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行PCI治疗60例实施常规PCI术药物治疗及饮食、运动干预,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各30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为试验组,随访1年。比较术后、随访1年时血糖、血脂指标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与再发狭窄率。结果:随访1年后血糖与血脂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3%)再发狭窄率(0.00%)低于对照组(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行PCI治疗60例实施常规PCI术药物治疗及饮食、运动干预,根据随机数字法分组各30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为试验组,随访1年。比较术后、随访1年时血糖、血脂指标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与再发狭窄率。结果:随访1年后血糖与血脂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3%)再发狭窄率(0.00%)低于对照组(2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西酞普兰联合哌甲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药学分析。方法:选取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西酞普兰与哌甲酯联合应用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的各项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评分对比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行抗VEGF药物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黄斑水肿病患52例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患者病案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采用抗VEGF药物即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眼底激光黄斑格珊样光凝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检测且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指标变化,观察且计算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未经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检测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目的:了解我院化疗药物配置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7-2020年化疗药物的配置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化疗药物配置呈现上升趋势;化疗药物品种增多;肿瘤内科和乳腺肿瘤科配置量较大;联合用药情况增多;不合理医嘱表现在溶媒不准确较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化疗药物配置工作规范严谨,能够确保药品配置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临床多联合用药,应加强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合理规范使用抗肿瘤药物。
目的:探究高警示药品标识管理在医院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实施高警示药品标识管理前的100例使用高警示药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实施高警示药品标识管理的100例使用高警示药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高警示药品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配置差错发生情况及药品使用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警示药品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配置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药品使用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警示药品实
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师干预在医院合理应用中药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之间开具的500份中药处方纳入研究,将中药药剂师干预前的250张中药处方列为对照组,中药药剂师干预后的250张中药处方列为观察组;这500张处方对应200例患者,每组100例,比较两组中药不合理应用率、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药不合理应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应用中药选择让中药药剂师干预调配,可以减少中药不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