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引流阀植入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en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效果。

方法

A组26例(26眼)NVG患者先行贝伐单抗(1.25 mg/0.05 ml)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行Ahmed引流阀植入术;B组行引流阀植入术联合广泛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结果

A组26例(26眼)注射前眼压(44.04±1.58) mmHg(1 mmHg = 0.133 kPa),注射后7 d眼压(43.16±1.50) mmHg,引流阀植入术后6个月眼压(13.20±5.70) mmHg,玻璃体内注射贝伐单抗和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1, P=0.000)。治疗成功18例,成功率69.23%。B组32例(32眼)治疗前眼压(49.10±14.32) mmHg,广泛视网膜光凝和引流阀植入手术后6个月眼压(13.80±6.23) mm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 P=0.001)。治疗成功20例,成功率62.50%。两组成功率比较(χ2 = 0.288, P=0.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26眼玻璃体内注药后7 d内有21眼新生血管完全消退,5眼部分消退。观察6个月,新生血管未完全消退和复发病例共19例(73.08%)。B组32眼在治疗后有21眼的新生血管完全消退,10眼部分消退,1眼未消退。观察6个月,新生血管未完全消退和复发病例共15例(46.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 P=0.045)。

结论

贝伐单抗玻璃体内注射能快速使虹膜新生血管消退,为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创造好的手术条件,但远期效果不如广泛视网膜光凝和引流阀植入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放疗联合5-氟尿嘧啶(5-FU)与放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放、化疗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疗科2007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56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资料.入组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并同期给予单药5-FU或吉西他滨化疗.放疗剂量每次1.8 ~2 Gy,每周5次,总剂量45 ~ 50.4 Gy,共25~ 28次.同
目的 比较慢性纤维包块型胰腺炎(FMCP)及胰腺导管腺癌(PDAC)癌旁组织基本病理变化特征,试从间质微环境角度探讨FMCP在促进PDAC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对48例FMCP及62例PDAC的癌旁组织HE切片进行镜下观察比较,观察内容包括导管上皮内瘤变(PanIN)、导管复合体形成(TC)、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及神经炎等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纤维增生和微血管形成状况.结果
目的评价维脑路通联合地塞米松球周注射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严重角膜水肿198例(200眼)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后者在前者基础上加用球周注射维脑路通联合地塞米松。观察两组各100眼角膜水肿消退的时间及术后1、3、5、7 d角膜恢复透明的眼数,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角膜水肿消退的时间短,术后1 d:角膜水肿患眼100眼对100眼,无差异;术后3 d:
目的 应用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HR-MAS NMR)波谱分析巴马小型猪阻塞性慢性胰腺炎(CP)早期的代谢变化特征.方法 39头巴马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CP组.采用主胰管近端不全结扎法制备CP模型,对照组仅开腹翻动胰腺及肠道后关腹.造模后第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获取胰腺组织.根据胰腺纤维化程度,将CP分为轻、中、重度.应用HR-MAS NMR波谱分析轻度CP组和对照组胰腺组织的代
目的 探讨氢饱和生理盐水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4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和氢饱和生理盐水处理(HRS)组,每组18只.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方法制备ANP模型.HRS组在造模成功后5 min尾静脉注射HRS6 ml/kg体重,并皮下滴注HRS 20 ml/kg体重.假手术组大鼠开腹后仅翻动十二指肠和胰腺后关腹
远达性外伤性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urtscher)是一种罕见病。本文通过对中、外文资料系统检索,收集到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的单个病例报告或病例系列报告76篇,总计88个病例。远达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措施主要有糖皮质激素(63%),中医药(10%)、糖皮质激素联合中医药(8%)和其他中西医结合治疗(6%)等。治疗与不治疗患者的视力均有改善作用,不治疗与糖皮质激素以及不同治疗措施的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