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誓制度与民国政治文化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宣誓制度经孙中山引介,进入中国。民国成立后,宣誓制度进入国家政治层面。北京政府时期,元首宣誓制度得以建立,现代宣誓制度得到初步发展。国民政府时期,宣誓制度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宣誓主体扩大,另一方面宣誓更加细化,宣誓制度体系化、完备化。宣誓制度建立后,逐渐成为民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对于民国官员认同共和民主,廉洁自律等,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宣誓制度出现形式主义、走过场等弊端,没有完全达到孙中山最初设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茂金属催化体系中助催化剂的成本,促进功能聚烯烃材料的研究开发,对乙基改性的甲基铝氧烷(EMMAO)助催化乙烯聚合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三乙基铝(TEA)/甲基铝氧烷(MAO)、乙基
设计并制作了一个以单片机C8051F020为核心,并结合FPGA及双路A/D数据采集模块的简易电能质量监测装置。输入信号经过信号变换与处理模块后,满足ADS7865的幅值要求。再利用FPGA设计四个双口RAM,同时采集并存储电压电流信号,且调用FPGA中的D触发器,用以判断电压电流信号的超前、滞后特性。然后通过MCU模块控制双路A/D对信号进行采样,读取双口RAM中数据并对其进行计算和处理,并将一
对Android系统中的Binder工作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述Binder通信模型和通信协议,接着结合开发实例,了解Binder的简单应用。
本文重点探讨英语动词的谓语形式和非谓语形式在句法中的用法区别,旨在强调二者不同的句法功能,帮助学生在造句、写作时,能很好地遵循句法规则,写出正确、地道的英文句子。
胡润芝(1928—2005),字佑璋,号任之,因得吴昌硕刻“茀堂”二字印,又号茀堂;江西婺源人。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中国书协会员、江西书协名誉理事、北京燕京书画院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