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检察院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其落实到司法实践中,正确认识和依法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真正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生命在于实践,而实践的关键则在于路径的具体化。在积极探索推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路径,使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不断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推进检察机关执法为民等方面,厦门市湖里区检察院开展"五个结合"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结合中心任务深入学习,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价值观的认同源自持之以恒的深入学习、价值熏陶和理念确认,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发生各种价值冲突、角色矛盾时始终保持正确定位,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一是明确中心任务。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厦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等重要精神和政策,明确当前一个阶段中央和厦门的中心任务。二是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融入进学习型检察院的创建中。结合学习中央和厦门当前的中心任务,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带动整体;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基础,夯实根基,促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由点到面,由广度向深度开展。三是精心打造各种学习教育场所,成立干警读书会,创办内部刊物《半亩书园》,以干警读书会和《半亩书园》为载体,提升检察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使读书会成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
(二)结合活动主题精心策划,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转化为全体检察干警的价值追求。一是成立领导机构,紧抓责任的落实。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专职检委、各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政治处、办公室、监察科干警为成员,负责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二是开展志愿帮扶行动,培育检察干警的为民情怀。组织开展 "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特区先锋"志愿服务大行动,组织青年干警与蔡塘学校农民工子女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爱活动,深入辖区吕岭、东荣、坂尚社区及同安堤内村的新农村建设,并与吕岭社区困难学生、堤内村四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三是开展"劳动·奉献·成长"主题活动,生动诠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以青年干警为主体,通过开展座谈会、主题征文、到综合楼建设工地义务劳动等活动,进一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年干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使青年干警更快的成长起来。
(三)结合创先争优重点加强,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为执法办案的习惯。湖里区检察院结合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着重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干警理解和把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为执法办案的行为习惯,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以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人民检察院立检为公、執法为民的良好形象。一是组织干警参加市政法委、区委开展的全市政法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组织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信仰》、反腐倡廉电影《北极雪》、反映新时期组工干部感人事迹的电影《雨中的树》,开展向李彬和厦门航空公司等学习的活动,通过宣扬忠诚敬业、为民执法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努力在全体检察干警心灵中产生共鸣、思想上形成共识,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内化于心,成为思想的指引、价值的坐标,不断增强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评选本院忠诚履职、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廉洁从检四方面的先进典型,把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同志在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和典型发言。三是设立"道德讲堂",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活动,宣讲身边涌现的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设。
(四)结合活动载体广泛宣传,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成理论宣传上的累累硕果。在恰当时机推出合适的宣传活动,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一是召开动员大会,把政法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警,使干警进一步加深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检察机关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通过编发《湖里检察》教育实践活动增刊,做好湖里区青少年维权网的改版工作,加强"湖检人"微博建设,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平台,积极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格局。三是组织"法律宣讲团",先后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法制讲座5场。四是创新宣传形式,与厦门电子职专共同举办了"湖检杯"法制小品大赛,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形式当中,提高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教育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五)结合日常工作整体推进,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体现到检察院各项工作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成为全院检察干警的自觉行动,必须贯穿到司法实践中,融入到检察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立起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契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受到制约,从而搭建起弘扬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平台,营造自觉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根据检察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需要,修订增加了一些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通过"三查",即季度有自查、日常有抽查、每半年有执行情况书面报告,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的刚性。二是深化"六个一"工作机制建设,即检委会一月一学习、反贪反渎"一案一总结"、公诉"一季一评庭"、侦监民行"一月一评查"、案管中心"一季一评估"、涉检信访、法警"一案一预警",使干警通过学习、总结、观摩、评议,进一步强化精细办案的意识,提高执法办案能力。三是加强检务督查,对机关值班、人员去向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切实维护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四是主动延伸、积极作为,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我院把践行执法为民宗旨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结合正在开展的"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更好的为辖区服务。在湖里街道试点设立检察官社区网格服务队,选派58名干警到湖里街道的18个社区担任社区检察官,到社区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实现与社区的无缝对接,搭建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平台,更好的发挥基层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制宣传、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一线作用,推动司法便民、利民落实到行动。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并与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和各项检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开展"五个结合"为具体路径,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内涵,明确深入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检察机关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结合中心任务深入学习,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人心。价值观的认同源自持之以恒的深入学习、价值熏陶和理念确认,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发生各种价值冲突、角色矛盾时始终保持正确定位,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一是明确中心任务。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和厦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厦门市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等重要精神和政策,明确当前一个阶段中央和厦门的中心任务。二是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融入进学习型检察院的创建中。结合学习中央和厦门当前的中心任务,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带动整体;以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为基础,夯实根基,促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由点到面,由广度向深度开展。三是精心打造各种学习教育场所,成立干警读书会,创办内部刊物《半亩书园》,以干警读书会和《半亩书园》为载体,提升检察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加强检察文化建设,使读书会成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阵地。
(二)结合活动主题精心策划,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转化为全体检察干警的价值追求。一是成立领导机构,紧抓责任的落实。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专职检委、各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政治处、办公室、监察科干警为成员,负责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的日常工作。二是开展志愿帮扶行动,培育检察干警的为民情怀。组织开展 "弘扬雷锋精神,争当特区先锋"志愿服务大行动,组织青年干警与蔡塘学校农民工子女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爱活动,深入辖区吕岭、东荣、坂尚社区及同安堤内村的新农村建设,并与吕岭社区困难学生、堤内村四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三是开展"劳动·奉献·成长"主题活动,生动诠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以青年干警为主体,通过开展座谈会、主题征文、到综合楼建设工地义务劳动等活动,进一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年干警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使青年干警更快的成长起来。
(三)结合创先争优重点加强,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为执法办案的习惯。湖里区检察院结合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着重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干警理解和把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化为执法办案的行为习惯,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建设,以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人民检察院立检为公、執法为民的良好形象。一是组织干警参加市政法委、区委开展的全市政法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组织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信仰》、反腐倡廉电影《北极雪》、反映新时期组工干部感人事迹的电影《雨中的树》,开展向李彬和厦门航空公司等学习的活动,通过宣扬忠诚敬业、为民执法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刻内涵,努力在全体检察干警心灵中产生共鸣、思想上形成共识,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内化于心,成为思想的指引、价值的坐标,不断增强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评选本院忠诚履职、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廉洁从检四方面的先进典型,把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同志在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和典型发言。三是设立"道德讲堂",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活动,宣讲身边涌现的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建设。
(四)结合活动载体广泛宣传,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成理论宣传上的累累硕果。在恰当时机推出合适的宣传活动,是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方面。一是召开动员大会,把政法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警,使干警进一步加深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检察机关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通过编发《湖里检察》教育实践活动增刊,做好湖里区青少年维权网的改版工作,加强"湖检人"微博建设,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平台,积极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格局。三是组织"法律宣讲团",先后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法制讲座5场。四是创新宣传形式,与厦门电子职专共同举办了"湖检杯"法制小品大赛,融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形式当中,提高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宣传教育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五)结合日常工作整体推进,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体现到检察院各项工作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真正成为全院检察干警的自觉行动,必须贯穿到司法实践中,融入到检察院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建立起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契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受到鼓励,使违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受到制约,从而搭建起弘扬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平台,营造自觉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根据检察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需要,修订增加了一些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通过"三查",即季度有自查、日常有抽查、每半年有执行情况书面报告,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规章制度的刚性。二是深化"六个一"工作机制建设,即检委会一月一学习、反贪反渎"一案一总结"、公诉"一季一评庭"、侦监民行"一月一评查"、案管中心"一季一评估"、涉检信访、法警"一案一预警",使干警通过学习、总结、观摩、评议,进一步强化精细办案的意识,提高执法办案能力。三是加强检务督查,对机关值班、人员去向等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切实维护检察机关和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四是主动延伸、积极作为,提高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水平。我院把践行执法为民宗旨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结合正在开展的"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积极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察工作重心下移、检力下沉,更好的为辖区服务。在湖里街道试点设立检察官社区网格服务队,选派58名干警到湖里街道的18个社区担任社区检察官,到社区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实现与社区的无缝对接,搭建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平台,更好的发挥基层检察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法制宣传、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一线作用,推动司法便民、利民落实到行动。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检察院始终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并与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和各项检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开展"五个结合"为具体路径,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内涵,明确深入践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检察机关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大意义,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