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童年

来源 :小星星·高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wo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之路,漫漫长长。回首过去,我要献给,我永远的童年。
  ——题记
  
  摔倒了就要爬起来
  ——献给2岁的你
  
  天空蓝蓝的,没有一缕云。偶尔有几只可爱的小鸟飞过,给寂静的天空增添了一些情趣。忽然,从远方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哭声,刚学会走路的你,摔倒在地上,膝盖还磕出了血。这时,一个来自天国的声音,在你耳边响起,遥远却亲切:孩子,站起来吧。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将要面对的事情还有很多。你不可以这么快就倒下,站起来吧,孩子。
  于是,你抬头望了望远处正在给你加油打气的父母,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继续往前走。虽然走得趔趔趄趄,但却走出了坚强的品质和顽强的毅力。
  你很快就到达了终点,你的父母高兴地抱起你,给了你一颗糖,你高兴地把糖塞进嘴里:抹了抹眼泪,甜甜地笑了。
  童年就像糖果,好甜。
  
  你是最快乐的小精灵
  ——献给6岁的你
  
  和煦的春风抚摸着树梢,叶片也跳起了交谊舞。多情的夕阳染红了天际,四周一个人也没有,一片寂静。“欣意,我来给你讲笑话吧。小时候,把English读成‘硬给利息’的同学现在成了银行行长;读成‘因果联系’的现在成了哲学家;读成‘英国历史’的现在成了史学家……我读‘阴沟里洗’,结果今天成了卖菜的。还有一个,熊对能说:‘哥们,穷成这样啦,四个熊掌全卖了?’兵对丘说:‘兄弟,踩上地雷了吧,两腿咋都没了?’凸对凹说:‘虽然咱们俩房型不太一样,面积可差不多呀………你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然后又低下头,笑着自顾自地吃冰淇淋。
  又是一片静寂。
  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若若变戏法似的,从身后变出了一颗糖果,递给你,“我妈妈说,边吃糖边听笑话,就能甜到心里去。Happy birthday,欣意!”“哦,我还差点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你说,一边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那么,我也该走了,爸爸妈妈现在肯定在家里等着帮我庆生呢。Bye-bye!”你转过身,背对着若若做了一个再见的手势。
  走了一段路,你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打开糖果的包装纸,把糖扔进嘴里,继续走路,嘴边还挂着甜甜的微笑。
  童年就像糖果,好甜。
  
  友谊的城堡里只有信任
  ——献给9岁的你
  
  绿油油的草地上,被溪蝶叫来的你,和溪蝶肩并肩坐着。“溪蝶你到底有什么事要告诉我?”你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我告诉你哦,芝航她说你很孤傲,还有点自恋。如果你没有利用价值的话,她是绝对不会和你做朋友的。反正,她总是在你的背后说你的坏话。”你有点吃惊:“不会吧?”“当然是真的了!”溪蝶说完就跑开了,只剩下你在那里独自沉思。最终,你相信了溪蝶的话,开始怨恨起芝航来:芝航,亏我还把你当成我最好的朋友,你竟然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们认识的两年以来,你都是这么看我的吗?你对我有看法为什么不直说,偏偏要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芝航,我恨你……
  “叮,叮,叮……”你踏着上课的铃声,回到了教室。芝航马上转过头来问你:“溪蝶她和你说了什么?”“你不用问了,溪蝶她什么都告诉我了。”说完你便转身走了,隐约看见芝航向溪蝶的位子跑去
  那是你第一次一个人回家,夕阳把你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显得你更加孤单了。眼泪默默地流淌在你的脸颊上……
  第二天,溪蝶来到你的位子上,告诉你昨天她说的话是假的,是骗你的。昨天芝航找她淡过话了,所以她决定告诉你事实。还没等溪蝶说完,你便冲到芝航的位子上,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芝航笑笑:“没关系,不过,朋友之间是要互相信任的。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你都要相信我,为我们重新做朋友而庆祝!”说着拿出了一颗巧克力,你高兴地吃了下去。
  童年就像糖果,好甜。
  
  相信自己
  ——献给未来12岁的你
  
  接下来,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的,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不管将来会发生什么,不管接下来的路有多么难走,你都要相信自己是可以的。俗话说:
  “风雨过后是彩虹。”走出了阴影,走出了黑暗,迎接你的将会是美好的阳光。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信心和耐力走过这段黑暗。所以,相信自己吧,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哦,这糖果般的童年……
  
  灵犀一点:
  糖果童年——像糖果一样甜蜜。小作者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导演,以糖果为线索,用题记做序幕,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拍摄了自己三个回忆性的成长经历的片段:“摔倒了就要爬起来”、“你是最快乐的小精灵”和“友谊的城堡里只有信任”。而后,镜头又回到现实,“相信自己”,读者仿佛能透过文字看到一个自信、坚强的12岁少年。十分巧妙!
其他文献
议论文不能没有材料,而材料必须积累。说到积累,许多人往往把目光投注在课文上。这自然是对的,但不能满足于课文。尤其从高考的角度来看,一篇作文,如果其中只有来自课文的材料,即使思想达到很深刻的程度,就材料的新颖性来看,仍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不过,放掉课文一概不用而另走新路,又无疑是一种损失。以课文为基点,向课外作适度的拓展,进而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一个小型的材料仓库,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根据自身的教学
趋炎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