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智慧视域下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范畴研究

来源 :情报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在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思想指引下,获取智慧群体对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的感知范畴,以期为构建让人民满意的智慧政府信息协同网络结构提供决策支持。【方法/过程】首先,界定智慧群体的概念与析出满意度产生的生理机制;其次,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符合标准的智慧个体围绕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这一研究主题进行深度访谈,获取访谈数据;最后,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分析,析出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范畴。【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智慧政府信息协同满意度感知范畴共包含信息协同需求端感
其他文献
2020年7月,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肖捷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走好第一方阵,以更高站位、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做好‘三个服务’工作”为题,为国办机关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  國务院办公厅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9”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涵养
1935年3月至6月《民报》副刊《民话》上发起了一场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月夜蝉声\"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于夜里到底能不能听到蝉声。论争持续了三个多月,有八人参与,发表论争文章十余篇,其中还涉及朱自清的两封佚信,具有较高的文学史料价值。十一年后,1946年朱自清写了《关于\"月夜蝉声\"》一文回顾了此次论争,然而该文多有记忆不实之处。本文通过最新史料的发掘,试图梳理论争的过程,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一文学史事件,并根据相关史实还原《关于\"月夜蝉声\"》一文的真实情况。
近年来,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社会责任”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生来说,社会责任的养成对其继续深入学习和步入社会具有关键的作用。高中生物学作为重要科学学科,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