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语境下电子文本的应用对EFL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t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殖民语境下,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从培养本族语式的英语使用者,转变具有多维文化视野的跨文化人。由于其便捷、快速和信息量大的特点,电子文本成为了跨文化培养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从心理学概念上讲,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语言能力是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保证,而文化知识,则是形成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因此,本文拟以教学实验的形式来验证电子文本的应用对于EFL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后殖民语境;电子文本;EFL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宋瑞雪(1985.0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后现代主义文学;于圣宇,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吉教高字[2017]54号3363)阶段性成果。
  后殖民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萨义德(2004)认为,所谓的后殖民是一种语言文化殖民。得益于其霸权地位,轴心国将其语言,其中以英语尤为典型,渗透到边缘落后的国家,以此来影响后者的语言文化,并对轴心国家的语言产生依赖感。(李秋畹,2010)霍米·巴巴(1994)强调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最大可能趋同于本族语使用者不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相反,能够准确使用语言并了解其国家的文化知识从而能够进行批判性理解和交流成為了英语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换言之,跨文化能力成为了EFL(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学生追求的关键技能。
  电子文本的兴起,与英语轴心国有着直接的联系。网络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研发都在英语轴心国,其输出的核心价值观和其主导的文化渗透均隶属于后殖民语境范畴。后殖民主义凭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经济援助、文化交流、影视广播、消费文化的海外扩张等手段对其他文化进行渗透。(李秋畹,2010)在新一代的EFL学生中,电子文本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便携电子设备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字阅读具有阅读文本多样性、阅读过程互动性、阅读环境开放性等特点,(周钰,2015)这些特点均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从心理学概念上讲,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董艳丽,2005)语言能力是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保证,而文化知识,则是形成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因此,对阅读能力的研究,是语言能力和文化知识的双重研究。英语阅读能力中,个性心理特征部分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知识获取,与后殖民语境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在后殖民语境下,电子文本的应用对英语阅读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中的文化知识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拟以一年期的教学实验,来验证此观点。
  一、实验目的
  检测电子文本对被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二、被试
  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2016级1班和2班。1班作为被试班级,设定为实验对象。2班作为对比班级,设定为参照对象。
  三、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选取CNN和BBC(轴心国新闻输出的主要机构)的新闻选篇,利用手机app下载进行阅读。第二种是英语文学作品选篇(轴心国文化输出的主要作品,大部分为白人、男性为主导),通过群共享由学生自主下载,选择电脑、平板或手机终端进行阅读。第三种是微博大V发布的英文文本阅读(轴心国社交媒体导向的休闲娱乐内容),学生通过关注其账号阅读。
  四、实验仪器
  智能手机(必要),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非必要)。
  五、实验设计
  该实验的电子文本因素3个水平:新闻、文学、社交媒体。被试因素3个水平:被动阅读、半被动阅读、主动阅读。因变量为被试对电子文本承载内容的记忆和语言的记忆。
  六、实验程序
  将每堂课上的5分钟演讲内容布置为新闻播报,限定选材范围局限于CNN和BBC发布的新闻选篇。此为被动阅读。
  将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早读时间,安排为电子文本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为群共享中的英语文学作品选篇,此为半被动阅读。
  要求被试班级同学关注指定微博英语大V,如@谷大白话、@空耳同传君等,号召其利用自主时间,自行阅读其账号所发布的电子文本内容,此为主动阅读。
  以上三种电子文本阅读项目持续一个学期。
  七、验收方法
  该实验的验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能力测验,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即阅读能力的两大组成部分。
  语言能力的验收,主要以TEM4模拟试题来检验。实验的一学期结束后,刚好是被试班级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前夕。此时以年级统一的模拟题成绩来检验语言能力,被试因涉及切身利益,参与态度严肃认真,既便于验收的实行,又可得到准确的结果。根据统计每个部分的具体分数,可得出被试班级较参照班级在词汇、语法和阅读方面的不同。
  跨文化能力的验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验收:主动阅读所占的比例和跨文化知识调查问卷。主动阅读的比例,可以从群共享下载次数、微博转发、主动关注的其他英语账号数目等进行验收。跨文化知识问卷由项目负责人编纂,内容主要集中在最新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对待国际时事争议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等方面,得出被试班级与参照班级在主观判断上的不同。
  八、实验结果
  1.电子文本的应用对EFL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对被试班级与参照班级的TEM4模拟测验的平均成绩对比,可以看出,被试班级在语言能力方面并未有特别明显地提升。词汇和阅读的方面相对较好,得益于多种阅读材料的积累。而实验设计的电子文本阅读材料,均为更适宜采用电子便携设备阅读的新闻、文学作品和社交媒体材料,这些内容与传统英语教学的关注点并不完全一致,即便是认真完成所有电子文本阅读的同学也未必会在TEM4模拟题的测验中取得较为亮眼的成绩提升,更何况被试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主动阅读的完成度较低。因此,可以得出电子文本的应用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   2.电子文本的应用对EFL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显著的提高。主动阅读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群共享的文学作品内容下载次数始终呈惨淡的态势,实验进行的一整个学期,分享的阅读材料共计20篇,拥有最高下载次数的是第一周的《Oliver Twist》和第7周的《Pride and Prejudice》,下载量分别是20和18(班级人数为23),其余内容下载量均在5/7之间浮动。而社交媒体的活跃参与度却呈喜人的态势。首先,微博转发英语材料相关的内容,如新闻、笑话、视频等,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与此同时,主动关注的英语内容相關的账号也逐渐增加。根据学生反馈,脱口秀视频选段和英语娱乐视频节选是最受欢迎的内容,@谷大白话、@Youtude视频精选 等视频发布账号关注者最多。
  跨文化知识调查问卷主要提问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Toast, MeToo和Trade war。吐槽大会、反性骚扰运动和贸易战争均是社交网络上的热议话题,同时也是近一年关注的热点内容。这方面的反馈,被试班级的熟悉度要远远超过参照班级,回答内容的正确度和准确度也相对令人满意。与此同时,布置的三篇相关阅读材料的问题,被试班级的回答准确率也要远高于参照班级。
  由此可见,对于EFL学生而言,电子文本的阅读更适用于新媒介(如社交媒体)和新话题,对于传统的文本阅读(如文学作品等)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纸质文本。电子文本更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也能更好地传播和讨论新话题。通过对电子文本的利用,学生能够更好地汲取和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训练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大大提升跨文化能力培养这部分的短板,从而提升整体的阅读能力。在越来越注重文化知识理解的后殖民语境中,电子文本的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李秋畹.后殖民语境下英语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62-63.
  [3]Bhabha,Homi.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Routledge,1994,31.
  [4]周钰,王娟,陈憬,李永锋.信息载体影响文本阅读的实证研究——基于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15:21-26 79-80.
  [5]董艳丽.浅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59-60.
其他文献
【摘要】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对《中国式教育》这一纪录片的看法,将中国式教育和英国式教育进行对比,由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和国家政策的不同,导致了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中国教育和英国教育各有所长,中国教师可以将英国学生的特点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更好地教育英国儿童。  【关键词】中式教育;英式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摘要】受普通话方言的影响,英语阅读中常出现一些单词长元音和短元音区别不明显的情况。本文针对大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40名学生展开为期三周的语音训练、材料收集以及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对照班的学生在未对单词、短句、文章进行训练,检测后的正确率仅是实验班学生的50%。由此可见,日常教学中的语音纠正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发音;纠正;训练  【作者简介】马瑞(1988.11-),宁夏平罗人,北方
【摘要】网络技术发展下教学模式出现极大转变,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比例逐漸增大,如何提高西京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院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文章研究分析中主要讨论形成性评价对西京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分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策略,希望对学院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能力;教学  【作者简介】代新杰(1985.3- ),男,山东高密人,西京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
【摘要】2017年6月20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以下简称《译写规范》)正式发布,并于2017年12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译写规范》是从2014年到2017年期间国家相关部门结合各地方公共服务领域公示语译写的相关规范而出台的统一的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公示语译写的国标空白,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公共场合;公示语;英文译写;规范化  【作者简介】王颖,华北理
【摘要】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国际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社会各界及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教育。学好英语是走向国际化的开始,英语学习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赋予了很高的期望,本文就将探讨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教育环境下,如何转变英语教师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欲望,从而提升小学生英语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素质;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周洁,星桥第二小学
【摘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今,英语已经成为了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教师们可以尝试将课前演讲融入于英语课堂中,并且课前的演讲也可以以丰富的形式开展,因此教师们需要充分思考如何能够让课前演讲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本文就这一高中英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课前演讲;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李爱萍,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高中。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方位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听、说、读、写、译这五种能力成了当下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致力于对当下的英语教学和翻译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关键词】新时代;英语教学;翻译研究  【作者简介】秦辉(1963.12- ),男,汉族,河北人,本科,河北师范大学,副高,研究方向:美国文学,修辞与翻译。  由于,长期以来受我国传统应试教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综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从创设教学情境、延伸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内化学习策略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提出了实际建议。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郭凌妹,江苏省海门中学。  引言  英语学科素养的提出是对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和高中英语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抽样研究法,对FIF测试系统在大学英语期末测试(即机考)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测试模式相比,机考虽有其不足之处,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很大程度上释放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英语水平,是一种更高效、更科学的考核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FIF测试系统;机考模式;教考分离  【作者简介】张彩云(1977.12- ),女,延安大学外国语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项极富创意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首先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继而提出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几点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有效性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苏劲松,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  引言  擅于与人交流、配合集体工作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所亟需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样人才的一个有效渠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