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进展

来源 :中外健康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6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肺部占位性病变定性(尤其恶性肿瘤)诊断起到决定性作用,是临床上对肺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取材的最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是在CT及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其简单易行安全可靠。CT无论在影像学诊断以及在穿刺活检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彩超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型病变有优势,对于距胸壁较近病灶,超声可获得与CT相似的横断面层像,彩色B超能对整个过程作全程监控,并清晰显示病灶内血管分布,结合CT图像资料对预知风险及并发症有着重要参考价值。一般选用16G穿刺针,成功率高,并发症低。肺穿刺活检是一种有创检查,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和针道出血。病变与胸膜的距离和病变的大小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另外胸膜穿刺次数与气胸发生率正相关。为减少穿刺次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同轴套管型自动活检枪,采用同轴套管型自动活检枪进行穿刺活检,在套管针进行一次穿刺后,活检枪在套管内反复取材,既满足多次活检增加取材成功率,又减少了穿刺的次数,降低了气胸的发生率。目前采用活检针退出过程中向针道中注入生理盐水及采用穿刺位点位于下部的姿势进行穿刺可减少气胸的发生。对于囊性病变或空洞性病变及存在血管炎的患者更应警惕,只要进针避开大血管,进针和拔针时让患者暂时停止呼吸,避免划破胸膜,就不会发生气胸及意外出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