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白天尿频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日间小便次数显著增多为特征,无发热、尿痛等不适,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儿童中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相关,精神紧张是重要诱发因素。治疗以缓解尿频为主,多使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停药易复发,副作用较大。此外,白天尿频综合征临床常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导致抗生素滥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肯定。黄元御是清代名医之一,“一气周流”是其主要学术思想,理论重点强调中气升降在人体的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73339); 2018年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基地专项重点项目(2018JDZX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天尿频综合征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以日间小便次数显著增多为特征,无发热、尿痛等不适,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儿童中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相关,精神紧张是重要诱发因素。治疗以缓解尿频为主,多使用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停药易复发,副作用较大。此外,白天尿频综合征临床常被误诊为尿路感染,导致抗生素滥用。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肯定。黄元御是清代名医之一,“一气周流”是其主要学术思想,理论重点强调中气升降在人体的核心地位,生理方面,脾升胃降,则木火升浮,金水敛降,水火相交,阴阳调和;病理上,若气行逆乱,疾病丛生。基于该理论,白天尿频综合征的发病与土虚、木郁、水寒相关,中土虚衰津液运转无力,左路木郁则津液不行,右路水寒则津液气化无权,其中中阳虚衰为病机根本。故应从补中土、疏肝木、暖肾水着手治疗,施以温补中土、调畅肝气、温肾固摄之法,恢复“一气”之周流,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人体津液调和,尿频自愈。
其他文献
北宋仁宗朝庆历三年(1043)九月,参知政事范仲淹根据皇帝的要求,草拟了《答手诏条陈十事》,包含了对北宋王朝现状进行改革的十项纲领,是为“庆历新政”的开端。庆历新政以改革吏治为重点,从而引起了诸多保守派官员的强烈不满。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些许作为,则进一步恶化了这一形势。这种反对,对庆历新政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了庆历新政的失败。
从宋代的学术思想史来看,王安石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本文试图从气节、政事、学术三方面进行分析。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超迈俗儒,意志坚定,规划详细,有儒家士大夫强烈的淑世之心,希冀"矫世变俗"。在熙宁变法中,他将政治制度、移风易俗、理财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学术方面,王安石有较大贡献的两方面是:王霸之辨与性情一体论。王安石以心性上的不同区分王道霸道,有意把道德和事功融合起来,改变隋唐以来形
<正>2022年8月26日,中美两国签署审计监管合作协议。协议内容虽尚未被释出,但据中美双方声明可知,其大致有以下要点:(1)确立对等原则。双方可对相对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被请求方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提供充分协助;(2)明确合作范围。美方需通过中方监管部门获取审计底稿等文件,在中方参与和协助下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开展访谈和问询;(3)审计工作底稿。美方拟查看的工作底稿等文件必须通过中
<正>上一讲我们通过虚实与行间错落两种关系分析了章法中可为我们直接把握的形式元素,通过这两种关系,章法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得以表现。本讲,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米芾存世书迹章法类型进行探讨。对于米芾存世书迹章法的分析,并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通过分类的方法加以讨论。我们按照其书迹字形大小与书体分为三类,即大字行书,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化学诱变单季常规晚粳稻浙粳99,获得叶早衰突变体es33。为揭示es33突变体早衰的分子调控机制,以野生型浙粳99为对照,对突变体进行表型鉴定,统计农艺性状和测定光合性能,并对早衰基因ES33进行定位。结果表明,突变体es33幼苗在播种后第10天,第2和第3叶的叶尖出现明显干枯早衰现象,与野生型相比,分蘖盛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叶绿体结构疏松、光合作用减弱、部分酶活性降
<正>7月30日,由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纪荣耀"号豪华游轮开始试航。该轮总长149.98m,宽21.2m,总吨位15 509 t,甲板层数7层,客房类型8种,载客量650人,是目前长江上最大的豪华游轮。该船设有棋牌室、健身房、KTV和可容纳224人的剧院等娱乐场所。此外,还设有机器人服务和智能客房。该轮是长江上第一艘取得EEDI证书的船舶,通过在
日本是世界上知名的动漫大国,漫画作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漫画产业化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仍占据着日本出版行业的重要地位,是日本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电子数据、网络传媒的兴起,传统的纸质漫画出版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数字时代日本漫画出版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应对新形势展开新的路径探索。
<正>长期以来,艺术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饱受世俗煎熬,最终想凝练“不俗”品格。卫俊秀跋傅山《青羊庵》云:“直登自由王国,哪知人间烟火。”历代文人墨客在现实生活中很“孤奋”,可谓“只因不问人世故,落得一生孤与困”。历代文人避俗,淡漠世俗,淡漠功利心态,崇尚高风亮节的文人情怀。正是这种避俗趋向“理想”化“孤奋”情怀,“赢得理想,亏于现实”,将“肉身置于孤愤,心灵升入天堂”的修行渡世,注定将肉身置入逼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