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公益诉讼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sz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我国环境诉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简述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费用以及发展问题,笔者对费用的使用分别从诉讼费、惩罚措施、机构建立等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我国要不断的完善诉讼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对环境形成有效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诉讼费用;公益诉讼;环境公益
  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我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而愈加显示出对其研究的迫切性。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形势也极其严峻,如今的环境问题已经进入了法律层次的趋势,现今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还没有成为一类独立的诉讼。对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即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性诉讼,是指由于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使环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即将遭受侵害时,法律允许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也有学者认为:环境公益诉讼是指为了保护社会公共的环境权利和其他相关权利而进行的诉讼活动,也是针对保护个体环境权利及相关权利的“环境私益诉讼”而言的。
  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其立法条文中增设了公益诉讼条款,赋予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就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这一创举被媒体誉为“为环境公益诉讼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了法律制度破冰的一大步”。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
  (1)目的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不是单一的,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进行的诉讼程序。
  (2)补救性: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了预防和停止以及补救在环境问题上的危害,这样一来不仅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更可以有利的补救措施。
  (3)公众性:环境公益诉讼提起诉讼的主体不一定是与本案发生直接关系的个体或群体。提起诉讼的主体可以使未受侵害且与本案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人。诉讼主体具有多样性如公民、组织、机构等等。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费用
  在环境公益诉讼费用中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案件受理费;第二部分是申请费,第三部分是证人、鉴定人员、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费。仅指当事人因进行民事、行政诉讼而向法院交纳的审判费用以及补偿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实际支出的费用,这些费用相当于国外的裁判费用;不包括当事人需承担的律师费、鉴定评估费、食宿费、差旅费等当事人费用。
  自2007年起我国贵阳、清镇、无锡、昆明等地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环保法庭,但环保法庭却出现了鲜有案件受理、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环保法庭无人问津的局面引起了笔者的深思。笔者认为造成诉讼困境的障碍就是诉讼的费用问题,在环境公益诉讼程序中,诉讼费、律师费、鉴定费、诉讼主体为诉讼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然而这笔钱究竟谁来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费用规则》做出了以下规定:原告首先垫付巨额诉讼费用才能启动诉讼程序;如果败诉,除支付自己的诉讼费用外,还要支付被告的诉讼费用。在这种不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费用规则》下对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是极为不利的。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有必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不断完善《环境公益诉讼费用规则》从而可以解决我国无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局面。法国规定,原告可事先不缴纳诉讼费用,败诉时再按规定标准收费,数额极为低廉;西班牙则实行无偿诉讼,理由是公力救济是国家的责任;瑞典、德国、美国等通过公益诉讼保险等方式分散相关诉讼费用。
  首先,国家应对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在费用上予以补偿,垫付其80%的诉讼费用,诉讼主体只需要支付20%的诉讼费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诉讼主体的经济负担。还可以防止诉讼主体恶意提起公益诉讼,从而维护了法律的严肃、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法律地位。
  其次,如果原告胜诉,那诉讼费用应该由败诉的被告全部承担。在这里被告不仅要承担诉讼诉讼费用,更要承担原告的律师费、举证费、误工费、交通费和出庭相关人员所产生的一切费用。被告败诉后,应当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国家根据环境污染程度进行罚款,给予被告人5%的诉讼奖励。这样一来有利的保证了环境的健康发展;如果原告败诉,原告应承担自己以及被告的律师费其他费用则由社会和国家共同承担。这种做法有利于平衡诉讼主体地位,增强环境公益诉讼的无偿性。
  再次,国家应该建立“环境保护法律专项基金”,对诉讼主体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可以先行垫付80%的诉讼费用,让没有经济能力提起诉讼的主体正常行驶诉讼权利。
  最后,建立奖惩制度,对有违法行为的被告实行惩罚性赔偿,处以民事罚金和损害赔偿金双重处罚。对胜诉的原告,不仅要求败诉的被告要对其进行补偿,给与诉讼费用5%的奖励,而且要求国家给与物质奖励。
  三、环境公益诉讼今后的发展
  目前我国环境诉讼过程中有几个阻碍发展因素:立案受理、审理地点、证据收集、判决执行等问题,如果解决以上的几个问题,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将会更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最高人民法院7月3日宣布成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我国可以根据以省单位,以市为需求就近环境审判法院。
  我国应形成完善的《环境公益诉讼保护法》,加强法律、法规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地位。政法加强环境公益诉讼对公民的宣传。原告代表国家或公众的意志提出诉讼并胜诉后,基于对国家环境利益和社会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考虑,法院应对生效的裁判文书直接执行,而不应由胜诉原告来申请强制执行。有关部门对于已判决的诉讼程序,应立即执行,不得拖延。杜绝有判决无执行的法律状况发生。督促大家形成未污染先防治的思想观念,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
其他文献
犊牛出生后,首先迅速用干毛巾擦净口腔和鼻孔的黏液,并同时用稻草或干毛巾擦净体表的黏液;然后立即用5%的碘酊消毒脐带,以防感染;最后,将新生犊牛置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铺有垫草并
摘 要:本文在介绍律师职业及律师实务基础上,从法律价值含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法律价值的现实意义及其对律师实务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关键词:法律价值;律师实务;影响  现代律师作为一种职业,它与古代的讼师、状师不同,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他们是专职的法律服务人员,从对法律知识掌握的程度方面而言要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也更深入。但是律师在工作中
辽宁省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人为)灾害两大类,这些灾害又可以分为显性灾害和隐性灾害.显性灾害是在其发生的当时或短时间内,能够被觉察到的灾害,如大多数自然灾害和部分
目的:观察平肝和胃方治疗肝邪犯胃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肝邪犯胃型失眠症患者服用平肝和胃方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SP IEGEL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88.46%,总
目的:探讨附桂骨痛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六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sc0.1%盐酸肾上腺素0.15mg/只,之后进行寒冷刺激造成急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