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学习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英语词汇学习中 问题,然后对其分类,探讨如何在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词汇体系,从而有效扩大并巩固词 汇量。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分类 体系构建
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及交际中所遇问题,多是因为词汇量不足。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没有语法只能传递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递”。可见,词汇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可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其重要性,误认为是语言习得中简单之事。实际上,它是教学中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一、词汇学习中存在问题
大学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存在诸多问题:1.急于求成,想尽快丰富词汇量。2.迷恋大学四、六级词汇,以四、六级考试为目标,为应考而备。3.片面追求词汇量,误认为多记单词,就能扩大词汇量。4.只满足于课文中的理解,对单词的理解及掌握仅局限在课文、词典注释里。5.将中英词汇对照,学习词汇时,把所学英语单词逐一译成汉语。
二、大学英语词汇要求
据教育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般要求掌握词汇量应达到4795词和700词组(包括初高中),其中约2000词为常用;较高要求应达到6395词和1200词组(含初高中和一般),其中约2200词为常用(含一般);更高要求约7675词和1870词组(含初高中、一般和较高,专业词汇除外),其中2360词为常用。非常用词汇比常用词汇多。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掌握外,其余都属于非常用词汇,在交际中,其出现率不高,如:adorable(可爱极了),baloney(胡扯,荒谬),bingo(中了),bravo(太棒了),drat(讨厌),gorgeous(美极了)等,多用于习语、俚语、非正式口语中。因特殊交际需要,还是要有所了解,甚至掌握。
三、在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词汇体系
1.利用构词法知识构建词汇体系。在教学中,系统讲些词缀、词根等知识帮助学生针对同根词汇在脑海中形成体系。学生学习新单词时,会通过对脑海中已形成的词汇体系的激活,学会据词缀、词根等知识记忆新单词,达到缩短记忆时间和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单词效率。讲解分析新单词时,要引导学生,鼓励其学习新单词时找词根,分析其前缀、后缀。
2.利用词形联想法构建词汇体系。Carter说过:“词汇学习的原则是经过形象或其他联想手段多加分析记忆词汇,这样记忆的词更容易被保持。”即意义有关联的事物容易记忆,通过联想习得的词汇较容易长时记忆。要启发、引导学生对单词构成方式进行划分,常用构词法有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通过联想到掌握的旧词根促进对新词的理解、记忆,再据新词词义及用法联想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且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为线索,提供简单情景或小故事把毫无关系的新旧单词联想到一起,可以使学生将新词词义及用法掌握得更牢固。如:design和designer,可联想:His father is a designer,who designs for drink advertisement.当碰到单词较长时,可分析能否分成短而熟悉的单词,如weekend可分成week 和end,toothbrush可分成tooth 和brush等。一个单词可以联想到其不同含义及词性,如succeed(v.成功,继承),可联想到success(n.成功,好成绩,成功者);successful(adj.成功的,如愿以偿的);successfully(adv.顺利地,成功地);successor(n.接班人,继承人)。要鼓励学生多做这方面的积累和归纳。
3.利用文化背景构建词汇体系。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词汇学习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亦如此。文化可简单理解为除去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风俗、民俗等相关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它在理解语言和文本信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如,在讲解“peony”时,可启发学生想象此植物相关特点:色彩鲜艳美丽,中国的国花,寓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象征,民族的大团结等;假如此词形容一个人,代表什么;不同颜色寓意有何不同等。风俗习惯不同,思考问题方式和价值观亦不同,会造成词汇理解的偏差甚至误解。另外,还涉及到文化的非等同性,如:“一箭双雕”的英文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中的“箭,雕”等词汇完全没有体现译文中。授课时,要不断穿插讲些词汇有关的背景知识,并把词汇融入其中理解记忆。这样,学生即可达到记忆单词的目的,亦可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利用语境构建词汇体系。英语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是学习词汇的难点。单词在词典里是孤立的,一旦用于具体文章中,就形成语篇的一部分,和其他词汇构成一个有机编码系统,并与其特定语境息息相关,词汇的意义不是由词典决定,而是由语境决定。所以,要把单词和语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借助语境记忆单词意思及用法,据语境猜测其意思,帮助学生解解词义混淆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文化背景有关词语和理解其内涵。如:有人问道:Would you have your dinner right away? 有的人不知道right away 在美国是“马上,立即”的意思,误认为away是指“外出就餐”,于是有人回答道:I would like to have it right here,结果造成答非所问,闹成了笑话。这充分说明语境对理解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词形联想、文化背景和语境构建词汇体系,把词汇相关知识引进来,理解并吸收新信息,再与原有词汇体系融会贯通,扩展壮大词汇体系,从而减少记忆单词烦恼,增添英语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秀伟.词汇附带习得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路茜.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输入[J].大学教育科学,2003(1).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分类 体系构建
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听力、阅读、写作及交际中所遇问题,多是因为词汇量不足。著名语言学家Wilkins说:“没有语法只能传递很少的信息,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无法传递”。可见,词汇是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基础,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可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其重要性,误认为是语言习得中简单之事。实际上,它是教学中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一、词汇学习中存在问题
大学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存在诸多问题:1.急于求成,想尽快丰富词汇量。2.迷恋大学四、六级词汇,以四、六级考试为目标,为应考而备。3.片面追求词汇量,误认为多记单词,就能扩大词汇量。4.只满足于课文中的理解,对单词的理解及掌握仅局限在课文、词典注释里。5.将中英词汇对照,学习词汇时,把所学英语单词逐一译成汉语。
二、大学英语词汇要求
据教育部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般要求掌握词汇量应达到4795词和700词组(包括初高中),其中约2000词为常用;较高要求应达到6395词和1200词组(含初高中和一般),其中约2200词为常用(含一般);更高要求约7675词和1870词组(含初高中、一般和较高,专业词汇除外),其中2360词为常用。非常用词汇比常用词汇多。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掌握外,其余都属于非常用词汇,在交际中,其出现率不高,如:adorable(可爱极了),baloney(胡扯,荒谬),bingo(中了),bravo(太棒了),drat(讨厌),gorgeous(美极了)等,多用于习语、俚语、非正式口语中。因特殊交际需要,还是要有所了解,甚至掌握。
三、在词汇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词汇体系
1.利用构词法知识构建词汇体系。在教学中,系统讲些词缀、词根等知识帮助学生针对同根词汇在脑海中形成体系。学生学习新单词时,会通过对脑海中已形成的词汇体系的激活,学会据词缀、词根等知识记忆新单词,达到缩短记忆时间和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单词效率。讲解分析新单词时,要引导学生,鼓励其学习新单词时找词根,分析其前缀、后缀。
2.利用词形联想法构建词汇体系。Carter说过:“词汇学习的原则是经过形象或其他联想手段多加分析记忆词汇,这样记忆的词更容易被保持。”即意义有关联的事物容易记忆,通过联想习得的词汇较容易长时记忆。要启发、引导学生对单词构成方式进行划分,常用构词法有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通过联想到掌握的旧词根促进对新词的理解、记忆,再据新词词义及用法联想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且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为线索,提供简单情景或小故事把毫无关系的新旧单词联想到一起,可以使学生将新词词义及用法掌握得更牢固。如:design和designer,可联想:His father is a designer,who designs for drink advertisement.当碰到单词较长时,可分析能否分成短而熟悉的单词,如weekend可分成week 和end,toothbrush可分成tooth 和brush等。一个单词可以联想到其不同含义及词性,如succeed(v.成功,继承),可联想到success(n.成功,好成绩,成功者);successful(adj.成功的,如愿以偿的);successfully(adv.顺利地,成功地);successor(n.接班人,继承人)。要鼓励学生多做这方面的积累和归纳。
3.利用文化背景构建词汇体系。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词汇学习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亦如此。文化可简单理解为除去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风俗、民俗等相关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它在理解语言和文本信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巨大作用。如,在讲解“peony”时,可启发学生想象此植物相关特点:色彩鲜艳美丽,中国的国花,寓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象征,民族的大团结等;假如此词形容一个人,代表什么;不同颜色寓意有何不同等。风俗习惯不同,思考问题方式和价值观亦不同,会造成词汇理解的偏差甚至误解。另外,还涉及到文化的非等同性,如:“一箭双雕”的英文是“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中的“箭,雕”等词汇完全没有体现译文中。授课时,要不断穿插讲些词汇有关的背景知识,并把词汇融入其中理解记忆。这样,学生即可达到记忆单词的目的,亦可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利用语境构建词汇体系。英语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是学习词汇的难点。单词在词典里是孤立的,一旦用于具体文章中,就形成语篇的一部分,和其他词汇构成一个有机编码系统,并与其特定语境息息相关,词汇的意义不是由词典决定,而是由语境决定。所以,要把单词和语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借助语境记忆单词意思及用法,据语境猜测其意思,帮助学生解解词义混淆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文化背景有关词语和理解其内涵。如:有人问道:Would you have your dinner right away? 有的人不知道right away 在美国是“马上,立即”的意思,误认为away是指“外出就餐”,于是有人回答道:I would like to have it right here,结果造成答非所问,闹成了笑话。这充分说明语境对理解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词形联想、文化背景和语境构建词汇体系,把词汇相关知识引进来,理解并吸收新信息,再与原有词汇体系融会贯通,扩展壮大词汇体系,从而减少记忆单词烦恼,增添英语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郭秀伟.词汇附带习得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路茜.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输入[J].大学教育科学,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