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域OCT扫描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脉络膜厚度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眼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及其与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相关性。

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单眼IMH患者共24例(24只眼),并纳入24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测量IMH患眼与正常对照眼SFCT及中心凹鼻侧、颞侧、上方和下方1mm处共5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并分析患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SFCT的相关性。

结果

IMH患眼组、IMH患者对侧健眼、正常对照组的SFCT均值分别为(190.63±28.33)、(221.52±24.63)、(254.21±22.99)μm,方差分析显示三组间所有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FCT(F=4.08,P=0.032)、NCT1mm(F=3.97,P=0.041)、TCT1mm(F=4.21,P=0.034)、SCT1mm(F=4.03,P=0.027)、ICT1mm(F=4.57,P=0.046)]。进一步行SNK检验,IMH患眼各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CT(q=3.68,P=0.037)、NCT1mm(q=4.04,P=0.021)、TCT1mm(q=4.12,P=0.041)、SCT1mm(q=3.86,P=0.025),ICT1mm(q=4.21,P=0.029)]。IMH对侧健眼与正常对照组仅SF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02,P=0.033)。术前SFCT与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306,P=0.073;r=0.268,P=0.078)。

结论

IMH患者患眼的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提示脉络膜厚度变薄与IMH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而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屈光状态及非球面性的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40~90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04例(558只眼),记录术前角膜的曲率、散光度数、散光轴位和Q值,从年龄、性别两方面行相关性分析,并分析角膜屈光状态及非球面性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角膜曲率与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5,P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86-01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后完成院校教育之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主要阶段,对于培养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卫生部早在数年前就提出实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旧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关规定,
目的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对鼻咽癌患者泪液分泌及视网膜黄斑厚度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省肿瘤医院选取经病理证实的首程放疗鼻咽癌患者19例(38只眼),于IMRT前、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TBU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查。结果(1)未行眼表麻醉下SIT显示,放疗结束时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