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粮食市场视角的后疫情时代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来源 :粮食科技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lo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分析了当前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及问题,以及新冠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与影响,探讨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思路与市场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无论是数量型、质量型、还是可持续型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且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重心正由数量型粮食安全向质量型与可持续型粮食安全方向发展;此次疫情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两个方面,且对国内市场产生的无形影响有助于提升中国社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改变中国民众的膳食理念,推动中国粮食安全的优化升级.后疫情时代,中国应以数量型粮食安全为基础、质量型粮食安全为保障、可持续型粮食安全为目标,现实操作中,可倚靠粮食进出口市场、生产市场、营运市场和消费市场“四大市场”的支撑和保障,由此实现中国粮食保障的长久性安全.
其他文献
本文考察战略差异度是否影响企业聘请高质量外部审计师的概率.研究发现:(1)战略差异度与高质量审计师的聘用显著正相关;(2)在代理冲突严重的公司中,战略差异度对高质量审计师聘用的影响更加显著;(3)经营风险和管理者自由裁量权所导致的代理冲突在战略差异度和高质量审计师聘用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4)高质量审计师可以显著抑制战略差异度较大公司的盈余管理和大股东掏空行为,并降低其权益资本成本.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差异的经济后果以及审计师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战略如何影响企业决策的理解.
本文在动态权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下,以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者能力对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的影响以及薪酬落差和人情机制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与资本结构调整成本负相关;在管理者能力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中,薪酬落差和人情机制均起着负向调节作用.考察产权性质后发现,无论是薪酬落差,还是人情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负向调节作用更为明显.这些研究结论为激发管理者能力实现目标资本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环保责任是企业需要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本文手工搜集了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环保投资数据,以企业环保投资代理环保责任,研究了企业政治关联对其环保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政治关联对环保投资具有负面效应,表现为政治关联高管比例越高、高管政治关联等级越高,企业环保投资越少;(2)通过对比政治关联高管和政治关联董事对环保投资的影响发现,政治关联高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各类委员会能够制衡高管政治关联对环保投资的抑制效应;考察环保投资的经济后果发现
绿色税制是政府采用财政手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之间矛盾的重要工具,2016年12月25日我国《环境保护税法》的出台,堪称中国税制绿色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本文借助这一准自然实验的外生事件,采用倍差法检验了税制绿色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非重污染企业相比,税制绿色化使得重污染企业的创新水平上升了32.31%,相当于专利申请量平均增加1.381项,即《环境保护税法》出台对企业创新具有溢出效应.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税制绿色化显著提高了重污染企业创新水平的现象在非国有性质、低融资约束、行业竞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