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骨折块体积与手术方法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桡骨头骨折患者的骨折块体积与手术方法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手外科收治的60例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资料。男28例,女32例;年龄26~71岁,平均54.5岁。41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19例患者行桡骨头置换术(置换组);术前通过肘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测量桡骨头体积和骨折块体积,并计算出相应的加权比值(R)。对桡骨头骨折块加权比值(R)与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末次随访时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

60例患者术后获20~36个月(平均28.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切开组和置换组患者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6.5±1.3)分(72~91分)、(93.6±1.4)分(78~95分);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7/41)、15.8%(3/19)。切开组患者桡骨头骨折块体积加权比值R和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65.63+0.67x(R2=0.85,P=0.0006)。置换组患者桡骨头骨折块体积加权比值R和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P=0.053)。将置换组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93.6分)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65.63+0.67x,即y=93.6时,x=41.7。

结论

桡骨头骨折块体积比≥41.7的Mason Ⅲ型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预后较好;桡骨头骨折块体积比<41.7的Mason Ⅲ型骨折患者行桡骨头置换术效果较好;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行桡骨头置换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量化呼吸衰竭所致危重症患儿家庭医疗需求,医疗资源利用以及2年病死率,并评估出院时新发合并症及功能异常对资源利用以及预后的影响。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四级医疗PICU对象: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因呼吸衰竭入院的≤18岁的患儿。方法与主要结果:量化患儿人口统计学数据,住院资料以及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并按照并发症以及出院时功能状态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按并发症以及出院功
目的了解山东省立医院近3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收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4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至2017年全院细菌培养送检标本共79 615份,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非重复菌)共2 159株,分离率分别为9.87%、9.23%、
重症药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包括轻度、自限性皮疹,IgE介导的超敏反应和严重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皮肤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危及生命的迟发性T细胞介导反应,疾病的范围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到药疹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到最严重的疾病形式,Stevens-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药物所致的剥脱性皮炎可能是药疹伴嗜酸性粒
细菌感染导致的重症皮肤损害起病急,病死率高,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坏疽性深脓疱疹两种感染相关重症皮肤损害为切入点,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目的介绍4例静脉动脉模式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下左侧胸骨旁小切口左心减压,在儿科暴发性心肌炎救治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儿童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因暴发性心肌炎接受VA-ECMO支持,支持过程中出现左心抑制需左心减压4例患儿
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民医院儿科1~36月龄住院婴幼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合并贫血的现状。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首次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536例急性支气管肺炎婴幼儿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贫血、喂养状况(添加糌粑糊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进行调查,分析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贫血的影响因素及贫血对支气管肺炎预后的影响。结果共536例1~36月龄婴幼儿纳入研究,444例为急
目的探讨张氏复位器牵开膝关节克氏针撬压复位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通过张氏复位器牵开膝关节克氏针撬压复位的5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25~56岁,平均43岁。左侧2例,右侧3例。骨折按Meyers分型:Ⅱ型2例,Ⅲ型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术后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置入髁
近年来,微创治疗锁骨骨折技术被越来越多地报道。本文基于近年来有关锁骨干骨折微创髓内固定的研究,介绍了锁骨干骨折髓内固定的适应证和优势,系统性详述各种锁骨髓内固定产品的设计特点、手术方式、固定效果以及最新治疗进展。在适应证方面,除陈旧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伤以及节段性粉碎的锁骨干骨折外均可采用髓内固定。固定物主要有克氏针、空心钉、钛制弹性钉、螺纹髓内钉以及第二代髓内固定产品。髓内固定具有切口小、相关
目的探讨完全清醒局部麻醉无止血带(WALANT)辅助腕关节镜手术技术治疗腕关节损伤与疾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WALANT技术辅助腕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2例腕关节损伤与疾病患者资料。男10例,女12例;年龄19~56岁,平均34岁。腕关节镜探查术7例,腕关节镜滑膜切除术6例,腕关节镜下腕背囊肿切除术3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探查清创术5例,TFCC缝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观察髓腔内腓骨放置方式的改变是否能改变肱骨近端骨折模型的抗内翻作用。方法对6例(12肩)尸体标本的肱骨外科颈作楔形截骨,男3例,女3例;死亡时平均年龄为83岁(75~87岁)。将尸体左、右双侧肱骨随机平均分入A、B两组(n=6),取自体腓骨植骨(不分左右)。所有腓骨均于腓骨干最细小、粗细均匀处截骨。其中A组采用常规竖直放置腓骨(截取8 cm),B组斜行放置腓骨(截取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