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思维探索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ssss1111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自己多年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思维 创新意象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87
  创新思维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措施。
  一、创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体现
  创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主要体现为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创新中的基础。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要因人而异,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重点与核心,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灵感、观察力以及丰富的知识体系。再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在主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最后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情感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的最大动力,创新也不例外,要想做好创新,不单单需要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情感。
  二、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象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象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美术创作的过程需要准确的把握现实中的实体,将实体转化成意象。意象从感知中来,经过对实物的抽象、概括等最终得到沉淀,反映着人们对于事物最真实的内心印象。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事物,经过创新的概括和想象,最终创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教会学生怎样去创新,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掌握创新的方法。
  (三)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可以说成是审美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它们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小学美术教学能够教会学生去正确的审美,感知生活中的美,当在学生内心深处有了对美的正确定义,再加上自己的审美情感,才能准确的创造出美,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去创新,如何去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去制造美。
  三、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只是单纯的交给学生们怎样去绘画,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只有创作出符合教师要求的作品才算是一副好作品,在教学中很少鼓励学生去多观察,多思考,学生的作品也往往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创作,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美术教学理应是开放的,是充满创造力的,这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严重抑制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过于死板,很难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在大多数的小学美术课上,教师都是先为学生讲述绘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画,这很难调动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没有留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对学生作品的判定缺乏科学性
  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判时,在内心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的答案,然而美术的创作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只要作品中有自己的想法,就是一副优秀的作品。当学生的创作不符合教师心中的标准时,就给与否定,这严重的打压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在这种评判机制下,学生很难进行创新。
  四、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做好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成年人的依赖性比较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遇到问题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问,敢于说出自己的独特想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其观察能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进行独立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准确的表述出来。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联系,对于同一事物,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看法,不必拘于常规,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设置有效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需要教师为其设置有效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去学习。在这种教学情景中,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对于发表自己独特观点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学生成为朋友,让学生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些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有很大帮助。要想学好美术,没有兴趣是不行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借助有趣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的将学生看作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定
  小学生最听老师的话,也最为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老师的一句鼓励会让学生爱上学习,老师的一句批评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否定,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创新的信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不要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要对学生的创新进行科学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正确的进行创新。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的评价,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创新过程中积累自信,收获喜悦,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要通过自己的评价引起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对于优秀的创新作品要给与大力的表扬,带动其他同学创新思维的发展。
  美术教学对学生审美观的建立,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如何做好有关教学工作的建议还不够完善,希望广大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作为语言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它同时也是学生语言学习综合能力的反映。尤其是高中英语作文,对于很多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初中阶段薄弱的英语基础,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很难找到,甚至找不到合适的词或短语来开题。所以,如何写英语作文,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 作文教学 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摘 要】课堂是互动的过程,并不是教师或是学生单方面就可以完成的,提问便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条主要的纽带。如何进行提问?怎样提问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怎样提问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 提问 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81  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比较多的课程之一
【摘 要】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获取信息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能够通过英语阅读获取信息,更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初中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本文就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84  英语是学生在初中阶段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关爱他人、关心社会、关怀自然以及自我价值得到实现的善良人,学生拥有这一品格和能力,将是具备生态价值观念的人,生态价值观念是教育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教育的开展需要以课程为基础,而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念的培养需要通过课程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 生态价值观 教师 学生 生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
期刊
【摘 要】能力培养问题是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应引起教师重视的一个问题。学生能力的高低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答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生能力 材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88  在高中阶段,历史课程
甘蔗产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机械化的应用情况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甘蔗种植作业机械化对我国甘蔗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