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juren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推位置,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应该从实际角度出发,做好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本文就以此为基础对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生物教学;生物素养
  一、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已逐步成为教学的重要导向。生物学科主要涵盖了把握生命的概念,并且利用生物学的观念渗透这些概念;合理规划教育的方法和探究性的活动,在实验活动中提升能力;渗透科学的精神,增强对生物学科本质的理解。教师不能孤立地落实每一项内容,而要进行多维组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断渗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指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理解相关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与批判性思维品质,具备尊重事实、理性思维的精神,理解科学的本质,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逐步形成的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最基本知识与技能。它是国家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和教育目标制定的根本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综合体现。
  三、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 重视课本中的经典实验,养成科学思维
  课本中介绍了生物科学史上许多经典实验,实验中的每一个探究歷程都彰显着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思维,结合科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时代背景、研究方法,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过程,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例如“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预实验”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一步一步摸索的艰辛和进行实验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实验过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二)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例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结合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关于遗传病的实例,以此作为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基础,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讲述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跟视频中的实例一一对应,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生活中所见的遗传病例子。高中生物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将课本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部分,不仅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有效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 重视实验教学,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由于实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实验中既动手又动脑,会在动手过程中逐步深入地理解抽象的生物概念,提高探究能力。例如,在“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中,理解内环境的核心概念是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并且这一概念的建构能够帮助学生把握生命活动的本质,明确进行系统分析的途径,增强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这节课最大的难点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形象的结构。笔者尝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入本课内容,指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和水相关的常识,从而引出体液的概念。接着笔者分小组让学生汇报课前做“单细胞的生活环境”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学生通过探讨得出了单细胞生物离不了液体的生活环境,并且需要有适合的酸碱度、温度等。究其原因,细胞只有在合适的液体中才能得到生存必需的氧气和养料,所产生的废物也会直接排到水中。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把握了单细胞的生存环境的特点,增强了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四) 提出探究性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科学探究思维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的要求之一,在进行高中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生物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探究思维的发展,从而逐步实现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发展。《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主要介绍了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等一系列相关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要向学生渗透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蛋白质的生物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那么氨基酸是什么样的化合物呢?它们又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呢?”“在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当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它们的区别又是什么?”等问题,激发学生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在进行上述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思维的发展,更好地完成《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的学习。
  (五)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良好社会责任意识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通常是指学生基于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参与个体或群体事件的讨论,进而做出科学解释和合理判断,从而尝试解决问题的素质与担当,其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挖潜教材中蕴含社会责任感的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和加工,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爱自然户外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自觉树立起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良好意识。又如,通过学习正确的艾滋病知识,不仅使自己不再恐惧艾滋病,而且还可以向他人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四、 结语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及在教学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说明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说明核心素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放在首位,通过生物知识的传授、实验活动的开展,不断摸索出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式,进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晓花.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17(8):129.
  [2]王君亮.例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7(48):165.
  [3]许庆英.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51):178.
  作者简介:
  朱艳,辽宁省本溪市,辽宁省本溪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论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之美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使学生的心灵变得美好。  关键词:数学;美;简洁;形象;对称;悬念;实用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经多次指出,“数学是美的。”数学源自于生活,同时也作用于生活,所以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
因为它的优点, Morphing 翅膀在电梯在飞机技术开发吸引了许多研究注意和努力起草比率和飞行性能。Morphing 翅膀技术联合电梯,控制出现进一个无缝的翅膀并且和内部控制系统集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概念课、计算课、应用题和几何课。几乎每个新知识阶层的起始启蒙,学生必须想办法先弄明白与数学概念相关的基本问题。这些概念是很重要的,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它们彼此相关,也深刻影响着其他基本数学的学习,因此,数学概念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生的教育质量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策略  一、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摘要:在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游戏的方法能够避免教学的枯燥陈旧,缓解学生的压力,增强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进入文化知识的学习。本文旨在运用游戏教学法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有效探析。  关键词:游戏;高中体育教育;渗透与尝试  高中体育教育采用游戏的教育方法能够同时具备游戏与体育两大特点,将游戏完美地融入体育的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