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情感本体的特征是崇高之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思想家们已经对之作出了反思。王国维认为培养“完全之人物”需要进行情育,并提出了情育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壮美之情的教育。他对叔本华天才说的补充使得情育是可能的。但是,在如何展开情育的问题上,他的思考不足。梁启超则提出了尚武、进取冒险和权利思想,从康德崇高的培养需要人生哲学作某种转换的角度说,他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情育如何展开的问题。但是,晚期的王国维回归了传统,认同了优美;梁启超也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游移不定: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国现代情感本体的问题虽然已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