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微课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思想品德微课中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实效,提高微课的使用价值等具有积极作用。文中从初中思想品德微课制作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分析在思想品德微课中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总结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积极思考如何发挥微课作为新型媒体资源的优势,使教学情境、知识技能、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达到有机统一,让思想品德微课引人入胜,引人思考,引人感悟。
  【关键词】微课;教学情境;思想品德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在初中思想品德微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直接影响微课质量和教学实效。
  一、思想品德微课中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强调了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2. 有利于思想品德微课使用价值的提升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塔戈曾说过“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因此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就是点燃求知、探索和感知的火炬。相比于传统课题,教学情境的创设对微课来讲更为重要,因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利用媒体技术在视觉和听觉上创造出更真实的教学环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思想品德微课中创设教学情境,能“以境启情”,“以情启思”,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最终提升思想品德微课的使用价值。
  3. 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提倡教师应积极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组合文本、音像、实物等各种资源形式,更好地为思想品德教学服务。微课作为新型媒体资源,是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要素,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在生活化微课情境的烘托下增强课堂的实效性,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的要求。
  4. 有利于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微课中创设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在借鉴相关的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更新颖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理念的促使下,教师会不断地进行思考,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的教学创新能力。
  二、思想品德微课中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1. 生活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而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为此,思想品德微课中教学情境必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真实的课堂情境。意在让学生贴近生活实际,拉近教材之间的距离,指引学生在入情入景中更好地参与活动,融入探索过程。比如在《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中,笔者借助学生生活中“辍学学生黄某”的现实案例,把家访调查的情形录制下来并制成3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作为新课导入环节引导学生一起观看,接着让学生结合课本阅读、小组讨论等探究活动,帮助黄某出谋划策。生活化的情境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究能力。
  2. 灵活性
  思想品德微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需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选择不同的情境,更需要从学生的喜好、生活实际去思考。以富有创意的情境创设来阐释知识,让学生产生浓烈的兴趣,激发思维活动。思想品德微课中创设的优秀教学情境是恰如其分,效果是引人入胜的。例如:在教学《自立自强》这一课时,播放音乐《男儿当自强》,通过歌声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勇于战胜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学会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也加深了学生对直面挫折、自立自强等品德的再认识。在讲授《自我保护》这一课时,播放自己在电视台上录制的交通事故的片段,通过屏幕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身临其境,认识到不注意交通安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3. 启发性
  思想品德微课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在使其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分析和推理,从而从政治的角度客观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所以,微课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跟政治的学习方法、思维过程结合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思想品德知识,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在讲授全国人民大会职权知识时,选取了介绍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程的视频,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职权的内容,要求学生归类议程内容属于全国人大的哪些职权。在归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全国人大拥有的职权。再如,在讲授《磨砺意志》这一课时,运用教材探究中关于“他为什么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四幅漫画,引导学生展开议论,使学生在议论中得到启示,明白道理:只有提高自制力,才能抗拒意志培养过程中的各种诱惑。
  4.情感性
  首先,教师在录制思想品德微课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投入感情,让学生在学习时能体会到教师的真实情感。如在讲《难报三春晖》时,笔者深情朗诵《游子吟》,并录制下来,让学生感受到深深的母爱。这样录制出来的微课,学生会从你的声音里听到情感,感悟母爱。从而营造出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其次,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要注重挑动学生的感情,完成情感的升华。如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微课里,用《相亲相爱》这首歌曲,配合民族文化图片的欣赏,完成各民族要相亲相爱,紧密团结的感情升华。在讲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时,课程以《走进新时代》歌曲结束,体会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使命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情升华自然且发自内心。
  三、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教师不能因为微课的时间“短”、内容“少”而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微课的应用价值,真正体现微课“精”和“悍”的特点。
  在具体创设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教材内容与情感基调,选取富有感染力的典型素材,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地创设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达到教学情境与知识技能以及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让思想品德微课引人入胜,引人思考,引人感悟。
  ■参考文献
  [1]扈秀梅.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新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9).
  [2]巩付刚.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微课的制作与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7).
  [3]李赟.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2005(11).
  [4]温少峰.贯彻课改新理念激活思想品德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5]徐薇敏.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模式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6]王永强.点赞“微”资源,塑造“微”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03).
其他文献
【摘 要】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创设问题情景,指导有序读题,弄清所求问题,加强动手操作,利用教材资源”,有助于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解决问题;有效策略  “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是新课标的诉求。可见,如何展开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策略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了。  
【摘 要】小学校园作为培育建设祖国未来人才的第一个平台,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绿色的生活方式。小学生群体作为祖国发展的预备军,其行为习惯,生活理念等都会对国家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了完成目前我国提出的低碳目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今天,开展小学校园低碳生活观普及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校园;低碳;实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科技越来
【摘 要】许多人都认为数学学习的成功秘诀在于提高思维能力。其实提高阅读能力才是最好的方法。因此,要使小学数学阅读达到有效性,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具体实在,给学生一种震撼的感觉,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由此,教师应该使学生更自主地探究学习。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习惯;有效性  自主探究的关键是什么呢?是会阅读教科书,就是通过阅读,在有关名词、概念、定理、规律、公式和性质等相关的问题中获取信息,
【摘 要】教师能否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通过表格、课前测试等手段可以准确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可以依托学生现实起点创设情境,依托学生的学习起点带着任务探究,依托学生的学习起点演绎动态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学习起点;有效课堂;准确把握  一、有关学生学习起点的思考  (一)思考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 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时发生这样的事:新课的
【摘 要】本文结合本校数学科组研究的课题——空间与几何,探讨教师在研学后教课堂中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让学生体验学习和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生生互教和生生互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關键词】引导;最近发展区;互学互教  每一次的课改浪潮都曾经让教师困惑、迷惘过,然而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教师又会以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教师们坚信:无论遇到多大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与学生做“蒙眼跨障碍物”的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启发和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会宽容,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心理辅导;教育游戏;教育反思  一、个案描述  一次,我又提早到课室,一边和学生交流,一边思考怎样把接下来的课上得更完美些。此时,一位班中比较高大的学生W满脸泪水站到我面前。我一看,学生的脖子上有三道明显的手指抓印,
【摘 要】诚信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在公民个人行为层面的凝练。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既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道德支柱。当前,中学校园学生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需要从编制诚信教育的校本课程、打造诚信教育的校园文化、构建校园诚信体系的制度建设、中学校园诚信体系的评价等方面构建中学校园诚信教育体系。  【关键词】中学德育;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  当前,中学
假期,听到一个厨师说过一句话:“看到顾客吃得满意自己就很高兴。”顾客高兴自己也随之高兴,这就是厨师的乐趣。  那么,教师的乐趣是什么?  教师上课,全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懂也学得懂,这就是教师上课的乐趣。班上有后进生,在你的帮助教育下,学生进步了,这就是教育的乐趣。凡此种种,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成功了,学生高兴满意了,教师自然也就获得教书的乐趣了。  如是,在生活中,你是否在享受着除教书以外的
【摘 要】所谓课堂过渡语是指老师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过渡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过渡语既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桥”,也是各个环节的“粘合剂”。课堂上,教师在各部分之间设置巧妙、恰当的过渡语,就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渡语;教学策略  苏霍姆
【摘 要】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是发展智力、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到练习设计立足课本、抓住重点、关注差异、回归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提高练习设计的实效性。  【关键词】练习设计;教学;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