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学情分析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d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基于“学习特征分析”的情感分析,是教学的起点与有效教学的组成重要部分,它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教育者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并且能为所有学生设置教学内容,发掘一种符合全体学生教学的有效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和认知有一个客观及正确的把握,这是语文教学得以有效开展最基础的条件。
  一、学情分析的具体方法
  学情分析的基础就是对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把握,如何获取学生的真实状况,能为展开学情教学的重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拟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谈话法
  对于初中的同学来说,及时获取学生的知识掌握状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谈话法,谈话法不仅仅局限于和同学之间,和家长之间的谈话同样必不可少。通过谈话,不仅可以真实地反馈学习情况,而且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师生情谊。
  2.观察法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同学的表达来识别课堂上的大多数学生接受新知识。这种仔細的观察不仅可以及时调整讲座的教学方法和重点内容,而且可以为教师未来的分析提供参考,这一参考反映在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上。它还包括对类似内容的调整,以便及时巩固这一难度。
  3.其他调查方法
  有关材料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学生所提交的论文和作业分析,以及一些敏感性问题的组织和记录,还有就是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为了便于能够及时的解释和巩固。关于问卷是用于强调教师内容,进行试卷考察,其实它也算是调查分析法的特殊情况,只是其资料的分析更有目的性。这种方法的分析,能够及时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进行掌握和反馈。
  二、学情分析的具体内容
  在以学情分析为指导的教学实践中,学情分析具体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1.学生知识体系的把握
  对于语文来讲,归根结底是一种知识性的积累,由于我国汉语言博大精深,而且对于初中语文来讲,其知识体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小学语文中局限于字词的书写正确,文言文以及语法和更重要的文学语言的过渡受到赞赏。学情分析是要求学生掌握汉语的基本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学习方法与态度的灌输
  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的形成,都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语言发明以及发行和进化都有一定的共同点,寻找这种通用性有助于学习语言,比如英语的单词的学习以词根为基础,汉字以偏旁为基础,因此,掌握学习方法将花费更少,做得更多。同时,学习中文和其他自然科学课程也需要更严谨的学习态度。这种严谨的学习态度始终存在,尤其以文言中词类活用和通假字为重。在学情分析中,我们必须注意灌输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3.采取适当的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学习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被动学习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分析学生的情况时,要特别强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4.教材的深层剖析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人。鲁迅的文章旨在抒发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陶渊明的文章旨在抒发不为五斗米折腰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朱自清的文章旨在抒发作者对父亲的无尽思念与敬重;当然还有其他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是在激发我们要对祖国热爱。好文章表达了积极的世界观,热爱祖国。在初中阶段,这种观点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学术情况的分析也将是分析教材深刻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以初中语文为例的学情分析
  笔者在此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少年中国说》为例,探讨一下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首先,在此之前,通过课堂作业还是其他形式的考察,同学已经基本掌握文言文的一般用法,对不同句式已经能够发现,并按照现代语言的句式进行翻译;其次,在上课之前,早读时,已经布置预习任务,并及时圈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的地方,在临近早读结束时,充分观察学生的圈画之处,以便与自己几年教学经验形成的重难点之间的差异进行校核;再者,对于作者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阐述,国家积贫积弱,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繁荣富强献谋献策,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代表是中国典型文人救国的代表,让学生无形之中对作者产生尊重之情,并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怀;最后,以龙年春晚中的《少年中国》为指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的词句引发了所有学生们的共鸣,让本文创造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是打破传统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内容都是以学生的掌握和新知识为基础的,同时,教学方法也采取了适当的激励措施,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对于中国人来说,它的“形”是教一种语言,而它的“神”则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教书育人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培养学生语文上的学习能力,当然同时也会对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能力和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核心素养这一个概念,对于高中语文的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逐渐养成各种能力和品质,为学生之后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问题
编者按: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自成立之日起,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管理、保护资源、保障安全"的无线电管理十六字方针,积极探索、通于实践、大胆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受
目的通过尿试纸条检测与尿镜检结果的非相关性对比观察,多因素分析其结果来源.方法尿试纸条检测参照迪瑞公司的操作标准,尿镜检采用非离心手工混匀直接涂片检查.结果430份尿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在《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一书中,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灰色”现状,提出了“绿色语文”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对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多读书、常感悟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很深刻。“青春作伴好读书,启迪人生做贵族”。这是赵老师对读书的一种诠释。在普通人眼中有一种很俗的说法,“书中自有黃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的,在现如今功利的社会现实中,这
目的测定人血白蛋白原液中残余乙醇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正丁醇为内标,采用毛细管柱,以酸改性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柱温70℃,维持2 min,实
赏析课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教学方式,散文赏析课的核心是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知乃至思考。教师在赏析课中要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感知、感悟呢?究竟是以教师为绝对主角的“幕前”表演,还是教师完全隐身“幕后”更适合散文赏析课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做散文赏析的总导演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以情带文,以文动情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情基础上才可能解其意、通其理。教师在赏析课
目的探讨用"正常人"血清标本结果均值控制临床化学检测系统的可行性.方法用待控制检测系统对"正常人"某项目进行测定,统计测定结果加权均值并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该项目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作文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可以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和思维习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现如今的作文教学过程当中,许多初中生的作文写作内容比较虚假乏味,因此,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作文素材,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使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一、初中生作文素材积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