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血糖及尿酸水平的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与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各25名,对患者的血清脂质、血糖及血清尿酸的水平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与25名非痴呆正常老年人的血清脂质、血糖及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与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血管性痴呆患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虽然有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与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与正常水平相比均出现偏高,对于该病的治疗可考虑调脂降糖。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血脂血糖;尿酸水平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1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097-02
  老年痴呆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病症,根据其病理又可以将老年痴呆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便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1]。血管性痴呆主要是由于一些脑血管疾病而引起患者出现认知障碍,临床上将这一类型统一归类为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则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所致的痴呆综合征。随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老年性痴呆的关注也越来越深,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与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的变化情况,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及针灸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并根据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学会诊断标准、临床病史、神经系统检查、颅脑悦栽扫描等由专科医生诊断确诊[2]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各25名,阿尔茨海默病组中有10名为男性,15名为女性,平均年龄(74.56±3.11)岁;血管性痴呆患组中有9名为男性,16名为女性,平均年龄(76.56±2.08)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脑器质性病变,并排除心脑疾病和代谢性疾病。
  1.2测定方法空腹采血4ml送至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主要检测其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另外是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检验排除患者其他疾病所致精神障碍[3]。
  1.3效果判定标准对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进行分析对比[4]。
  1.4数据处理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与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血管性痴呆患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虽然有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都属于老年痴呆,但是两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以及人格改变,它属于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类型;而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痴呆表现,并且其生活往往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医疗研究资料表明,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与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至指标有着重要的联系,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而清胆固醇升高可导致脑动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由本次研究可以看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与血脂、血糖和尿酸水平与正常水平相比均出现偏高,说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代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尤其是脂代谢和糖代谢异常,而该病的发生与血脂、血糖和尿酸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于该病的治疗可考虑调脂降糖。
  参考文献
  [1]赵朝贤,张红艳,周涛,杨玉菊,张园,刘春燕,赵晓唐.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水平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106-2107.
  [2]蒋幸衍,徐清,陆雅娜,赵彦,夏鸣华.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浓度变化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7):771-773.
  [3]于大林,吕建为,易刚,陈祥慧,肖军.神经内科门诊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08):3404-3407.
  [4]杨伊姝,刘占东,张健.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5):1196-119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应用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30例治疗组患者均应用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间收治的32例肺癌患者,对患者行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手术,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统计手术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14例为右肺上叶中央型鳞癌,11例为右肺上叶腺癌,7例为左上肺中央型鳞癌。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较为良好,吻合口通畅,无严重围手术并发症。结论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癌切除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腹腔
【摘要】目的对三维骨外固定架在骨外科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接诊的50例骨盆以及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骨外固定架固定,结合中医正骨法进行医治,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结果50例患者中,骨折愈合且康复良好者48例,针道感染者9例,因骨折感染所致的愈合延迟患者2例。结论三维骨外固定架在骨外科应用的临床效果良好,适应症广,且并发症
【摘要】目的对白塞综合征外阴溃疡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例白塞综合征外阴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4例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白塞综合征外阴溃疡,女性,平均年龄为(27.71±3.21)岁。治疗方法为口服泼尼松+局部外用药。4例患者于溃疡痊愈后6个月内复发,4例失访,6例随访2-5年(中位时间三年半年)未复发。结论白塞综合征外阴溃疡病程进展较快,发病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则成了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教学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