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个好朋友是某知名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博士生,读书期间日渐憔悴,原来每天陪导师、替导师站台操刀连轴转,实在辛苦不说,心理压力也是不能承受之重,生怕刀下没留神吃不了兜着走。所以,11月4日,当我看到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北大第一医院实习医生治死熊卓为教授的黑幕时,我没有太吃惊。
这条新闻的“看点”倒在于,针尖遇到了麦芒、专家顶上了专家,实习医生恰恰医死了医学教授,高手过招,因而得以把层层医疗黑幕揭了个底朝天。如果换作普通老百姓,北大医院权威的一句“病人死于术后并发症肺栓塞,跟学生行医没有直接关系,医院对此无需承担责任”,就掩过真相。气急了法院见,外行告内行,打官司胜算能有几何?
只可惜,这几个实习的“菜鸟”撞在了枪口上,公众也得以从门缝里窥见了无证行医、粗暴抢救、混乱用药、篡改病历、包庇责任等等整条“医疗腐败流水线”。
大牌名医去哪了呢?一是名医“奇货可居”,中国病人这么多,而名医就那几个并且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二是名医“日理万机”,既要忙接诊,还要忙教学,还有很多科研项目、出国交流,更有利润极高的走穴、办诊所、接私活。那么北大医院里的常规医疗,自然大多是一帮“学生军”临阵磨枪。
北大医院是一所“教学类医院”,也就是说,北大医院既是普通三甲医院,也是一所培养后备医生的大学。名医没空学生上,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哪管什么行医执照、处方权,北大医院“学生军”唱主角也是教育腐败的一个怪胎。
与其说,熊教授之死是医疗腐败之祸,不如说,熊教授的意外死亡是缘于“医疗腐败”和“教育腐败”的“交叉感染”。人们常提到“医患矛盾”,如今冒出了“医医矛盾”,腐败的病根子不除,个个可能被感染,人人都不会有安全感。
(摘自钱江晚报)
                        
                    
                            
                        这条新闻的“看点”倒在于,针尖遇到了麦芒、专家顶上了专家,实习医生恰恰医死了医学教授,高手过招,因而得以把层层医疗黑幕揭了个底朝天。如果换作普通老百姓,北大医院权威的一句“病人死于术后并发症肺栓塞,跟学生行医没有直接关系,医院对此无需承担责任”,就掩过真相。气急了法院见,外行告内行,打官司胜算能有几何?
只可惜,这几个实习的“菜鸟”撞在了枪口上,公众也得以从门缝里窥见了无证行医、粗暴抢救、混乱用药、篡改病历、包庇责任等等整条“医疗腐败流水线”。
大牌名医去哪了呢?一是名医“奇货可居”,中国病人这么多,而名医就那几个并且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二是名医“日理万机”,既要忙接诊,还要忙教学,还有很多科研项目、出国交流,更有利润极高的走穴、办诊所、接私活。那么北大医院里的常规医疗,自然大多是一帮“学生军”临阵磨枪。
北大医院是一所“教学类医院”,也就是说,北大医院既是普通三甲医院,也是一所培养后备医生的大学。名医没空学生上,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哪管什么行医执照、处方权,北大医院“学生军”唱主角也是教育腐败的一个怪胎。
与其说,熊教授之死是医疗腐败之祸,不如说,熊教授的意外死亡是缘于“医疗腐败”和“教育腐败”的“交叉感染”。人们常提到“医患矛盾”,如今冒出了“医医矛盾”,腐败的病根子不除,个个可能被感染,人人都不会有安全感。
(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