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研究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与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中的“动点问题”为例,从巧设问题引导、注重直观演示与有效例题讲解三方面出发,分析与探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传统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说,新形势下要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且落后的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学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探寻科学、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以“动点问题”为例进行一番具体研究与论述。
  一、 巧设问题引导,调动学生思考动机
  问题是知识的变形和有效载体,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主动进行问题探究与学习,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动点问题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该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巧妙的设置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随后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欲,使学生主动利用所学知识展开问题探究,推动教学的进程,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每年的中考中,都会出现动点这一类的问题,这类题型涉及的单元知识非常多,有些例题中虽然不会提到圆,但是动点的运动却与圆有关。但是学生们在面对这样的题型时,往往不会想到这一点,而是会在题干信息中进行纠结,让学生们走偏、走错思路。所以,笔者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首先会结合问题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让学生们学会结合题干信息,巧妙的将动点问题与圆进行结合,然后以圆为载体对例题进行求解,这样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了。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设问题引导,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 注重直观演示,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初中数学知识通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语言讲解和教材课本的文字描述中产生对这些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认知,所以实现知识直观化、立体化的演示与呈现尤为重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将动点问题的相关知识内容以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形式,直观、动态的呈现和演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建构起抽象与具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加深学生对动点知识的有效理解。
  例如,学生们在掌握了动点问题的解题思路后,部分学生对动点运动的轨迹十分模糊,导致学生们在解题中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所以,笔者结合多媒体,将数学动点问题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们,让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展示,理解动点的运动轨迹。这样一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直观演示,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三、 有效例题讲解,巩固学生知识掌握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实现知识巩固与运用的重要途径。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动点问题的例题讲解,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体来说,数学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利用知识进行例题的基本分析,随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动点问题进行一步步深入的解决,找出已知条件、隐藏条件,明确未知量,剖析例题中所用的基本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并使学生明确动点知识在问题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从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掌握和運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解题能力。
  例如,以“在△ABC中,∠B=90°,AB=6,BC=3,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几秒后P、Q的距离等于
  42?”这道中考题为例,首先,笔者让学生们对题干进行了多次阅读,待学生们熟悉题干信息后,笔者对例题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设t秒钟后,P、Q间的距离等于42,这个时候,PB、QB都可以用t表示,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t的方程,进行求解。这道题的解题点在于要抓住变化中图形的特殊位置,只要学生们理解这部分知识,然后建立方程模型,就可以很容易的将其解决。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与核心任务,也是优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巧设问题引导、注重直观演示与有效例题讲解等策略与方法的运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志坚.辨清轨迹:解决动点问题的关键[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27):30-31.
  [2]陈韧.初中数学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6):143-144.
  作者简介:李慧凤,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为了保证初中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教师要重视结合教材实际,积极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以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认识,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英语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本文基于对初中英语牛津版教材的研究,提出了如何让英语回归生活,积极借助生活化教学实践,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牛津版;生活化  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强认识,以提高英语
摘要:“综合与实践”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时,要注意实践活动的探索性、综合性与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而“不离其宗”则是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活动,本文从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数学建模三个方面说明如何在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实践活动;探索性;综合性;应用性   一、 探索性,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烈,而中高年级段的学生思维能力也
摘 要:怎样面对和转化后进生,受到了越来越多高中教师和班主任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从典型案例和经验出发,阐述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以此来探讨后进生的培养问题,使他们也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有公民素养的社会公民。  关键词:后进生;爱;尊重;理解;规则  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后进生”。在我们这所生源素质较差的农村中学里,这样的后进生是有一定数量的,这些后进生身上都有部分心理问题,这些如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作用,指出了在认识数学基本理论、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等方面都可以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高效合作的方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互动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具体学习,对学生个人特长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
摘 要:中考数学是一次集毕业与选拔为一体的考试。它有对于三年所学知识点的基本掌握的全面考查意图,它同时也担负着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的使命。为避免临场考时的失误,心理建设一定要到位。“认识数学中考”是面对中考数学的必备的心理建设。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钥匙。熟练认知数学常用思想方法是数学中考必做的准备。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了图形的三种运动变换:平移、翻折、
摘 要:教科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教科书内容设计中,插图设计是一个关键部分,选取恰当的素材,并附上相应的插图,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笔者尝试着对我国教育科学出版社3~6年级科学教科书插图应用进行分析,以此提出个人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课程标准;科学教科书;插图;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摘要:《纲要》指出:应该综合利用丰富的资源,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要求“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自然角的存在有它的特殊性,这铺设满溢的自然角里蕴藏着巨大的宝藏,孩子们在这里新奇地驻足、积极地探索、快乐地游戏……  关键词:自然角;幼儿;游戏   一、 自然角是幼儿打开自然之门的金钥匙  在现代,接
摘 要:糖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无论从了解化学还是认识自身都表现出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進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关键词:情景教学;化学;逻辑思维  一、 设计思路  从生活中存在的含糖物质入手,从各种糖的介绍中打破学生认为糖就是葡萄糖的错误概念,对糖类物质形成准确的理解,学会书写它们的化学式。在学生讨论糖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
摘 要:在学习之路上,学生犯形形色色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事实上,形形色色的错误并不是学生学习之路上的绊脚石。相反,这些错误还是学生学习之路上的一块块垫脚石。如果学生能够聚焦错误、分析错误、发散错误以及归类错误,那么,他们就能够以错误为梯,补齐短板,进而大幅提升学习效益。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错题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错题集;高中数学;教学运用  古语有云:“人谁
摘 要: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主旋律,也是新型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本文通过初中课堂实例,从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一、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用于教学;三、 采用变式、一题多解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四、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把所学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