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中国散文的西藏书写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题材的散文呈现出勃发态势。无论是藏族作家还是非藏族作家,他们对西藏的热爱与向往在其笔下真切地流露出来,给人们提供了难得的精神畅游的机会。“整个西藏作为地球第三极,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地方。在这里生活的人们,都喜欢沉思她的历史,关注她的未来。她更是作家们心目中的冈仁波钦,在虔诚的顶礼膜拜中,有的看到了山上的彩虹光,有的拜见了各自信仰的神祗,有的记叙她的民情风俗,有的描写她的壮美风光。”而在笔者看来,20世纪末中国散文的西藏书写之所以发达,大致有三点原因:其一是西部大开发带来的西藏旅游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并对比住院医师、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多维度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政策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规培制度提供理论参考与现实依据。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
自文学“回归”以来,诗歌、小说、戏曲等不断革新,散文却远离了这股变革急流,在“超稳定性”状态下沿着传统模式踽踽独行。然而,一直保持沉默的散文却在20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成为
(1)对于病情危重需要实施有创血管内监测的患者:中心实验室的血糖测定仪和ICU内血气分析仪应当符合当前的国际标准(例如误差为±0.4 mmol/L,或者在5 mmol/L时±8%)。
课间休息的时候,恰有一学生拿了本书走进教师休息室来说:"老师,我都看不懂他写些什么."那位老师说:"是啊,有点乱."是什么书会让人看不懂呢?瞥了一眼也不是洋文,而是我们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