘客享受一趟轻松愉悦的邮轮旅程,离不开舒适的邮轮居住体验。为保证乘客获得舒适的邮轮居住体验,本文围绕邮轮客舱的舒适性,引入人机工程学,从邮轮客舱“人-机-环境”系统中的乘客、室内家具与客舱居住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深入开展邮轮客舱设计研究,为实现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豪华邮轮提供重要参考。在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最为流行的一种建筑结构。此种结构抗震性能的试验及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但在非线性有限元模拟方面,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一般的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的模拟过程中,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作用通常忽略不计。本文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试算,对比目前流行的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的本构关系,找出在ABAQUS软件中可以应用的本构关系,并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滑移行为。
  通过探索混凝土本构关系中的受压刚度恢复因子对单调加载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选取混凝土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