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1-000-02
摘 要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因此,在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校体育组群策群力、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开发研制了“沙锤”(旧的饮料瓶,洗净后,里面装一把米或豆子等,摇晃起来即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器材的多种功能,这样,不仅解决了体育器材匮乏的困难,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体育教材内容,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课程价值。
关键词 “沙锤” 资源 丰富
一、开发研制“沙锤”器材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所开发研制的“沙锤”系列活动内容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科学性原则
所开发研制的“沙锤”系列活动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促进身体的发展;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锻炼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兴趣性原则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出了“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因此,所开发研制的“沙锤”系列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并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四)安全性原则
“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沙锤”器材资源时,应以人为本,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确保学生在运用“沙锤”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和游戏时的安全性,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和安全使用体育器材的意识和行为。
二、开发研制“沙锤”系列活动的作用
(一)能起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作用
《新课标》是以目标统领内容,它没有给我们体育教师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在课程内容上给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同时也给教师建立了一个发展、创新和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当的内容去组织教学活动,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地方特色等来创造性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沙锤”系列活动具有一定的健身性、教育性、趣味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因此,实施《新课标》需要这方面具有时代感的地方特色教材,充实到现有的教材体系之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为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全面实施《新课标》提供了可能。
(二)能起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作用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出了“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沙锤”器材经济、轻便、安全,课堂上一般都能保证人手两个“沙锤”,学生往往在游戏中能人人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合作创想。如:在“趣味性跳跃”游戏中,一个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两个“沙锤”叠加起来,创设不同种跳跃方法;二个学生或多个学生可以摆设多种图形,进行多种方法图形跳。这样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效果。
(三)能起到解决体育器材匮乏的作用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但在教育投资方面还存在着“僧多粥少”的现象,因此,就目前条件下,限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和不足,许多学校在短时期内不大可能改变体育器材破旧和缺乏的状况,所以,学校体育器材资源迫切需要教师去开发、去利用,开发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体育教学服务。
“沙锤”由喝过的饮料瓶加工制作。可以说,每个学生都爱喝饮料,因此,饮料瓶收集起来非常方便。“沙锤”器材功能繁多,可做操、游戏;还可利用“沙锤”沙、沙、沙的声音打节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可作为标志物代替打点、划线之功能。缓解了因体育器材匮乏而带来的种种困难,同时,人手两个“沙锤”,大大增加了活动密度和练习强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发研制“沙锤”系列活动的内容
(一)“沙锤”操系列及简介
1.根据器材特点
“沙锤”器材有它独特的功能,手腕上下抖动能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两锤击打能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另外可以用“沙锤”拍打肩、手臂、腿等;还可以抛接、传递和转“沙锤”等,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分类创编了三套“沙锤”操。
第一套:“沙、沙、沙”是以手腕上下抖动为基本动作。简介:第五节“踢腿运动”。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8拍:1拍左腿向提膝,同时两臂屈肘于肩的两侧(发出沙的声音);2拍左腿后伸脚尖点地,同时两臂下摆于体侧(发出沙的声音);3拍左腿前踢,同时两臂侧平举;4拍还原成直立;5拍右腿侧踢,同时左、右臂前、侧平举,手腕上下抖动一次“沙锤”(发出沙的声音);6拍还原成直立;7拍动作同5拍,但方向相反;8拍还原成直立。第二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但方向相反。第三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第四个8拍动作同第二个8拍。
第二套“锤、锤、锤”是以击打为基本动作。简介:第七节“全身运动”。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8拍:1-2拍左腿起步原地踏二次,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小臂重叠依次向前绕环;3-4拍左腿侧出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锤在胸前击打二次(发出啪啪的声音);5拍上体向左前下屈,同时两锤在左腿后击打一次(发出啪的声音);6拍上体向右前下屈,同时两锤在右腿后击打一次(发出啪的声音);7拍左脚向右脚并拢、全蹲、低头。同时两锤侧下举击打地一次(发出啪的声音);8拍还原成直立。第二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但方向相反。第三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第四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
第三套“转、抛、传”是以单人转花、合作传递、多人抛接为基本动作。简介:第三节“跑跳步、抛接”。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8拍:1-6拍前后两人交错跳步成面对面站立;7-8拍将左手中沙锤放在地上。第二个8拍:1-2拍右手对抛沙锤;3~4拍两手接住对方抛过来的沙锤;5-6拍动作同1-2拍;7-8拍动作同3-4拍。第三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动作。第四个8拍动作同第二个8拍。
三套“沙锤”操不仅具有很好的健身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合作性和参与性。
2.根据水平段
“沙锤”操系列是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人体个部分的结构,通过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按一定的程序组合创编的。力求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循序渐进。如:第一套“沙、沙、沙”是为水平一的学生创编的,整套操以原地动作为主,简单易行。第二套“锤、锤、锤”是为水平二的学生创编的,这套操动作幅度较大,技能要求较高。第三套“转、抛、传” 是为水平三的学生创编的,这套操除了动作幅度大,技能要求高之外,还穿插了一些队形变换,同时还有两人配合、四人配合等组合动作,既增加了难度系数,也加强了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沙锤”游戏系列及简介
1.走跑游戏系列
在游戏当中,跑的游戏最受孩子们青睐,如果在跑的时候应用“沙锤”器材,其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练习兴趣更加浓烈。
简介:“插秧与收割”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②游戏方法:用迎面接力的形式站队。预备时排头手拎装满“沙锤”的桶(“沙锤”数量一般同组内人数),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发令后,排头迅速向前跑去,将桶里的“沙锤”(秧苗)一一插在秧田里(事先画好的点子上),插完后,将空桶交给对面排头,排头再一一收割稻子(沙锤),游戏依次进行,直到最先完成的组为胜。③游戏规则:“秧苗”不能插倒。如倒了,须扶起。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游戏还可以用往返跑的形式站队。游戏时,每人手中拿一个或二个“沙锤”,听到发令后,每人依次将自己手中的“秧”插到田里,最后再每人依次跑到田里收割,游戏结束时,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快。
现已创编了“头顶沙锤走”、“穿过小树林”、“堆宝塔”、“搬运玉米棒”、“铺路”等三十多种游戏。
2.跳跃游戏系列
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利用“沙锤”器材,则可以充分挖掘和创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横生、富有竞争性等特点的跳跃游戏资源,还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爆发力、弹跳力和跳跃的基本活动能力。
简介:“跳抛比远”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灵敏、协调素质,增强腿部爆发力,提高双脚跳跃能力。②游戏方法:全组每人一个“沙锤”,两腿直立,两脚夹住“沙锤”,站在起跳线后。听到发令后,每人原地迅速夹锤收腹跳起,将“沙锤”前抛,最后以前抛远的人名次列前。③游戏规则:必须原地跳起;远度应以落点为准。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次游戏还可以行进间“跳抛”,比一比谁最先跳完规定的距离。
现已创编了“步步高”、“背后跳接”、“图形跳”、“同心协力”、“小兔跳”等二十多种跳跃游戏。
3.投掷游戏系列
投掷游戏能通过击中目标或掷远吸引学生的兴趣,展现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同时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沙锤”器材既能作为轻物掷准、掷远,又能作为标志物被击打,充分利用“沙锤”器材,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有效功能。
简介:“连中五环”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力量素质以及判断力与时空感,提高投掷的准确性。②游戏方法:每组排头准备五个“沙锤”,站在起掷线后。游戏开始时,分别将五个“沙锤”一一掷向前面的五个圆圈(环)里,每进一个圈得一分,最后以得分高的人名次列前。③游戏规则:必须一环进“一锤”,如一环进二“锤”仍以一分计算;如“沙锤”进环后又弹出,不得记分。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游戏还可以以五人为一小群体挑战比赛,游戏开始时,每人分别投掷一环,既司其职又相互给予支持、鼓励。
现已创编了“打保龄球”、“看谁得分高”、“击打空中物”、“钻地洞”、“后抛过线”等二十多种投掷游戏。
4.综合性游戏
所谓综合,就是将速度、弹跳、力量、敏捷、平衡、爬越等身体的基本素质和要求,综合起来加以体现。这类游戏能综合反映学生的体能,促进认知水平与技能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简介:“赶猪接力”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速度与臂部力量,培养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②游戏方法:用迎面接力的形式站队。预备时,排头手上拿一个“沙锤”,地上再放一个装饰成“小猪”模样的“沙锤”,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后,排头迅速将“小猪”向对面赶去,紧接着对面的同学再将“小猪”赶回,游戏依次进行,直到最先完成的组为胜。③游戏规则:赶猪时不能用手去抓“小猪”。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游戏可以增加“小猪”数量,以提高趣味性、竞争性和运动量。
现已创编了“蚂蚁搬家”、“击掌抛接”、“顶上胯下传递”、“转花棒”“打棒槌”等二十多种游戏。
四、总结
开发器材资源,丰富教材内容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的新视角、新思维、新创造,激发着我们教育一线师生创编的热情。对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与探索,使我们有了成功的体验和保贵的积累;对器材资源开发过程中问题的反思与研究,使我们不断寻求更实效、更科学的器材开发的途径。实践证明: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新体育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有助于弥补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之不足;有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摘 要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因此,在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大力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我校体育组群策群力、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开发研制了“沙锤”(旧的饮料瓶,洗净后,里面装一把米或豆子等,摇晃起来即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器材的多种功能,这样,不仅解决了体育器材匮乏的困难,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丰富体育教材内容,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服务,更好地体现课程价值。
关键词 “沙锤” 资源 丰富
一、开发研制“沙锤”器材的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
所开发研制的“沙锤”系列活动内容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科学性原则
所开发研制的“沙锤”系列活动内容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促进身体的发展;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锻炼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兴趣性原则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出了“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兴趣是学习的初始动机,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因此,所开发研制的“沙锤”系列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并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四)安全性原则
“健康第一”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沙锤”器材资源时,应以人为本,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确保学生在运用“沙锤”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和游戏时的安全性,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具有安全进行体育活动和安全使用体育器材的意识和行为。
二、开发研制“沙锤”系列活动的作用
(一)能起到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作用
《新课标》是以目标统领内容,它没有给我们体育教师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在课程内容上给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同时也给教师建立了一个发展、创新和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最适当的内容去组织教学活动,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地方特色等来创造性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沙锤”系列活动具有一定的健身性、教育性、趣味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因此,实施《新课标》需要这方面具有时代感的地方特色教材,充实到现有的教材体系之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为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全面实施《新课标》提供了可能。
(二)能起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作用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出了“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沙锤”器材经济、轻便、安全,课堂上一般都能保证人手两个“沙锤”,学生往往在游戏中能人人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合作创想。如:在“趣味性跳跃”游戏中,一个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两个“沙锤”叠加起来,创设不同种跳跃方法;二个学生或多个学生可以摆设多种图形,进行多种方法图形跳。这样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效果。
(三)能起到解决体育器材匮乏的作用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但在教育投资方面还存在着“僧多粥少”的现象,因此,就目前条件下,限于教育经费的短缺和不足,许多学校在短时期内不大可能改变体育器材破旧和缺乏的状况,所以,学校体育器材资源迫切需要教师去开发、去利用,开发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体育教学服务。
“沙锤”由喝过的饮料瓶加工制作。可以说,每个学生都爱喝饮料,因此,饮料瓶收集起来非常方便。“沙锤”器材功能繁多,可做操、游戏;还可利用“沙锤”沙、沙、沙的声音打节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可作为标志物代替打点、划线之功能。缓解了因体育器材匮乏而带来的种种困难,同时,人手两个“沙锤”,大大增加了活动密度和练习强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开发研制“沙锤”系列活动的内容
(一)“沙锤”操系列及简介
1.根据器材特点
“沙锤”器材有它独特的功能,手腕上下抖动能发出“沙、沙、沙”的声音;两锤击打能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另外可以用“沙锤”拍打肩、手臂、腿等;还可以抛接、传递和转“沙锤”等,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分类创编了三套“沙锤”操。
第一套:“沙、沙、沙”是以手腕上下抖动为基本动作。简介:第五节“踢腿运动”。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8拍:1拍左腿向提膝,同时两臂屈肘于肩的两侧(发出沙的声音);2拍左腿后伸脚尖点地,同时两臂下摆于体侧(发出沙的声音);3拍左腿前踢,同时两臂侧平举;4拍还原成直立;5拍右腿侧踢,同时左、右臂前、侧平举,手腕上下抖动一次“沙锤”(发出沙的声音);6拍还原成直立;7拍动作同5拍,但方向相反;8拍还原成直立。第二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但方向相反。第三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第四个8拍动作同第二个8拍。
第二套“锤、锤、锤”是以击打为基本动作。简介:第七节“全身运动”。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8拍:1-2拍左腿起步原地踏二次,同时两臂胸前平屈,小臂重叠依次向前绕环;3-4拍左腿侧出一步(稍宽于肩),同时两锤在胸前击打二次(发出啪啪的声音);5拍上体向左前下屈,同时两锤在左腿后击打一次(发出啪的声音);6拍上体向右前下屈,同时两锤在右腿后击打一次(发出啪的声音);7拍左脚向右脚并拢、全蹲、低头。同时两锤侧下举击打地一次(发出啪的声音);8拍还原成直立。第二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但方向相反。第三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第四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8拍。
第三套“转、抛、传”是以单人转花、合作传递、多人抛接为基本动作。简介:第三节“跑跳步、抛接”。预备姿势:直立。第一个8拍:1-6拍前后两人交错跳步成面对面站立;7-8拍将左手中沙锤放在地上。第二个8拍:1-2拍右手对抛沙锤;3~4拍两手接住对方抛过来的沙锤;5-6拍动作同1-2拍;7-8拍动作同3-4拍。第三个8拍动作同第一个动作。第四个8拍动作同第二个8拍。
三套“沙锤”操不仅具有很好的健身作用,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合作性和参与性。
2.根据水平段
“沙锤”操系列是根据不同水平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人体个部分的结构,通过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按一定的程序组合创编的。力求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循序渐进。如:第一套“沙、沙、沙”是为水平一的学生创编的,整套操以原地动作为主,简单易行。第二套“锤、锤、锤”是为水平二的学生创编的,这套操动作幅度较大,技能要求较高。第三套“转、抛、传” 是为水平三的学生创编的,这套操除了动作幅度大,技能要求高之外,还穿插了一些队形变换,同时还有两人配合、四人配合等组合动作,既增加了难度系数,也加强了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沙锤”游戏系列及简介
1.走跑游戏系列
在游戏当中,跑的游戏最受孩子们青睐,如果在跑的时候应用“沙锤”器材,其游戏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练习兴趣更加浓烈。
简介:“插秧与收割”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②游戏方法:用迎面接力的形式站队。预备时排头手拎装满“沙锤”的桶(“沙锤”数量一般同组内人数),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发令后,排头迅速向前跑去,将桶里的“沙锤”(秧苗)一一插在秧田里(事先画好的点子上),插完后,将空桶交给对面排头,排头再一一收割稻子(沙锤),游戏依次进行,直到最先完成的组为胜。③游戏规则:“秧苗”不能插倒。如倒了,须扶起。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游戏还可以用往返跑的形式站队。游戏时,每人手中拿一个或二个“沙锤”,听到发令后,每人依次将自己手中的“秧”插到田里,最后再每人依次跑到田里收割,游戏结束时,比一比哪一组完成的快。
现已创编了“头顶沙锤走”、“穿过小树林”、“堆宝塔”、“搬运玉米棒”、“铺路”等三十多种游戏。
2.跳跃游戏系列
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也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利用“沙锤”器材,则可以充分挖掘和创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横生、富有竞争性等特点的跳跃游戏资源,还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爆发力、弹跳力和跳跃的基本活动能力。
简介:“跳抛比远”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灵敏、协调素质,增强腿部爆发力,提高双脚跳跃能力。②游戏方法:全组每人一个“沙锤”,两腿直立,两脚夹住“沙锤”,站在起跳线后。听到发令后,每人原地迅速夹锤收腹跳起,将“沙锤”前抛,最后以前抛远的人名次列前。③游戏规则:必须原地跳起;远度应以落点为准。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次游戏还可以行进间“跳抛”,比一比谁最先跳完规定的距离。
现已创编了“步步高”、“背后跳接”、“图形跳”、“同心协力”、“小兔跳”等二十多种跳跃游戏。
3.投掷游戏系列
投掷游戏能通过击中目标或掷远吸引学生的兴趣,展现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同时心理上也得到了满足。“沙锤”器材既能作为轻物掷准、掷远,又能作为标志物被击打,充分利用“沙锤”器材,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有效功能。
简介:“连中五环”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力量素质以及判断力与时空感,提高投掷的准确性。②游戏方法:每组排头准备五个“沙锤”,站在起掷线后。游戏开始时,分别将五个“沙锤”一一掷向前面的五个圆圈(环)里,每进一个圈得一分,最后以得分高的人名次列前。③游戏规则:必须一环进“一锤”,如一环进二“锤”仍以一分计算;如“沙锤”进环后又弹出,不得记分。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游戏还可以以五人为一小群体挑战比赛,游戏开始时,每人分别投掷一环,既司其职又相互给予支持、鼓励。
现已创编了“打保龄球”、“看谁得分高”、“击打空中物”、“钻地洞”、“后抛过线”等二十多种投掷游戏。
4.综合性游戏
所谓综合,就是将速度、弹跳、力量、敏捷、平衡、爬越等身体的基本素质和要求,综合起来加以体现。这类游戏能综合反映学生的体能,促进认知水平与技能水平的提高,进而实现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简介:“赶猪接力”游戏。①游戏目标:发展速度与臂部力量,培养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②游戏方法:用迎面接力的形式站队。预备时,排头手上拿一个“沙锤”,地上再放一个装饰成“小猪”模样的“沙锤”,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后,排头迅速将“小猪”向对面赶去,紧接着对面的同学再将“小猪”赶回,游戏依次进行,直到最先完成的组为胜。③游戏规则:赶猪时不能用手去抓“小猪”。④拓展与延伸建议:此游戏可以增加“小猪”数量,以提高趣味性、竞争性和运动量。
现已创编了“蚂蚁搬家”、“击掌抛接”、“顶上胯下传递”、“转花棒”“打棒槌”等二十多种游戏。
四、总结
开发器材资源,丰富教材内容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的新视角、新思维、新创造,激发着我们教育一线师生创编的热情。对器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与探索,使我们有了成功的体验和保贵的积累;对器材资源开发过程中问题的反思与研究,使我们不断寻求更实效、更科学的器材开发的途径。实践证明:体育器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新体育课程中的一个亮点,它有助于弥补学校体育教学条件之不足;有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