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的 中学 读书事

来源 :文学少年(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ian_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读中学。
  文史大家吕思勉给他们教历史、地理两门课程。吕思勉上地理课,必带一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印的《中国大地图》。先将各页拆开,讲一省,择取一图,在小黑板上画一“十”字形,然后绘出此省之边界线,说明其所处位置,再在界内绘出山脉及河流湖泽,讲明自然地理后,再加注都市城镇关卡及交通道路等。一次考试,出了4道题,每题25分。钱穆尤其喜欢有关吉林省长白山地势军情的第三题,一时兴起,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不料考试时间已过,整张试卷仅答一题。吕思勉在阅卷时,在卷后加了许多批语,写完一张,又写了一张。这些考卷本不发给学生,只批分数,因此不需加批语。而吕思勉手握一支铅笔奋笔疾书,写字太久,铅笔需再削,为省事,他用小刀将铅笔劈成两半,将中间的铅条抽出,不断地写下去。最后不知其批语写了多少,也不知其所批何语,而钱穆仅凭这一道题就得了75分。可见是学生的答卷触动了老师,而老师也因这种触动给学生打了高分。
  钱穆有一位徐姓数学老师,性格怪异,人称“徐疯子”。有一次月考,这位徐老师出了四道题,其中一题为:1-()-()-()-()……等于多少。钱穆思考了半天,忽然想到《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之语,遂将答案写为“0……1”,徐老师认为这个答案正确。他跟学生们说:“试试你们的聪明而已,答不中也没什么关系。”能把哲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考学生,并对答案持开放态度,这样的老师如今还有几人?
  钱穆少年读书的往事至今已经100多年。
其他文献
我是一阵风,我从山野里来,轻轻穿过树林,爬过山坡,蹚过小河,走过田野,来到了你的窗前。  这是一座爬满常青藤的白色小屋,常青藤的枝蔓包围了整个窗框。  我悄悄打量着树梢上的月亮,那皎洁的月光如飞瀑掠过天际,如利剑刺穿云朵,如温柔的手轻轻地搭在你的肩上。白如雪,轻如绒,带着梦幻呓语的歌声,缠绕在你的耳畔,那是月的女神告诉你:我来啦。  你蓦然回首,看着窗外,你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我只是一阵风,一阵看不
报道金刚石近红外增透滤光保护窗口的研制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采用热灯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成功地制备出金刚石近红外增透滤光保护窗口 ,其工作波长为 1.3~ 1.8μm,具有良好的
1899年,在甘肃省敦煌石窟发现了封闭千年之久的近三万件卷子写本暨敦煌石窟医学卷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整理,并促成一个新学科——敦煌医学的建立。笔者将敦煌医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