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综合训练对脑损伤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疗效观察

来源 :复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nyliu2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脑损伤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探索两类患者对康复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损伤球麻痹患者70例,其中假性47例,真性2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给予综合性的吞咽康复治疗4周,所有患者治疗方式和时间相同,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以及吞咽X线荧光透视(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定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评估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SSA及VFSS的评估结果均证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程度优于真性球麻痹患者。结论假性球麻痹对吞咽康复治疗敏感性高,康复治疗效果好。
其他文献
近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牵头组织的国内首次通信系列整星平面近场试验顺利完成,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为采用载荷新技术整星级验证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所致ADR报告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静脉滴注莫西沙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人员经常感叹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报表太复杂了,无规则,嵌套、斜线、交叉线等历来都是困扰开发人员的最大问题.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设计打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