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一座城市的理由

来源 :廉政瞭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付出了N多时间、精力的代价,朋友终于将在外地医院工作的妻调到了这座城市。朋友说:现在走到街上,总觉得城市的一切都与自己有关,蓝天、白云、街道、草地、公园,此种感觉在妻子调来以前完全没有,那时只觉得身处的城市只是别人的城市,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离开它。
  朋友是个很真诚的人,他说的话我非常相信。事实上,同样的话别的人也对我说过。
  一个人热爱一座城市需要理由,没有这种理由,我们虽然也可能高高兴兴地享受城市提供的各种方便,但在心灵上,你会永远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外面,不论时间的多寡。
  每个人热爱城市的理由千姿百态,不过,至少有3个理由是共通的。
  一是城市能给我们足够的庇护。一个人来到一座城市,就像一个长期在野外漂泊的人找到一所房子,如果这所房子能让他遮風避雨,使他免受恐惧的袭击,他就会喜欢这所房子。反之,如果这所房子不仅不能保护他,还时刻威胁他的生存,比如烂砖头可能砸伤他的脑袋,破门窗可能砸到他的铺盖,那么,你哪怕让他一日三次背下热爱这座房子的誓言也是白搭。社会治安、司法不公、贪污腐化、贫富悬殊,都属此类。我们的城市天空只有挂着宁静美丽的彩虹,一个人才会对一座城市生出热爱之心。
  二是城市应该给人一种归宿感。人当然需要精神品位,但在追求精神品位之前,我们还有一些基本的生存问题需要被很好地解决。比如生病了,我们必须进得起医院;结婚了,理应买得起房子;孩子长大了,应该读得起书。如果在城市看一次病、买一套房、读几年书,能把你大半生的积蓄花完,甚至不得不负上巨额债务,那一个人哪怕是神仙下凡,也难得“精神”起来,更不可能对这座城市产生心理认同。
  三是城市必须给人以生命的尊荣。对于个体,城市的职业的确有高低好坏之分,不同的职业让你获得的回报大不一样;但对于城市,什么样的职业都是社会运转所必需的,都不应该被轻视。城市需要官员,需要巨贾,需要名流,也同样需要清洁工,需要市场菜贩,需要宾馆服务员。如果城市的政府尊重每一个市民,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可以得到应有的职业荣誉,这个城市就值得我们热爱;假若一个城市非要给人分出三六九等,对成功者抛以青眼,对平凡者施以白眼,那不论城市的楼房再高、街道再美、超市商品再丰富,这个城市也是丑陋的。
  热爱一座城市需要理由,也许不明不白,但对你的城市爱与不爱,却在此被道尽。
其他文献
联合国刚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就武力登场。这是继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西方多国再次对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动武。至此,利比亚持续了1个月的动荡从民众抗议、双方内战进入了西方卷入的第三阶段。    一马当先的法兰西  和以往相比,西方此次动武有许多奇特之处,比如第一个动手的竟然是法国。要知道在2003年时,法国还站在反战的第一线。难道在法国的眼里,卡扎菲比萨达姆还邪恶?再比
迪拜塔,以828米的记录成为最高建筑物。然而鲜有人知的是,這份“最高”背后的保值却源自于“中国4毫米”。  故事发生在迪拜塔的建设工地上,这里活跃着不少中国人的身影。一天,一个参与地基建设的中国工人正和别人议论:迪拜塔的基座由192根直径为1.5米的钢管桩或支柱缸体支持。这些钢管桩或支柱缸体深入地下50米,建成之后的大楼重量将达到数十万吨。然而,这样建好后就会出现下沉的趋势,所以在设计、建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