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硬度的测定”信息化教学设计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pan_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分析化学课程中“水硬度的测定”实验教学为例,探索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手段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实验教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4-0162-01
   近年来,教学改革发展迅猛,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终端、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传统实验教学中适量引入信息化手段,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能拓展学生眼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以分析高职化学课程中“水硬度的测定”为例,力求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分析化学》,教材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内容设计为第四章第三节“水硬度的测定”实验教学,教学课时为2学时。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大专药学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优势:对实验充满热情,喜欢动手;对实验现象富有好奇心;能大胆提问。不足: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耐心不足。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分析化学》课程培养方案,制订了三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水硬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熟悉水硬度的表示方法。(2)能力目标:掌握滴定管、移液管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3)素质目标:增强学生健康饮水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滴定操作、铬黑T指示剂终点的判断。教学难点:滴定操作中滴速的控制、铬黑T指示剂终点的判断。突破方法:学生课前观摩实验视频并记录注意事项,课中教师演示规范操作。学生自主操作练习。
   二、教学策略
   主要参考利用多种学习平台,如全国高校教师网培中心的微课视频、超星学习通的各种资源、全国职业信息化教学大赛视频、精品课资源库、百度实验视频、数据处理软件等。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通过QQ群向学生发送预习任务单及预习情况评价表,并提醒学生自带水样(可以为家庭饮用水,纯净水等)以供课堂检测,学生接受任务并自主学习完成任务。预习任务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基础理论学习。学生在书本上自主学习实验内容,能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2)实验视频学习。教师上传学习视频至QQ群,学生下载观看,能辨别实验仪器和试剂,熟悉滴定管、移液管具体操作方法,记录实验注意事项。(3)拓展学习,学生自行利用网络查找《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文件,找出其中关于生活饮用水硬度的规定。
   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在辨别实验仪器和试剂,熟悉滴定管、移液管具体操作方法两个模块中理解困难,提示课堂实施时实验操作过程须由教师具体演示。
   (二)课堂实施
   1.情景导入(2分钟)。上课开始时,在手机QQ群中给学生共享视频“关注饮用水安全—自来水之忧”前46秒,由视频中“居民不敢喝的水质较硬”引出问题“水也有软硬之分吗?”答案是肯定的。导出硬水软水(与硬度相关)的定义,“那么怎样测定水的硬度呢?”自然导入本次实验—水硬度的测定。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2.讲解与演示(23分钟)。(1)指出实验目的。掌握用EDTA溶液测定水中硬度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熟悉水中硬度的表示方法;学会观察判断铬黑T(EBT)指示剂的滴定终点。(2)带学生辨认仪器与试剂。仪器有滴定台、聚四氟乙烯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洗瓶、小烧杯。试剂有EDTA标准溶液、铬黑T指示剂、NH3·H2O-NH4Cl(pH=10)缓冲液。(3)讲解实验原理。指出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紫红色变成蓝色,则达到滴定终点。(4)讲解与演示实验步骤。a.检漏聚四氟乙烯滴定管。b.润洗滴定管和移液管。c.装液,排气泡,调液面。d.水样准备。包括自来水和学生自带水样。e.滴定。所有步骤边讲解边做演示。(5)提出数据分析要求。讲解我国水硬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公式,要求学生处理数据时用“度”表示检测水样的硬度。提问课前预习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所描述的生活饮用水的硬度规定,要求学生分析数据时判断自来水及自带水样的硬度是否符合标准。
   3.学生操作(60分钟)。學生按实验步骤分别检测自来水样与自带水样的硬度,每个水样取三个平行。教师观察学生实验操作,必要时提供个别指导,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记录评分。
   4.结果讨论(5分钟)。针对学生实验所得原始数据提问实验或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小组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思考分析原因。
   (三)课后拓展提升
   课后将综合课程评价(包括预习、操作、实验报告)结果发至QQ群,让学生择优学习;让学生加入老师微信公众课堂,学习安全饮水知识,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自行观看精品课相关视频,寻找不足。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评价
   对学生的预习、操作、实验报告情况作综合评价,优良率达94.5%。
   (二)教学效果
   本次实验课设计合理,以贴近生活的饮用水安全视频导入,以自来水及学生自带水样的硬度测定试验为主线,巧妙地将生活与实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做中教,做中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较好的完成了实验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懒于预习。拟解决办法是寻找更多贴近生活且有趣的案例进行分享,激发学生的兴趣。(2)部分学生实验耐心不足,不注重精准操作。拟解决办法是加强教师现场督促。(3)部分学生怕计算。拟解决办法是在理论课时加强相关练习。
   参考文献:
   [1]侯月平.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以《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探究》教学设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7(36).
   [2]张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J].才智,2018(10).
   [3]李娜.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多元化、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5).
  ◎编辑 冯永霞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数控制造技术领域发生的变革是根本性的,数控技术水平的高与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制造业的重要标志。目前,社会发展迫切需要中职生具备过人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这不但需要中职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学得扎实,还要求中职生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不强、课堂上电子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随着当前药学事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要加大对药学人才的培养力度。因此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药理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迫在眉睫,详细分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的教学改革工作,以此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