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模型和神经振荡理论与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hl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是较为严重的一种精神疾病,临床表现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其中认知功能损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参与神经突触可塑性形成及学习记忆过程,而神经振荡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认知缺陷的原因.本文对谷氨酸功能低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认知与神经振荡相关研究进行阐述,为今后开展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干预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1.Objectives rnThe research and prospecting degree of these Mesozoic residual faulted basins located in Tonghua and its peripheral areas, such as Tonghua basin,
期刊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疗效较差,且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目前有研究证据支持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新型抗抑郁药物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但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的、直接的、故意的损伤自己身体组织的行为,青少年是NSSI发生的高风险期.本文回顾了青少年NSSI的流行病学资料,总结相关解释模型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不明且具有遗传风险的疾病.转录因子4(Transcription Factor 4,TCF4)基因在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研究中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