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青春期免疫反应在孕期感染聚肌胞苷酸(Polyriboinosinic-polyribocytidilic acid,PolyI∶C)所致子代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中的变化和对脑白质的影响。
方法育种获得孕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和对照组(n=5),分别于孕9 d给予尾静脉注射10 mg/kg poly(I∶C)和等体积的0.9%生理盐水。模型组(n=9)和对照组(n=7)仔鼠于6周龄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额叶和海马的变化,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法观察脑白质变化;另选取模型组(n=10)和对照组(n=10)仔鼠于8周龄时进行行为学评估。
结果模型组仔鼠成年早期前脉冲抑制实验中模型组的PP2、PP4和PP8均分别小于对照组(P<0.01=;被动规避实验中模型组的T1大于对照组,T小于对照组(P<0.01=;青春期时模型组仔鼠额叶和海马的小胶质细胞数量[(264±33)个/mm2,(271±38)个/mm2]较对照组[(140±29)个/mm2,(169±37)个/mm2]明显升高,伴有显著形态学变化(P<0.01),额叶和海马的星形胶质细胞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青春期模型组仔鼠胼胝体部位光密度值(0.29±0.02)较对照组(0.33±0.03)低(P<0.01)。
结论孕期感染poly(I:C)致子代大鼠模型成年期有明显的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子代青春期大鼠脑内存在小胶质细胞活化以及脑白质脱髓鞘的变化,进一步为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中神经炎性反应和脑白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