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的推行,教科书书本知识的容量越来越大,感性材料也越来越丰富。如何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充分利用书本知识同时又能甑别取舍之后最直观地在课堂中展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一、 信息技术的优势
(1)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人机对话的功能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
(2)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
(3)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而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
(4)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二、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 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整合的过程,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历史教学的目标通常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要为学生所掌握,这需要学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反思、交流和表达来实现的。
(2)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以生为本,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历史,其本质就是人学。
(3)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满足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都能得到发展。
(4)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人机交互功能。制作历史课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作用,体现人机交互功能,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2.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三者互动的教学方式。在编制历史课件时,要确定教学课题及其重点内容,选择各种教学资料和素材,编辑课件脚本,还要在制作完成后进行预演操作以便验证、修改和补充,并熟悉课件演示的方法和过程。历史的多媒体课件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例如史料提供、图片展示、图示说明、影像播映、情境模拟、动画显示、要点归类、练习巩固等。这些类型往往是经过有机的整合,形成教学的实用材料,在课堂上即时使用;或把教学课件改编成学习课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课下自学。
(2)网络教学。现在的教学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单纯传授、机械记忆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引导、实际探索的教学方式,提倡开展研究性学习。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网络扩大了史料的来源,网络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网络提供了历史教学实践的场所,网络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网络引起了历史教学的变化。而网络教学的方式也非常丰富:网上参观、网上阅读、网上搜索、网上讨论、网上展示、网上答疑、网上课堂等。
另外,教师的备课、上课、教研、进修等活动,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进行的。例如,历史教师开展网上备课,可以使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师在网上进行集体商议,互相切磋,交流材料,合成教案。
三、 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过多地强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存在着两个误区。
首先,轻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仅仅是一种模式。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把大量时间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上,甚至力求做到教材的“整体搬家”,即将教材的主要内容全部用多媒体展示,变过去的“教师满堂灌”为“机器满堂灌”,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要知道,教学过程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通常包括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后学习等,而制作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备课过程中诸多环节中的一环。
其次,忽视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师生的角色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由原来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因此,在强调学生为主体地位、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常常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我们应采取学习、学习、再学习和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态度,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推动、相得益彰,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水平。
(阜宁县陈良初级中学)
一、 信息技术的优势
(1)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人机对话的功能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媒体之间的互动。
(2)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其信息存储量超过任何其他的信息承载方式。
(3)具有合成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教学媒体相互连接、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媒体教学。而各种电子设备的综合使用,能够大大发挥其整体的优效。
(4)具有网络化的特点,打破了地域界限,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教与学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使得教学工作可以充分和广泛地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二、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 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进行整合的过程,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历史教学的目标通常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中学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历史信息,要为学生所掌握,这需要学生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学生反思、交流和表达来实现的。
(2)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以生为本,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作为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的历史,其本质就是人学。
(3)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满足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都能得到发展。
(4)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人机交互功能。制作历史课件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化作用,体现人机交互功能,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2.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将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三者互动的教学方式。在编制历史课件时,要确定教学课题及其重点内容,选择各种教学资料和素材,编辑课件脚本,还要在制作完成后进行预演操作以便验证、修改和补充,并熟悉课件演示的方法和过程。历史的多媒体课件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例如史料提供、图片展示、图示说明、影像播映、情境模拟、动画显示、要点归类、练习巩固等。这些类型往往是经过有机的整合,形成教学的实用材料,在课堂上即时使用;或把教学课件改编成学习课件提供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课下自学。
(2)网络教学。现在的教学改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单纯传授、机械记忆型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引导、实际探索的教学方式,提倡开展研究性学习。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教学改革的一大促动。网络扩大了史料的来源,网络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个极为丰富的知识平台,网络提供了历史教学实践的场所,网络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网络引起了历史教学的变化。而网络教学的方式也非常丰富:网上参观、网上阅读、网上搜索、网上讨论、网上展示、网上答疑、网上课堂等。
另外,教师的备课、上课、教研、进修等活动,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进行的。例如,历史教师开展网上备课,可以使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教师在网上进行集体商议,互相切磋,交流材料,合成教案。
三、 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过多地强调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存在着两个误区。
首先,轻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学历史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仅仅是一种模式。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把大量时间用于制作多媒体课件上,甚至力求做到教材的“整体搬家”,即将教材的主要内容全部用多媒体展示,变过去的“教师满堂灌”为“机器满堂灌”,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要知道,教学过程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通常包括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课后学习等,而制作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师备课过程中诸多环节中的一环。
其次,忽视教师主导地位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一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师生的角色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由原来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主动参与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因此,在强调学生为主体地位、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常常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我们应采取学习、学习、再学习和实践、实践、再实践的态度,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推动、相得益彰,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水平。
(阜宁县陈良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