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励中成长,在评价中发展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所谓“激励”,顾名思义,激——使劲,使人的感情调动起来的意思;励——劝勉、励志、奖励的意思。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了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就是“激励”。
  一、劳技课堂激励存在的误区
  激励性评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但是不少劳技课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与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走进了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的误区。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和思考。
  1.随意性的课堂激励
  在勞技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常常听到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真厉害!”等,可以看出老师缺乏感情,甚至言过其实,缺乏对内容实质性的评价。学生从中了解到的只是一个终极性的结果。究竟作品好在哪,棒在何处,独特在什么地方,学生无从知晓。
  2.形式化的课堂激励
  在劳技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在激励性评价应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当发现一个制作精美的作品时,拍手表扬响彻整个课堂,课堂上热热闹闹。但是,这种“评价”占去了很多宝贵的课内时间,师生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这种热闹的评价中,独立的有价值的思考却化为乌有了。
  3.重结果式的课堂激励
  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往往还是看重学生完成的作品,而忽视学生的制作过程。对成功的作品往往给予表扬和激励,而对不太完美的作品却轻描淡写,以一句“继续努力吧”就完事了。
  二、劳技课堂激励评价的原则方法
  1.多元化的原则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传统的评价是由教师一方独断,没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评价的主体单一化,评价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对学生制作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标》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全面、有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客观、全面地评价学习活动,更主张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因此,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运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全方位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教师要学会倾听,给予恰当的肯定、鼓励和点拨,使学生敢说、敢议、敢评,形成真正互动的学习氛围。
  (2)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教育固然要面向全体,但切忌一刀切,应该因材施教,激励性评价也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宜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影响学生学习水平的先天与后天因素有一定的差异,若要求达到同一客观标准,就会使个别学生与这一标准之间的差距太大,使之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制作失去兴趣,就更谈不上培养创造能力了。所以,激励性评价不能用一把尺子,对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应该高些,对动手能力弱的学生评价的标准宜相对放低,以利于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
  2.要以正面肯定为主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肯定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劳技课堂教学中,学生独具一格的制作方案,别具匠心的制作手法,奇思妙想的设计构思……用一点心力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鼓励他,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课堂上笔者常对学生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做好。”“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激励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这种带有鼓励性、欣赏性的评价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要适时、适度、适量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做“及时雨”。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想出了一个特别妙的制作方案的时候,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一个成功的作品的时候,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已制作成的部分,然后再帮助他找找没有成功的原因。这样适时、适度、适量的激励表扬,能让学生学得专注,学得开心。
  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委婉地否定,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过:“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所以劳技课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就要学会激励学生,让激励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点金石,让我们的课堂因激励性评价,而由腐朽变为神奇。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聋校律动教师在健美操、舞蹈等动作、技巧教学中,由于手语的特殊性和局限性,讲解不能与动作示范同步,常常令教师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特别容易出现聋生难以领会教师意图、难以理解动作要领的情况,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面对这些困难,我采取让一部分聋生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思路,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让一部分聋生先“富”起来,就是在律动教学中,课前准
自称“不知道怎么演讲”的张军萍,11月17日站在“女性的力量——2020上海智慧女性读书讲坛”上显得落落大方。因为抗疫需求,台下只安排坐了近400位听众,这个数字不及张军萍平时管理的小区人口的百分之一。作为上海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康城社区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军萍及其团队管辖着上海最大开放式社区——居民超过4万人的康城社区。  50天前的9月29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過:“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闻之大悸,生怕自己不能适应而被淘汰,于是以一个初上幼儿园的学生那种积极和热情,同时又有几分畏惧的心理踏进了这一条大道,并且认认真真地一步一回头地摸索前进,终于在今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也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开辟出一条适合新课程改革的路子,我很欣慰,愿与我们的同流共同分享。  新课程改革重点突出全新的课程理念,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
将《霍比特人》视作《魔戒》前传符合電影营销的手腕,但实际上《霍比特人》生于1937年,为1954至1955年出版的《魔戒》系列的老大哥,只是彼得·杰克逊的电影转化了时序,《霍比特人》反倒成了《魔戒》的小弟。相比《魔戒》宏大的史诗格局,《霍比特人》的历险也显得小儿科,因为原著《霍比特人历险记》乃托尔金为儿子所作,本就是一部历险童话。  电影版有《魔戒》大成在前,市场的呼唤固然要延续前作遗风,对原著童
首届大溪地群岛亚洲旅业峰会“Parau ParauTahiti Asia 2018”(简称“PPT Asia 2018”)于5月28日至6月3日在大溪地群島成功举办。来自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的大溪地旅游局办事处代表携手各国主要旅业及媒体同行共25位嘉宾齐聚一堂,参与了本次峰会。大溪地旅游局与各国代表和旅业精英不仅回顾了2017年前往大溪地群岛的游客人数和旅行趋势,分析了现实背景下如何推动和吸引游客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一个干涸的源头,哪里会倾注出真正的活水来。”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有多宽,语文就有多广。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丰富并汲取这一源头活水并为己所用呢?  一、以读引写,积淀“源头活水”  阅读和写作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相辅相成。课标在评价中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读是知识的积累,是写的前提,只有拓宽“读”的面,
无数的事实表明了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是对社会主义抱有无限热情的,是有强烈的上进心的。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  鄧小平  要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经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倾听他们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  党从九死一生中救了我,党给我报了仇,这
作为第一轮实施新课改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在三年多的教学实践中,我有很多的体会,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教师和学生由“重结论”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一、“重过程”的原因  从学科本身来讲,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什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而当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阅读偏向肤浅化和低俗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急需“干预”。因为申报“十一五”课题《校园文学社团生命力重铸的研究》:学校准备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通过文学社团活动,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有效导引。  文学活动课首先在我们七年级施行,首先是预热阶段。这个阶段我们每周用一节语文课开设校本课程“文史课”,这是不用带语文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