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研讨活动在京举行

来源 :校园足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xia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4月22—23日,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承办的2021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出席了本次活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成员等8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一级巡视员郝风林主持。
  会上,郝风林从建设背景、理论支撑、方案内容共3个方面介绍了《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方案》(以下简称《联赛方案》)。他表示,校园足球工作应围绕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教会、勤练、常赛”有序衔接、统筹推进,形成“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整体工作思路,建立“横三纵四”的青少年联赛体系。
  随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专家郭威伟和丽春满分别介绍了《开封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暨新型足球学校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集训方案》(以下简称《冬令营集训方案》)《2021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系列活动方案》(以下简称《夏令营系列活动方案》)。
  王登峰在活动中表示,校园足球工作在6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大力推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构建完整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完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和夏令营竞赛体系,使校园足球工作实现不断改革创新。同時,在全国广泛开展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联赛,在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努力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培养优秀的足球竞技人才。他提出,开展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要做到聚力;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和冬令营,要做到完善;建设新型足球学校,要做到创新。
  在分组讨论环节,第一小组主要针对《联赛方案》展开讨论,他们认为,《联赛方案》的实施,有望改变和克服过去在青少年足球赛事安排上的盲目性和混乱现象,真正按照客观规律培养队员,也让更多队员有机会参加各级足球比赛。同时,对联赛的基本原则、结构、组别设置以及参赛队员的年龄要求、时间安排等具体内容提出了建议。第二小组主要针对《冬令营集训方案》《夏令营系列活动方案》展开讨论,他们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冬令营和夏令营的测试方法、技术测试与比赛所在成绩比例、阵型与比赛时间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建议。第三小组主要针对《实施意见》展开讨论,他们认为,开封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暨新型足球学校的建设是全国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探索培养优秀足球人才新路的积极探索。同时,提出了保证训练与竞赛质量、为“训练营”搭建竞赛平台、调动地方行政部门积极性、做好校园足球资源调配等建议。
  活动期间,还进行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年度优秀评选工作,与会专家严格按照要求对集体奖项和个人奖项在监督下进行不记名评选投票。
其他文献
脚内侧拨球是培养学生脚内侧球感的球性练习动作,学生可用双脚内侧左右触球,把球控制在两脚之间,并不断改变球的运行方向。通过练习,可使学生有效提高脚内侧运球变向的运动技能。  一、听令转向  练习目的:提高学生的双脚内侧运球能力,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适用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练习方法:在40m×30m的足球场地上,足球教师组织40名学生,每人1球,成4排横队集合,前后左右相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