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小学语文高效作文的教学体会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ee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陷入了假大空的深渊,甚至出现了公式作文、模式作文等,不利于作文教学。本文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从儿童节的个性和爱好以及“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入手,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教学方法,并提出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可我们教师缺少以学生为本的意识,只顾得按自己的 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让他们背作文。孩子们的习作兴趣被消耗殆尽了,习作的需要更从何谈起?我就近几年习作教学新思维谈一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能流于形式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将生活引入习作教学,使学生有话可写
  新课标要求,必须引导学生 “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 词语”,注意“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 意识”,并“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我们常常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平时小学生在讲一个故事,一件事情时滔滔不绝,生趣盎然。可一上起习作课,个个却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他们并非缺乏生活素材,也不是不会遣词造句,而是我们的 习作教学太失败,总把生活与课堂割裂开来。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提起笔来,在他们的 脑海里浮现的 不是蓝天、绿树,不是同学间的 嬉戏笑语、师长们的 由衷关怀,而是干巴巴的 记叙文六要素,是某某范文的 句子。在这种情形下,他们又能写出什么感人的 真文章呢?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作文素材
  作文与做人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是人们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个人能力与道德境界的综合反映,是思想的载体。一般来说,书读多了,文章写好了,其做人的标准也在无形中得以提高,这对于自身的要求也趋于严格,人品自然会变得高尚。反之,人品格高尚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给人以真的启迪,或给人以善的感染,或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说,作文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
  做人要真诚,作文也要真诚。那是心灵自由而真诚的言说,它需要用真诚的眼睛去观察、用真诚的内心去思考、用真诚的情怀去抒写。它必须是远离虚荣与浮躁的,是必须抛弃夸大与做作的。既真诚待人,也真诚待物,用真诚去唤醒真诚、用真诚去体验真诚。本着这样的情怀去做人,自然作文也就处处彰显着真诚、流露着真诚,这样的文章也才能吸引人、打动人。
  做人要严谨,作文也要严谨。它可以不讲究结构章法,但总要有一定的中心意图;它可以不追求文风的泼辣与豪放,洋洋洒洒千余字也行,就是短小精悍的百余字甚至几十字也可,但必须文从字顺,通便晓畅,绝不可天马行空、恣意发挥,“滑到哪算哪”,要做到收放自如、“疏”“密”有致。这样的文章读来才能给人以美感、以厚重感。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让学生找到成就感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解放”与“提高”的有效途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凿始成金”。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修改无方,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们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能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这些情况都表明:教师们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高效作文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以高效作文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高效作文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高效作文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初中物理是一门具有工具性、思维性、实践探究性的学科,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把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结合起来,反过来也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创造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适
摘 要:阅读是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也是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手段。《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越来越被广大中学师生所重视。尽管我国的英语教学历来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由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多地承担了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英语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知识点的传授、复习、掌握和操练上,专门的阅读训练,尤其是以语篇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为
摘 要: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是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直接为社会创造
摘 要:课堂教学形式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产生而生成。《科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就是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科学》学科;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形式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如火似荼进行的背景下,探求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形式,一定要立足我国的教学实际。我们认为,初中《科学》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
摘 要:由于目前小学电脑绘画教学的效率降低、学习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潜能,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研究小学电脑绘画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总结有效的小学电脑绘画的教学方法,构建适合小学电脑绘画的教学模式,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小学电脑绘画;有效教学  一、背景与现状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
摘 要:新课改的提出为英语的学习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目标,而且也给英语老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新课改的要求出发,谈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趋势,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所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开始出现供不应求
摘 要: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主要进行情感教育。小学音乐作为一门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课程,其核心在于开展情感教育,运用音乐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和音乐创造活动。笔者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审美情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声乐艺术,作为一门课程来说,可以说是美育课程,在开展审美教育方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