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对话教学,成就幸福课堂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对话教学,营造对话氛围,以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让不同的观点得以碰撞、情感得以交汇,让学生的生命得到成长,从而促进幸福课堂的构建。
  对话是以真诚态度、平等意识的交往活动,是基于精神敞开、心灵相约基础上的沟通交流。部分学生对话态度消极,在交流时选择沉默、在倾听时缺少批判,难以捕捉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小学生活泼好动,有很强的表现欲,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难以静心倾听,阻碍对话难以继续。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缺少生活阅历,不能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不能深刻感悟人间百态,缺少分辨的能力。
  语文学科充满人文性,如果忽视了文本的审美,不能感受文章的独具匠心,就难以体会到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只是看到枯燥乏味的文字,不能感悟丰厚的人文内涵。
  一、创设对话情境,巧妙设计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能主动融入文本与作者顺利展开对话。
  如在《花钟》一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呈现鲜花的图片,让学生进入花的世界,感受花的芬芳迷人,并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想。教師板书课题,并提出问题:花钟是什么?为何起名叫花钟?为何称花为花钟?花和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花如何成为花钟的?问题是对话之源,要有深度,能让学生在探索中体悟情感。教师要善设疑,要瞄准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调动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致。问题要有深度、有价值,要避免肤浅的对话,能开启学生的思维,诱引学生去探索文本,能投身于对话之中。教师要善于“留白”,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去理解文本,从而提升对话的能力。教师要依托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根据文本内容、学生发展、教学媒体设计内容,从三维目标的视角去设计过程,将生动活泼的素材注入文本,让学生经历“跳一跳”的过程去摘果子,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素质的提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受,唤起学生对话的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文本的对话交流中。
  二、强化对话指导,提升交流质量
  传统教学中,教师重教轻引,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学生无法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教师要引领学生融情于文,通过朗读、讨论,与作者、文本进行深入交流,在品味文本语言中感受人物的形象,接受情感的熏陶,丰润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幸福成长。部分教师固守传统因书而教,学生因教而学,被迫接受知识,难有思维的启迪、情感的体验,他们的表达受到抑制,不敢大胆言说,吐露自己的心声。
  教师要融入“对话教学”的理念,以积极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对话,发掘学生的对话动力,开展深入浅出的对话,让学生获得对话的体验,产生对话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述最真实的声音,既有思考后的准确回答,也有因素影响下的错答,教师要关注倾听,珍视学生的不同声音,捕捉其中的亮点,因生施评,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每位学生心里揣着“十万个为什么”,教师不能敷衍学生的回答,要从他们稚嫩的提问中学会思辩,从质疑声中学会思考,从中获得宝贵的资源,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如在《童年的水墨画》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仔细阅读《林中》,用自己的话去描述,说说第一句、第二句都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这“一声欢叫”是谁发出的?发挥自己想象,说说孩子为什么发出吹叫?教师只有为学生留有多元表达的机会,让他们融入自己的思考、想象,表达自己的声音,让不同的观点产生碰撞。
  三、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澄清认识,正视对话观念,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对话兴趣,提升倾听意识,培养对话习惯,强化对话指导,建立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综合素养的提升,让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在狐、貉养殖生产实践中,广大养殖者要充分认识初乳对仔狐、仔貉顺利生长的重要性.
细菌性疾病鸡伤寒病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喜饮水,腹泻,常呆立闭目,头和两翅下垂;发生慢性腹膜炎的病鸡,呈企鹅式站立.
运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采用教育部推荐的测试仪器,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确定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对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进行测试和研究,总结出积极的
参与是一种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和提高交往能力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其中包括学生的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  由于每个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行动能力都有不同的需求与发展,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三个方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课题组确立“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为研究方向,按学段不同,研究出
在猪场,一些被忽视的浪费造成了养猪成本不必要的增加,如白天开灯、饲料散落在地上、长流水等.
笔者用香附子治疗牛的常见疾病能收到很好的奇效,现整理如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创设情境就是把教学过程设置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所以,只有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创设贴近实际生活、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一、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
语言是日常交流、表达沟通最重要的一种工具,从功能性来看,语言并不仅限于有声语言,还包括无声语言,而肢体语言就是无声语言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所谓肢体语言,就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的一种沟通方式。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肢体语言在教学沟通中的重要性逐渐被挖掘,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音乐表达与肢体语言之间的关系,并根
在幼儿园进行音乐学科教育,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对音乐产生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及其现状  纵观音乐学科的教育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在具体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大多依靠教师对于音乐课程的讲解,或是教师直接组织幼儿进行唱歌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很难在课程教授中与幼儿产生共鸣。  我国幼儿音乐学科教育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多媒体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