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来源 :教育科学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高职院校竞争的加剧,校企合作成为顺应社会岗位要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本文以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分析了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校企合作的特殊性,探讨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最后针对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业间或不同行业间出现技术与制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并且逐步协调融合,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新的产业形势下,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宗旨,在面临院校间的激烈竞争以及生源萎缩的情况下,提炼特色和顺应人才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需要。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高职院校为了生存与发展,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有针对的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实现与市场接轨,在注重人才实用性的同时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设备、人才、技术优势互补、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校企合作双方共赢是校企合作的基础。校企合作这种培养模式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缺乏满足自身要求的人才或者企业人才流失过快,而主动寻求学校相应专业进行合作,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为了生存与发展,培养能满足社会要求的人才主动需求合作伙伴。从国外校企合作经验来看,校企合作能真正实现“双赢”,离不开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我国缺乏相关立法,政府更无相关的支持鼓励政策和财政支持。
  (二)校企合作的深度及广度不够
  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是企业向学校提供资金、实训器材、实习基地、学生培训,企业优先双向选定毕业生等,合作的广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在整个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合作企业较少参与到教学管理环节,较少有学校真正参与企业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企业开展科研活动,合作还处于浅层次水平,深度不够。
  (三)各专业各自为政,校企合作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在生源萎缩和学校间竞争加强的新形势下,学校鼓励各专业进行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接轨,各专业也加大力度争取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但从专业群的角度来看,有些校企合作未能实现实训资源、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校企合作的双方主体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之后,缺乏后期工作的跟进,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二、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特殊性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学生主要面向房地产估价员、房地产营销员,物业管理员等岗位。房地产估价员需要学生掌握房地产法律政策咨询,房地产信贷、典当、保险,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纪等专项技能;房地产营销员需要学生掌握房地产市场调查与分析、房地产市场营销及推介、房地产交易、接待礼仪等专项技能;物业管理员需要学生掌握物业管理项目验收及接管、物业部门规范管理、基本业务与专业业务管理、物业管理纠纷处理等专项能力。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岗位设置来看,该专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群中,主要是面向建筑服务咨询部门,故该专业的校企合作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合作单位业务单一,学生轮岗机会较少
  由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岗位设置在房地产行业中属于中介服务行业,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等公司通常规模较小,每次接收实习学生不超过5名,且公司业务单一,学生轮岗机会较少。房地产营销代理或房地产开发公司营销部门每次能接收实习学生或毕业学生较多,但由于这些企业营销人员缺乏,迫切希望学生实习期间一直在营销员岗位上,故学生轮岗的机会也较少。
  2、 学生对合作企业认可度较低,跳槽率较高
  由于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管理活动较少,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只是停留企业能够提供什么岗位,工资待遇的高低、工作地点等浅层次方面,对企业文化、职业岗位发展知之甚少。再加上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相关工作被视为伺候人的工作,家长、学生包括部分学校领导、教师认为中介服务业就是伺候人的工作,是靠嘴皮子吃饭,没有技术含量,对企业提供的岗位认可度较低,学生跳槽现象严重。因此房地产营销、物业管理人员需求旺盛。
  3、 企业热情度高,但经验缺乏
  由于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离职率高,据悉有的企业参加全国各地高校的校招以及社会招聘,企业因此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企业为了解决每年都进行招聘,每年都缺人的问题,一些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非常希望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逐渐接受企业文化,认可企业,愿意到企业工作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但由于深度合作需要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中,结合企业的生产活动情况和岗位需求,安排生产实习岗位、毕业实习岗位,而企业缺乏相关经验,学校与企业需要安排负责人进行多次沟通协调才能达成一直意见。在合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学校校企合作负责人根据教学计划,及时跟企业沟通,以免企业经验不足而丧失校企合作的初衷。
  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
  1、将企业引进学校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即将企业一部分工作放在校园,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对于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而言,如校企双方共同进行国家新的房地产政策解析、国家财经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趋势预测、房地产项目的估价、房地产咨询、房地产策划等业务引入学校。双方共同研讨,优势互补,更好的凸显了高职“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对学校而言,解决了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加强了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实现了岗位需求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无缝对接,使学生毕业就可上岗工作;对企业而言,解决了企业工作场所不足的问题,为企业生产产品,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履行了社会责任。这种模式真正实现了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   2、 校企互动模式
  校企互动模式是指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并提供实训基地,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校企双方互聘的方式,促使学校教师进企业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企业优秀专业人员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对学校而言,通过聘请企业人员对学生授课,学生在校内就能获得行业前沿知识、技术,获得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技能训练机会;对企业而言,企业得到教师人才资源,帮助企业提高了员工素养和技能,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校企互动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3、“订单式”合作
  “订单式”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是当前最受学校、企业欢迎的校企合作方式之一。“订单式”合作,成立企业班,班级学生是由企业根据岗位要求进行选拔,教育的实施考虑企业的需求、学校专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教学方案、设置课程体系、实践安排与考核、毕业生的接收方案,体现学生、学校、就业单位三方共同合作。学生毕业时,企业优先选择企业班学生,企业班学生经过三年对企业的接触,往往在合作企业就业后,留职率较低。此外根据协议要求,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有继续学习的机会,使他们的专业和技术能够适应新技术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和职工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合作模式,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学生就业时突破以往“订单班”学生只能在合作企业就业的局限性,实现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
  如我校与上海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建立的“同策学院”,上海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了课程体系设置,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在原有的教学计划中增加《沟通与谈判》课程,将原有的《房地产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手段多样化,突出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等,课程的讲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由企业讲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对于实践环节,学校校企合作负责人至少在实习前2个月就需要跟企业商讨,向企业提供教学要求,并最终落实实习及最后的考核方式。
  四、 建议
  当前教育行业竞争激烈,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有针对的培养学生,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是当下高职院校提升自身内涵的途径之一。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希望政府学习发达国家做法,干预职业教育,加大投入,协调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利益;另外,校企合作双方应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真正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 裴国忠.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开展“小订单”培养模式的思考[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2] 周建松.高职院校主题专业(群)校企合作总额话题建设的探索—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融专业(群)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3] 何景师,范明明.产业融合背景下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群构建[J].职业技术研究,2012(5).
  [4] 姚新科,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学员(教育科研),2012(6).
  [5] 刘甫强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10
  作者简介:
  李国蓉(1979.2~)、女、汉、四川广安人、硕士、讲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班级是学生的另一个家,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管理好这个家,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健康的成长,有效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学生的积极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做到因材施教,让班级成为一个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集体,让学生和教师在这里都能得到发展。  一、 全员参与,共建班级  班级这个大家庭,并不是一个人或者两个人就可以建立与维护的,他需要大家的努力,所以班主任
期刊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调节保护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和七氟烷后处理组(Sevo组),每组20只。脑梗死组和Sevo组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局灶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线栓。Sevo组大鼠于再灌注即刻予以体积分数为2.5%的七氟烷和氧气持续吸入30 min,氧流量1 L/min;假手术组与脑梗死组大鼠持续吸入氧气30 min,氧流量1 L/min
摘要: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践的正式启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创新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研究型、学者型和专家型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深刻探究数学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本文结合个人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 新课改 角色转换 用活教材 学生评价  
期刊
目的了解二胎返岗女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弹性、工作退缩行为的现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心理弹性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退缩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工作-家庭冲突量表(WFC)、工作退缩行为量表(WWBS)对303名二胎返岗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二胎返岗女护士WFC总分为(53.22 ± 13.63)分,其中时间方面得分最高,为
目的设计围绝经期认知与行为调查表,并检验其信度及效度,为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认知、求医与遵医行为提供有效的工具。方法通过基线调查、文献分析、头脑风暴法形成初始条目,结合小组讨论法及专家访谈法确定围绝经期认知与行为调查表最终条目。2019年7—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周边社区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调查,采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信度分析对围绝经期认知
摘要:科研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医院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至关重要。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0年来持续实施学科建设的规划、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医院的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研究成果。应用需求层次论,凝练和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医院学科建设理念。总结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更新理念、突出重点、强化管理的具体做法。明确了将来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学科建设;
期刊
目的总结单中心低中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这些患儿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的长期随访结果,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9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低中危NB患儿的性别、年龄、分期、危险度分组、转移部位等临床特征。Kaplan-Meier方法用于生存分析;WHO Anthro Plus用于计算Z值。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低中危NB患儿370例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Glisson蒂横断式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2015年1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Glisson蒂横断式肝段切除术的13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行腹腔镜手术者设为腹腔镜组,93例开腹手术者并根据倾向性评分最临配比法选取其中45例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应激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术后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
目的探讨意义疗法在中年晚期肺癌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价值,为帮助其达到善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南京市胸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中年晚期肺癌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3次意义疗法。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灵性安适量表(FACIT-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