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湖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owei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梧桐叶间细密的微雨,断桥的杨柳欹斜,就在这时,我走向远方。
  王开岭曾说,远行就是为了渴望战栗,渴望那一生中最美妙的感觉。而远方更应该是我们心中的圣地,因为它遥不可及,所以我们以潇洒的背景去面对,以最真诚的目光凝视它。于是,我走进西湖。
  这是多么高贵的一片湖啊!仿佛从铸币厂刚出来的一块暗绿色的钱币,它就这般安安稳稳地躺着,凝视着四周的断桥残瓦,在历史中寻找着自己曾经的痕迹。我痴痴地望着它,盼着能有哪条好心的鲈鱼从水里跃出,我就也能如张季鹰一般诗意地向爸爸念叨起鲈鱼脍来了。
  湖边夹杂着几株矮小的桂树,依然静默着。九月,路旁的杨柳早已衰败,唯有这桂树摆动着它油绿的叶子,无声地欣喜着。我便用手指轻轻叩着它粗糙的树皮,听着那声音仿佛从幽远的巷子里传来,似乎我正用手敲着一扇生了锈的铁门,叶间莺儿的声音,好像只在我的耳边上下盘旋。桂花的香气,早已在白墙黛瓦中微微地隐透出来,几乎见不着任何踪迹,那香气娉娉袅袅地飘来,带着江南水乡的温柔,仿佛“画船听雨眠”般闲适,宛若丁香花般忧愁。我斜倚着桂树,一边不动声色地朝树上张望,一边思考着该怎样一跃而上,摘下几枝桂花来。可我又是极其挑剔的,摘大的舍不得,小的又嫌不够尽兴,往往是弄得花枝乱颤,才折下一枝适中的来,放在手中细细地把玩。
  这是我心中所谓远方的湖,我曾无数次在梦中驾着轻舟短棹去与它相遇。我还记得它有着江南女子眼波中的深沉。远方其实并不遥远,遇见的机缘更为重要,正如日本画家东山魁夷所说:“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远方正如生命中极其短暂的旅程,有些人走着走着便将它遗忘了,但是却有人将它保留下来,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即是人自我内心的调节。但有时远方是人们内心的寄托与依靠,它是人们虔诚的信念,有时人们风雨兼程地找到了它,却发现远方是自己曾经熟识的近在咫尺的一片湖。
  那一天,我看见了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姿容,西子湖低声吟道:“远方的湖,远方的湖。”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指导教师:陈园园

吉吉工作室


  所谓“远方的湖”,即作者心中所保有的一份诗意的生活。所以,在作者笔下,我们很难看见那些家喻户晓的西湖美景,其信手拈来的几处风景,也非常普通,比如湖中的鲈鱼,湖邊的桂树。然而,这些平凡的景色并未妨碍作者的心灵之旅。我们看得见作者一路沉醉在江南水乡所独有的氛围当中,无论是想象鲈鱼跃出湖面的情景,还是背依桂树、嗅着桂花的清芬,想象着古巷中流溢的丁香花般的清愁,文章铺开了天马行空般的笔墨。我们在作者跳跃的思绪中游走江南,领略“远方的湖”的美好。文末,作者引用名家名言,一语道出了“远方”的真谛:远方并不遥远,只要你心中有“远方”,诗意的生活随时都可以抵达。
  【适用文题】最美的邂逅;心灵深处的美景;诗意人生……(小引)
其他文献
3月20日,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即200余只绿孔雀与总投资30多亿元的嘎洒江一级水电站争夺“地盘”的诉讼,拉锯近3年迎来云南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被告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立即停止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对该水电站淹没区内植被进行砍伐。此案是国内第一例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公益诉讼,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017年3月,环保组织“野性中国”在野外调查中
今年的雨非常大,自月初台风北上后,更是久雨难晴,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说是淅淅沥沥的雨,但其实时不时地还是会来场疾风骤雨,急雨一过,我身处的这座北方城市常常临时变成了水城威尼斯。  这个月的雨,先是一片黑压压的云飘来,就像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的诗句化成了实景:“黑云压城城欲摧”,天边仿佛张起一幅巨大的黑布,遮住了半边天地。  随后,就起了风,风中裹挟着暴风雨前的闷热和雨腥味,然后就像有人打开了
在一所寵物养老院里,一只叫克罗的狗狗已经19岁高龄(相当于人类的92岁),患有痴呆症,不但站不稳而且眼睛也看不清了,谁叫它都没反应。它的主人是年过八旬的孝子婆婆,也患上了痴呆症,住在养老院。后来有心人安排他们重逢,孝子婆婆目光几乎没有停顿就锁定了克罗的身影,激动地喊出了它的名字,而克罗也突然回过头来,吃力地走到主人的身边,艰难地撒娇。孝子婆婆丢失的记忆也再次恢复,不停地说“妈妈想你了”,人们泪目。
【模拟金题】  走进博物馆,那里的每一件展品,乃至一梁一栋、一联一匾、一草一木……都在向我们讲述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请以“听博物馆讲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听博物馆讲故事”是一个很新颖的题目,不过有些学生在写作中容易写成到博物馆去参观,并没有依托博物馆、文物,展开想象去讲故事。所以,“听博物馆讲故事”这个题目重点应该放在“讲故事”这三个字上,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写在博物馆看到
2019年中考尘埃落定,回望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中考阅读题,时代感强烈,新面孔突出。究其原因,一是部编统一教材的考查内容已隆重登场,二是新闻热点备受关注,三是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  其实,2019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的这一系列新动向、大变化,早就在《作文与考试》初中版“阅读世界”的掌握之中了。为适应中考语文改革的需要,也为了我们的读者能得心应手地冲刺中考语文,《作文与考试》初中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这意味着,在薄薄的大气层之外,宇宙完全是无声的。  相对于人类的生命,宇宙仿佛永恒不变;但相对于自身的节律,宇宙同样是变动不居的。无数的星球,或逐渐坍塌,成为看不见的黑洞,或忽然爆发,成为闪耀的新星……宇宙也时刻在上演着生与死的戏剧,就像地球上的身体、城市、文明的生与死一样;而且,那是更大尺度的生与死。  我们已习惯了好莱坞巨片,习惯了大场面必然伴隨着的震耳欲聋。但实际上,真
这次回家,跟母亲拉呱,说到“深泽庙会”,母亲又提起了“菏泽丐帮”:“好多年不来赶庙会了。也不知道他们咋样了……”我听了大吃一惊,问母亲:“你还惦记着他们呢?我真服了!”  1978年深泽庙会期间的一个傍晚,一个瘸腿的乞丐(后来我们知道了他原来是“丐帮帮主”)来到我家门前,开口就喊我母亲“姑”。他对我母亲说,他是山东菏泽人,胡乱吃东西,吃坏了肚子,看能不能给他找几片黄连素。母亲不但找来了药,还给倒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把隐形的量尺,用来度量自己,也用来度量别人。有些人的量尺宽,另一些人的量尺紧。别人装饰了你的窗子,你也装饰了别人的窗子。同样地,你瞧不起一些人,另一些人也瞧不起你。哪一把量尺才是标准?这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有些人的量尺就像一個女人用来度量自己腰围的一卷软尺,二十四寸她还不满意,她眼里容不下一寸脂肪。每一次,她都深呼吸,然后憋着气,紧紧地勒住自己,要看到二十二寸才满意,苦的其实是自
【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
初夏,暖阳。  行走在一片油菜花田,满眼的金黄色花朵,随着清风,荡漾出琉璃一般的风情,令我也陶醉在这自然中。  这时,我遇见一只翩翩白蝶在阳光下,扑闪出一片希冀。  伫立在微微摇曳的花蕊上,白蝶好像一位悠然自在的公主,深深浅浅的花纹是她的脸庞,身姿恰似那午后阳光般明丽欢快,阵阵幽香是她眼角绽出的笑意,让我觉得一切都欣欣然了。阳光如碎金般洒落,蝴蝶又挥动起她纯洁的双翼,悄来悄去。眼神与她翩飞的身影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