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特色农业品牌培育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gld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指出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近年来,彭水特色农业快速发展,但在特色农业品牌培育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从彭水县特色农业品牌培育问题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彭水县品牌培育的具体建议,加快产业升级,助推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
  关键词:彭水县;特色;品牌培育
  一、 彭水县农产品牌建设发展现状
  彭水县把农业品牌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来抓,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形成了一批农业品牌。在2017年全县从农业系统申报的 “三品一标”总数达17个(无公害10个,绿色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
  其中,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2个,续报4个,均已获得相应的证书。另外3家企业4个产品(彭水紫苏油、彭水苏麻、“郁山”晶丝苕粉、彭水香椿)参加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申报和评选工作,最终彭水苏麻和彭水香椿2个产品被成功评选为2017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二、 彭水县特色农业品牌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 品牌意识仍处于较低水平
  虽然近年来,彭水县特色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品牌建设起步较迟、基础较弱、认识上有差距,使得彭水县特色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步伐不快,品牌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一些生产企业对品牌培育创建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成为自觉行动;一些已经得牌的企业对如何用好品牌,挖掘品牌的深刻内涵,提高品牌形象进而打造知名品牌,缺乏战略眼光和谋略,将商标束之高阁。
  (二) 缺少品牌化的生产经营方式
  多数农副产品生产规模较小、产量低,缺少相对稳定的产量和供应能力,适应不了市场的需求,品牌产品占有率和销售率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还处于发展阶段,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多数从事初级或半成品加工,结构功能单一、产业链不长、关联度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数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尚有距离;还有一些经营企业没有自己的基地,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存在品牌与基地脱节现象。
  (三) 保障力度有待加强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创建、培育、扶持农业品牌的政策还不够稳定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县级层面还未正式出台对企业获得“三品一标”的奖励补助政策,与周边区县还存在差距,不能很好地调动企业申报的积极性。二是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高科技产品更少,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传统优势的农产品及加工方式挖掘研究不够。三是土地制约明显。农村土地分散到千家万户,难以有效整合,不利于农产品基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四是认证服务体系不健全。县级现有的品牌认证服务团队体系不健全,专业程度低,人员配备不齐,流动性大,难以形成稳定而专业的认证服务体系,无法对企业的申报工作进行持续专业的指导及申报进度的跟踪。
  (四) 农产品的质量监管手段相对单一
  一些传统的名优农产品由于生产经营者的短期行为,滥用生产辅助材料,导致质量下降;农产品自身的贮藏、保鲜等问题尚未破解,影响到产品的传统声誉和长远发展。农产品质量的监管缺位和手段单一,为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 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培育的几点建议
  (一) 加大特色农业品牌培育力度
  制定特色农业品牌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紧紧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统筹制定本地区农业品牌培育发展规划,引导支持企业培育、创建和整合品牌,坚决防止品牌杂乱和无序竞争。以确保产品质量为关键,挑选有实力的企业进一步重点培育扶持,分年度、按计划、有步骤地培育發展农业品牌。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把握层次,梯次推进,加快形成“培育一批、提升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 的品牌发展良好局面。
  (二) 突出农业品牌建设重点
  结合彭水县农业发展现状,按照先培育、后认定的原则,以创建名、精、优、新农业品牌为战略方向,以 “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农业名牌产品”“重庆著名商标”“重庆名牌产品”“重庆农业名牌产品”为建设重点,着力打造一批事关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品牌。
  (三) 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工作
  按照“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彭水县推进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措施,运用商标战略促进农业品牌快速发展。坚持“同一区域、同一产业、同一品牌、同一商标”的导向,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营销大户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增强商标意识,开展商标注册。加强业务辅导,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根据自身规模以及品牌建设所处阶段,制定农业品牌创建方案,创建不同层级的品牌。
  切实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的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
  (四) 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
  一是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树立“质量为本、以质取胜”理念,把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与农业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以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示范县建设,推进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二是积极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围绕市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与农业品牌建设相结合,依靠品质打造品牌。
  参考文献:
  [1]姚宁,杨旭明.论安化黑茶品牌的打造[J].经济研究导刊,2012,(4):232-233.
  [2]胡晓云.“品牌”定义新论[J].品牌研究,2016,02.
  作者简介:
  范朝华,重庆市,重庆市彭水县委党校。
其他文献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玩、好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拟人化的动物插图、竞赛性的练习,有趣的数学情境等,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小学低年级数学
摘要:企业金融会计业务领域中存在风险,根据企业金融会计处理方式,可分为表内会计处理风险和表外会计处理风险两种。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因素和原因,提出了几点防控建议。  关键词: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因素;防控建议  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的时代压力变得更大,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机构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有效采取措施规避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波动溢出效应是指一个金融市场的波动不仅受到本身历史波动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可能会受到其他市场波动程度的制约。金融危机的发生,破坏了市场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使市场之间的
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息息相关。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早期的经济学家试图从各个角度阐述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尽管对金融发展
威尔·金里卡是西方国家较早研究少数群体权利思想的典型代表。他结合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理论和实践,修正和发展了传统自由主义思想。金里卡阐述了少数群体权利的内涵,讨论了
自从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社——1844年12月24日的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在英国诞生以来,世界合作社事业已经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多的春秋,各种类型的合作社也已遍布于全球16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