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老年夫妇。丈夫患上绝病。无钱治疗只能等死。不想凭空跑来一个儿子,拿出上万元钱为他治病,就在即将登上手术台前一天。这位幸运的父亲说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欲哭无泪
今年63岁的杨宏远和妻子朱玉秀都是河南省光山县羽绒加工厂的老职工,1992年厂子经营不善倒闭后,他和妻子一直靠在县城内摆水果摊儿艰难维持生活。2003年8月23日。杨宏远骑着三轮车去果品市场进货,途中突然咯血。到光山县人民医院检查,竟然是胃癌晚期!主治大夫毛东林对朱玉秀说:“赶紧治疗,说不定还能活个三五年;如果不治疗,顶多半年的活头!”
杨宏远很快便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不愿再住院“烧钱”,要出院等死。朱玉秀坚决不从:“我就不相信这世上有治不好的病,就是砸锅卖铁。上街讨饭,我也要治好你的病!”
杨宏远和朱玉秀生有一儿一女。儿子杨志立在山西煤矿当矿工,女儿女婿做生意赔了几十万外出逃债3年至今未归。朱玉秀和丈夫摆水果摊儿也就够维持生计。还要补贴儿子一家,基本上没有什么积蓄。朱玉秀只好把厂里分的两间房子和家里能值点钱的东西都变卖了。重新租了一间不到10平米的窝棚栖身。
半年的治疗。让杨宏远的病情稍稍得到了控制。医生说,他需要继续化疗。但家里已穷得拿不出治疗费,杨宏远不得不出院,和妻子一起继续摆水果摊维持生计。
2005年6月,杨宏远又开始咯血,此时病灶已经开始转移和扩散。大夫建议他立即做肿瘤切除手术。否则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手术费需要六七万元,到哪儿弄这么多钱呢?朱玉秀欲哭无泪。
失子回归
2005年10月23日下午,朱玉秀正守着水果摊卖水果,突然,有一个三四十岁模样的男子走了过来,操着一口外地口音问她:“请问您是朱玉秀吗?”朱玉秀点点头。这个男子一下子眼泪汪汪地上前紧握住她的手,哽咽着说:“找到了,我总算找到了!妈妈,你叫我找得好苦啊……”
一个陌生的男子叫自己妈妈,朱玉秀一下子懵了。待这名男子稳定了情绪,道出原委后,朱玉秀才猛醒过来。来人叫黄良文,家住郑州。他从小就听人说自己是养父花钱买来的。长大后,他有了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但是每次他向养父询问亲生父母的情况,养父总是支支吾吾。所以身世之谜一直在心底困扰着他。两年前养父去世了,去世前老人向他道出了真相:他是养父几经辗转从别人手里抱养的,养父只隐约知道他的老家在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朱畈村,好像父亲姓杨,母亲姓朱。父亲去世时,黄良文和妻子邱静芝在郑州银基商贸城附近开了一家服装店。因忙于生意未能立即专程赶往光山县寻亲。现在生意稳定了,他们雇了几位店员,他让妻子在家照看生意,自己抽出时间出来寻亲。10月21日。他来到光山县,找到了文殊乡朱畈村,到处打听,得知在这个年龄段上丈夫姓杨、妻子姓朱的只有一家,就是杨宏远和朱玉秀夫妇,而他们也确实丢过一个孩子。但是他们已经在20多年前就被招工到县城去了。听到这些信息,黄良文别提有多激动了。他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里,到原来的羽绒加工厂处打听。几经辗转,终于问到了老夫妇俩的下落……
黄良文的话把朱玉秀带回到尘封已久的往事之中。那是1968年的春天,她和丈夫带着两岁的儿子红卫去邻乡赶一个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她和丈夫很快就走散了。后来她去上厕所,就把红卫放在厕所门口。等她从厕所出来时。红卫不见了!她发疯一般在人群中四处寻找,但一直到傍晚人都散尽了。也不见红卫的影子。事后,她和杨宏远到处打听,也没有打听到儿子的任何消息……此后十年内,她不知道多少次在梦里见到儿子,醒来后泪湿枕巾。37年后,儿子竟奇迹般的出现在她眼前。她觉得自己就像是在梦里。她忍不住一把抱住黄良文,母子俩抱头痛哭……
朱玉秀把黄良文带回到出租屋。黄良文见到杨宏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认认真真磕了3个响头,算是行了认亲礼。当他得知杨宏远的病情后,他当即心痛地拉着杨宏远瘦骨嶙峋的手,提出让二老跟他去郑州。在郑州为父亲治病。杨宏远老泪纵横地说:“孩子,爸爸也没对你尽到抚养责任,哪能要你花钱给爸爸治病啊……见到了你。爸爸就死而无憾了……”
尽管黄良文再三提出让父亲去郑州治病,但杨宏远和妻子觉得自己去了给儿媳妇添麻烦。而且大城市就医费用昂贵。死活不肯答应。黄良文无奈。只好给妻子邱静芝打电话说明情况,请求留下来照顾父亲一段时间。丈夫找到了失散几十年的双亲。通情达理的邱静芝非常高兴。立即满口答应:“你只管安心在家照顾父亲。生意上的事就别操心了,要是需要钱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汇!”
黄良文安排父亲住进了县医院,跑前跑后地带着他进行全面检查。并重新租下了一套条件较好的三室一厅的房子给老两口住。他每天都去菜市场采购。亲自下厨房做出可口的饭菜,然后送到医院让父母享用。天天给父亲打洗脸、洗脚水,帮杨宏远洗脸洗脚。吃了一辈子苦的老两口哪享过这福,杨宏远流着眼泪对妻子感叹:“这样享受几天,我死也值了!”
然而好景不长。认亲后的第四天,杨宏远看着一直守在自己病床前的黄良文,不知怎么心里突然一动:儿子的容貌怎么看起来跟自己和妻子都不像啊?他记得,儿子小时候邻居都说长得很像自己啊!这样一想,他越来越感到怀疑。难道是认错了。不可能啊,村里确实只有他丢过孩子。而且年龄和姓氏都对得上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午黄良文回去做饭的时候,他趁机把妻子叫到病房外面的走廊上。悄悄对她说出了自己的疑虑。朱玉秀听了也有些怀疑了。想了半天,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甄别的方法:“我记得儿子的后背上有一小块胎记,回头看看良文身上有没有。不就知道了。”这一说,杨宏远也想起来了:红卫背上确实有大约1/3个巴掌那么大的紫红色的胎记。此时,他的心里反而十分忐忑:万一良文背上没有胎记,自己该怎么办,这么好的孩子,他真是舍不得啊!朱玉秀心里更是紧张:好不容易儿子上门认亲。丈夫有了救命稻草。万一真的确定认错了,那可怎么办?这事一定不能让良文知道。于是她想出个主意,去街上给黄良文买了一件衬衣带回病房。吃完午饭后。她对黄良文说:“妈也没什么给你做见面礼的。刚刚给你买了一件衬衣。你换上试试合不合身。”在她的坚持下,黄良文便顺从地脱掉了西服,开始解衬衣扣子。这时候,朱玉秀和杨宏远都紧张得透不过气来,不敢看儿子的背。但是。当黄良文脱下衬衣的时候,夫妻俩还是看到了令他们绝望的一幕:良文的背上没有任何胎记!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是他们的儿子。俩人一时如万箭穿心。双双流出了伤心的泪水。黄良文见状忙关切地问:“爸、妈。你们咋了?不舒服吗?”夫妇俩赶紧强装笑颜:“没事,没事……”
病床上的杨宏远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着一个问题:黄良文既然不是自己的孩子,那还能是谁的孩子呢?终于。他想起来了:良文是村子里已经过世近30 年的老光棍杨宏运的儿子!杨宏运是个孤儿,因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娶不着媳妇一直打光棍,后来一个名叫朱巧英的疯女子流落到村里,杨宏运便将她收留了。1年后朱巧英生了个儿子。取名叫爱国。孩子长到1岁多时,疯女子因被疯狗咬伤得了狂犬病死去。几个月后,大概就在红卫丢失的前后,杨宏运便把爱国抱走不知送到哪儿去了。几年后他因病死去,很快别人就把不务正业的他和这段往事忘得一干二净。杨宏远不禁心里一阵颤抖:良文的亲生父母都已不在了,只要他们夫妻俩不说出真相,谁也不会知道。可这不等于在欺骗良文吗,自己良心上怎么过得去!内心的煎熬让他痛苦不堪……
此时,朱玉秀跟丈夫一样,也想起了已经死去的杨宏运和疯女子朱巧英。和丈夫不同的是。她的心里反倒平静下来:良文的亲生父母都已过世多年,谁都不会再想到这些旧事了,只要他们夫妇俩不说出来,谁都不会知道这个秘密的。他们完全可以瞒着良文。继续充当他的父母,而良文也会继续为他心目中的父亲治病。无论如何。都不能此时将真相告诉给良文。
趁良文回家做晚饭的时候。朱玉秀对丈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杨宏远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咱们这样做,怎么对得起良心啊!我看还是跟孩子明说了吧。”朱玉秀知道丈夫个性忠厚耿直,但为了救丈夫的命,此时自己必须坚定意志。于是她泪水涟涟地对老伴儿说:“你好不容易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再放弃了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你要是真走了我怎么办?你就真忍心丢下我一个孤零零的老婆子吗!你真要走。就让我先死在你前面吧……”面对痛不欲生的妻子,杨宏远心软了:是啊,妻子也60多岁了。自己活着。好歹能给她点温暖;自己能多陪妻子一天,就多陪她一天吧!
堂堂正正
杨宏远在医院进行了半个多月的治疗后。11月中旬。毛东林大夫对黄良文说:“你父亲现在的身体状况基本上能做手术了,你赶紧筹款吧!’,于是黄良文跟杨宏远和朱玉秀商量起做手术的事情。杨宏远一想到黄良文跟自己原本非亲非故。能为自己进行保守治疗就不错了。哪能让他拿出几万元来帮自己做手术,便说:“良文。你们两口子挣钱也不容易。一下子拿这么多钱给我做手术,你爱人会怎么想?你的心意我领了,这个手术说什么我也不做。”朱玉秀理解丈夫的心思。也没有反对。黄良文却微笑着劝慰:“爸。你放心吧,你儿媳妇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虽然我们的服装店挣钱不多。但作为儿子。我就是借钱也要为你治病……”
尽管遭到了杨宏远夫妇的强烈反对。黄良文还是给妻子打去电话,让她汇过来3万多元钱。提前交上了手术费和住院押金。医院将杨宏远的手术安排在12月6日进行。手术前夕,黄良文守候在杨宏远病房内。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这让杨宏远心里充满了内疚和不安。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骗子和罪人。黄良文越对他好,他心里的愧疚和罪恶感就越强烈……
眼见着手术的日期越来越近。杨宏远内心斗争得也越来越激烈。12月3日中午午休时。迷迷糊糊中他发现自己被一大群人围着,人们用手指戳到他脸上骂他:“骗子。该死的骗子!”这时。黄良文突然出现在面前。手持着大棒向他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骗子,你还我的钱。还我的钱!……”杨宏远一个激灵醒过来。感觉背上冰凉凉的。冷汗已经将床单湿透了。他挣扎着爬起来,将趴在他床边上假寐的黄良文惊醒了。黄良文见他满头大汗,立即关切地问:“爸。你咋了。出这么多汗?”随即掏出纸巾轻轻地为杨宏远擦汗。看着他那关切的眼神,杨宏远的心不禁一阵颤抖。他缓缓闭上了眼睛。一辈子都堂堂正正,没有做过亏心事。今天我是怎么了?不能再这样继续错下去了!他终于咬牙作出了艰难的抉择:把真相告诉良文!
此时。朱玉秀并不在医院,这是最好的说明时机。杨宏远睁开眼睛。缓缓吐了一口气。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脱口而出:“良文。我不是你爸爸!……”黄良文惊异地看着他:“爸爸,你说什么呢?”杨宏远艰难地说:“对不起。我早应该告诉你了。我们确实不是你的父母。你根本不用花钱来给我治病的……”
黄良文惊诧地听完了杨宏远的解释。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两行痛苦的泪水无声地滑下他的面颊,他默默地起身走出了病房。原以为找到了亲生父母的他,曾经是多么激动和幸福,但是现在。那遥远的死去的父母的故事让他感到无比的悲怆和失落。他真的希望没有这样一段故事。他可以继续尽一个作儿子的孝心……而且。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有一个那么可怜的母亲和一个那么不负责任的父亲。这些。都太让他伤心了。黄良文来到医院后面的小花园内,趴在石桌上痛哭失声……
黄良文没有恨两位老人,他理解他们的苦衷。他觉得,杨宏远在手术前夕将真相告诉了他,老人的忠厚与善良是可敬的。他决定将已经存入医院的几万元手术费继续留给杨宏远。自己先去找找父母的坟墓,给死去的父母烧些纸钱。然后返回郑州。下定决心后,他又回到了病房,准备向杨宏远夫妇告别。
此时。朱玉秀也来到了病房。她一见到黄良文,“扑通”一声就跪在他面前,泣不成声地说:“孩子,对不起。这都是我起的私心,跟你叔叔没啥关系。要恨就恨我吧……”黄良文上前将她搀扶起来:“婶婶,快起来。你们谁也没有错。我谁也不恨……”随后他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朱玉秀和杨宏远不禁感激涕零:“孩子。我们对不起你,你为什么还要对我们这么好啊?”
黄良文的做法让杨宏远夫妇满怀愧疚,杨宏远经过考虑之后,决定取消手术。把医院账上的钱要回来。还给黄良文,并说服了妻子。于是。朱玉秀找到了毛东林大夫说明了想法。毛东林大夫劝说无果。便答应了他们。
听说黄良文要去给父母上坟。朱玉秀无论如何也要陪着他一起去。12月4日上午。朱玉秀陪着黄良文一起找到了杨宏运和朱巧英的坟墓。黄良文给死去的父母烧完纸钱后。下午他们又返回县城。随后。朱玉秀从医院的财务上领到了退回来的3万多元押金。她害怕当面交给黄良文时他不接受。便在替他收拾东西时塞到了他旅行包里。
当天下午7点,黄良文坐直达郑州的长途大巴回到了家中。12月5日。邱静芝在替丈夫收拾衣服时,发现了旅行包内的3万多元现金。黄良文这才意识到杨宏远夫妇是把手术押金给要回来了。于是便把自己寻亲的经历原原本本告诉了妻子。两人商量该怎么办。邱静芝听了丈夫的讲述。也不禁为杨宏远夫妇的不幸遭遇唏嘘不已,说:“这两位老人倒是挺可敬的,要真是你的亲生父母就好了!帮人帮到底。要是这几万元能救老人的命。咱做的也值了。要不你还把钱送回去吧。看着老人把手术做了。”黄良文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12月6日。在开往光山的长途车上,黄良文陷入了沉思之中。在杨宏远夫妇身边的这些日子,他真正感受到了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受到了和亲生父母在一起的那种幸福,既然现在亲生父母都去世了,为什么不能把杨宏远夫妇认作父母呢?也算是了自己寻亲的夙愿……他于是给妻子打电话商量。邱静芝毫不犹豫地说:“只要你愿意,我没有什么不同意的!”
当天下午,黄良文来到了医院。面对突然出现的他,杨宏远夫妇简直傻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黄良文端端正正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眼含着热泪说:“叔、婶,我是个没父没母的苦孩子,现在既然认了你们做父母。我就要为你们养老送终!”说完认认真真磕了3个头。杨宏远夫妇急忙抢着扶他起来:“快起来,孩子。这真是老天可怜我们啊,让我们老两口捡了你这么个好儿子……”
杨宏远的手术重新定于12月9日举行。当天下午3点。在进手术室之前。黄良文不断安慰有些紧张的杨宏远夫妇:“爸,你好福气,手术一定会非常成功的!等你手术康复了,明年春天我带你和妈去北戴河旅游去。妈。你说好不好?”杨宏远夫妇露出开心的笑容。
手术由光山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黄新大夫亲自主刀。进行得非常成功。尽管杨宏远的整个胃部被切除掉了2/3。但是后期的恢复很好,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后出院。在这期间。黄良文没有回郑州家中,一直待在医院里照顾他。期间。邱静芝也抽空来到光山探视公婆。
2006年3月和9月间,黄良文夫妇先后两次将杨宏远夫妇接到郑州各住了一个多月时间。“五·一”期间,他们还带杨宏远夫妇一起去北戴河旅游,从没出过远门的杨宏远夫妇玩得十分开心。杨宏远夫妇回去后,黄良文又定期为他们寄去生活费和医疗费,并时常购买营养保健品寄给父亲,以增强其体质和免疫力。尽管如此。2006年12月份。经检查发现杨宏远的癌细胞还是向全身扩散了。黄良文不但积极地支持父亲进行治疗,更不断地从精神上鼓励杨宏远和病魔作斗争。2007年春节前夕。黄良文夫妇本想将二位老人接到郑州过年,但由于杨宏远现在的病情不宜长途跋涉,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尽管目前癌细胞已经扩散了,杨宏远的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在接受采访时,杨宏远自豪地说:“要不是天上掉下来个好儿子。我还不知道咋样呢!为了他,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责编:弘 微)
欲哭无泪
今年63岁的杨宏远和妻子朱玉秀都是河南省光山县羽绒加工厂的老职工,1992年厂子经营不善倒闭后,他和妻子一直靠在县城内摆水果摊儿艰难维持生活。2003年8月23日。杨宏远骑着三轮车去果品市场进货,途中突然咯血。到光山县人民医院检查,竟然是胃癌晚期!主治大夫毛东林对朱玉秀说:“赶紧治疗,说不定还能活个三五年;如果不治疗,顶多半年的活头!”
杨宏远很快便知道了自己的病情,不愿再住院“烧钱”,要出院等死。朱玉秀坚决不从:“我就不相信这世上有治不好的病,就是砸锅卖铁。上街讨饭,我也要治好你的病!”
杨宏远和朱玉秀生有一儿一女。儿子杨志立在山西煤矿当矿工,女儿女婿做生意赔了几十万外出逃债3年至今未归。朱玉秀和丈夫摆水果摊儿也就够维持生计。还要补贴儿子一家,基本上没有什么积蓄。朱玉秀只好把厂里分的两间房子和家里能值点钱的东西都变卖了。重新租了一间不到10平米的窝棚栖身。
半年的治疗。让杨宏远的病情稍稍得到了控制。医生说,他需要继续化疗。但家里已穷得拿不出治疗费,杨宏远不得不出院,和妻子一起继续摆水果摊维持生计。
2005年6月,杨宏远又开始咯血,此时病灶已经开始转移和扩散。大夫建议他立即做肿瘤切除手术。否则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是,手术费需要六七万元,到哪儿弄这么多钱呢?朱玉秀欲哭无泪。
失子回归
2005年10月23日下午,朱玉秀正守着水果摊卖水果,突然,有一个三四十岁模样的男子走了过来,操着一口外地口音问她:“请问您是朱玉秀吗?”朱玉秀点点头。这个男子一下子眼泪汪汪地上前紧握住她的手,哽咽着说:“找到了,我总算找到了!妈妈,你叫我找得好苦啊……”
一个陌生的男子叫自己妈妈,朱玉秀一下子懵了。待这名男子稳定了情绪,道出原委后,朱玉秀才猛醒过来。来人叫黄良文,家住郑州。他从小就听人说自己是养父花钱买来的。长大后,他有了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但是每次他向养父询问亲生父母的情况,养父总是支支吾吾。所以身世之谜一直在心底困扰着他。两年前养父去世了,去世前老人向他道出了真相:他是养父几经辗转从别人手里抱养的,养父只隐约知道他的老家在河南省光山县文殊乡朱畈村,好像父亲姓杨,母亲姓朱。父亲去世时,黄良文和妻子邱静芝在郑州银基商贸城附近开了一家服装店。因忙于生意未能立即专程赶往光山县寻亲。现在生意稳定了,他们雇了几位店员,他让妻子在家照看生意,自己抽出时间出来寻亲。10月21日。他来到光山县,找到了文殊乡朱畈村,到处打听,得知在这个年龄段上丈夫姓杨、妻子姓朱的只有一家,就是杨宏远和朱玉秀夫妇,而他们也确实丢过一个孩子。但是他们已经在20多年前就被招工到县城去了。听到这些信息,黄良文别提有多激动了。他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里,到原来的羽绒加工厂处打听。几经辗转,终于问到了老夫妇俩的下落……
黄良文的话把朱玉秀带回到尘封已久的往事之中。那是1968年的春天,她和丈夫带着两岁的儿子红卫去邻乡赶一个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她和丈夫很快就走散了。后来她去上厕所,就把红卫放在厕所门口。等她从厕所出来时。红卫不见了!她发疯一般在人群中四处寻找,但一直到傍晚人都散尽了。也不见红卫的影子。事后,她和杨宏远到处打听,也没有打听到儿子的任何消息……此后十年内,她不知道多少次在梦里见到儿子,醒来后泪湿枕巾。37年后,儿子竟奇迹般的出现在她眼前。她觉得自己就像是在梦里。她忍不住一把抱住黄良文,母子俩抱头痛哭……
朱玉秀把黄良文带回到出租屋。黄良文见到杨宏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认认真真磕了3个响头,算是行了认亲礼。当他得知杨宏远的病情后,他当即心痛地拉着杨宏远瘦骨嶙峋的手,提出让二老跟他去郑州。在郑州为父亲治病。杨宏远老泪纵横地说:“孩子,爸爸也没对你尽到抚养责任,哪能要你花钱给爸爸治病啊……见到了你。爸爸就死而无憾了……”
尽管黄良文再三提出让父亲去郑州治病,但杨宏远和妻子觉得自己去了给儿媳妇添麻烦。而且大城市就医费用昂贵。死活不肯答应。黄良文无奈。只好给妻子邱静芝打电话说明情况,请求留下来照顾父亲一段时间。丈夫找到了失散几十年的双亲。通情达理的邱静芝非常高兴。立即满口答应:“你只管安心在家照顾父亲。生意上的事就别操心了,要是需要钱就给我打电话,我给你汇!”
黄良文安排父亲住进了县医院,跑前跑后地带着他进行全面检查。并重新租下了一套条件较好的三室一厅的房子给老两口住。他每天都去菜市场采购。亲自下厨房做出可口的饭菜,然后送到医院让父母享用。天天给父亲打洗脸、洗脚水,帮杨宏远洗脸洗脚。吃了一辈子苦的老两口哪享过这福,杨宏远流着眼泪对妻子感叹:“这样享受几天,我死也值了!”
然而好景不长。认亲后的第四天,杨宏远看着一直守在自己病床前的黄良文,不知怎么心里突然一动:儿子的容貌怎么看起来跟自己和妻子都不像啊?他记得,儿子小时候邻居都说长得很像自己啊!这样一想,他越来越感到怀疑。难道是认错了。不可能啊,村里确实只有他丢过孩子。而且年龄和姓氏都对得上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午黄良文回去做饭的时候,他趁机把妻子叫到病房外面的走廊上。悄悄对她说出了自己的疑虑。朱玉秀听了也有些怀疑了。想了半天,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甄别的方法:“我记得儿子的后背上有一小块胎记,回头看看良文身上有没有。不就知道了。”这一说,杨宏远也想起来了:红卫背上确实有大约1/3个巴掌那么大的紫红色的胎记。此时,他的心里反而十分忐忑:万一良文背上没有胎记,自己该怎么办,这么好的孩子,他真是舍不得啊!朱玉秀心里更是紧张:好不容易儿子上门认亲。丈夫有了救命稻草。万一真的确定认错了,那可怎么办?这事一定不能让良文知道。于是她想出个主意,去街上给黄良文买了一件衬衣带回病房。吃完午饭后。她对黄良文说:“妈也没什么给你做见面礼的。刚刚给你买了一件衬衣。你换上试试合不合身。”在她的坚持下,黄良文便顺从地脱掉了西服,开始解衬衣扣子。这时候,朱玉秀和杨宏远都紧张得透不过气来,不敢看儿子的背。但是。当黄良文脱下衬衣的时候,夫妻俩还是看到了令他们绝望的一幕:良文的背上没有任何胎记!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是他们的儿子。俩人一时如万箭穿心。双双流出了伤心的泪水。黄良文见状忙关切地问:“爸、妈。你们咋了?不舒服吗?”夫妇俩赶紧强装笑颜:“没事,没事……”
病床上的杨宏远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地想着一个问题:黄良文既然不是自己的孩子,那还能是谁的孩子呢?终于。他想起来了:良文是村子里已经过世近30 年的老光棍杨宏运的儿子!杨宏运是个孤儿,因为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娶不着媳妇一直打光棍,后来一个名叫朱巧英的疯女子流落到村里,杨宏运便将她收留了。1年后朱巧英生了个儿子。取名叫爱国。孩子长到1岁多时,疯女子因被疯狗咬伤得了狂犬病死去。几个月后,大概就在红卫丢失的前后,杨宏运便把爱国抱走不知送到哪儿去了。几年后他因病死去,很快别人就把不务正业的他和这段往事忘得一干二净。杨宏远不禁心里一阵颤抖:良文的亲生父母都已不在了,只要他们夫妻俩不说出真相,谁也不会知道。可这不等于在欺骗良文吗,自己良心上怎么过得去!内心的煎熬让他痛苦不堪……
此时,朱玉秀跟丈夫一样,也想起了已经死去的杨宏运和疯女子朱巧英。和丈夫不同的是。她的心里反倒平静下来:良文的亲生父母都已过世多年,谁都不会再想到这些旧事了,只要他们夫妇俩不说出来,谁都不会知道这个秘密的。他们完全可以瞒着良文。继续充当他的父母,而良文也会继续为他心目中的父亲治病。无论如何。都不能此时将真相告诉给良文。
趁良文回家做晚饭的时候。朱玉秀对丈夫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杨宏远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咱们这样做,怎么对得起良心啊!我看还是跟孩子明说了吧。”朱玉秀知道丈夫个性忠厚耿直,但为了救丈夫的命,此时自己必须坚定意志。于是她泪水涟涟地对老伴儿说:“你好不容易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再放弃了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你要是真走了我怎么办?你就真忍心丢下我一个孤零零的老婆子吗!你真要走。就让我先死在你前面吧……”面对痛不欲生的妻子,杨宏远心软了:是啊,妻子也60多岁了。自己活着。好歹能给她点温暖;自己能多陪妻子一天,就多陪她一天吧!
堂堂正正
杨宏远在医院进行了半个多月的治疗后。11月中旬。毛东林大夫对黄良文说:“你父亲现在的身体状况基本上能做手术了,你赶紧筹款吧!’,于是黄良文跟杨宏远和朱玉秀商量起做手术的事情。杨宏远一想到黄良文跟自己原本非亲非故。能为自己进行保守治疗就不错了。哪能让他拿出几万元来帮自己做手术,便说:“良文。你们两口子挣钱也不容易。一下子拿这么多钱给我做手术,你爱人会怎么想?你的心意我领了,这个手术说什么我也不做。”朱玉秀理解丈夫的心思。也没有反对。黄良文却微笑着劝慰:“爸。你放心吧,你儿媳妇是个通情达理的人,虽然我们的服装店挣钱不多。但作为儿子。我就是借钱也要为你治病……”
尽管遭到了杨宏远夫妇的强烈反对。黄良文还是给妻子打去电话,让她汇过来3万多元钱。提前交上了手术费和住院押金。医院将杨宏远的手术安排在12月6日进行。手术前夕,黄良文守候在杨宏远病房内。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这让杨宏远心里充满了内疚和不安。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骗子和罪人。黄良文越对他好,他心里的愧疚和罪恶感就越强烈……
眼见着手术的日期越来越近。杨宏远内心斗争得也越来越激烈。12月3日中午午休时。迷迷糊糊中他发现自己被一大群人围着,人们用手指戳到他脸上骂他:“骗子。该死的骗子!”这时。黄良文突然出现在面前。手持着大棒向他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骗子,你还我的钱。还我的钱!……”杨宏远一个激灵醒过来。感觉背上冰凉凉的。冷汗已经将床单湿透了。他挣扎着爬起来,将趴在他床边上假寐的黄良文惊醒了。黄良文见他满头大汗,立即关切地问:“爸。你咋了。出这么多汗?”随即掏出纸巾轻轻地为杨宏远擦汗。看着他那关切的眼神,杨宏远的心不禁一阵颤抖。他缓缓闭上了眼睛。一辈子都堂堂正正,没有做过亏心事。今天我是怎么了?不能再这样继续错下去了!他终于咬牙作出了艰难的抉择:把真相告诉良文!
此时。朱玉秀并不在医院,这是最好的说明时机。杨宏远睁开眼睛。缓缓吐了一口气。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脱口而出:“良文。我不是你爸爸!……”黄良文惊异地看着他:“爸爸,你说什么呢?”杨宏远艰难地说:“对不起。我早应该告诉你了。我们确实不是你的父母。你根本不用花钱来给我治病的……”
黄良文惊诧地听完了杨宏远的解释。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才好。两行痛苦的泪水无声地滑下他的面颊,他默默地起身走出了病房。原以为找到了亲生父母的他,曾经是多么激动和幸福,但是现在。那遥远的死去的父母的故事让他感到无比的悲怆和失落。他真的希望没有这样一段故事。他可以继续尽一个作儿子的孝心……而且。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有一个那么可怜的母亲和一个那么不负责任的父亲。这些。都太让他伤心了。黄良文来到医院后面的小花园内,趴在石桌上痛哭失声……
黄良文没有恨两位老人,他理解他们的苦衷。他觉得,杨宏远在手术前夕将真相告诉了他,老人的忠厚与善良是可敬的。他决定将已经存入医院的几万元手术费继续留给杨宏远。自己先去找找父母的坟墓,给死去的父母烧些纸钱。然后返回郑州。下定决心后,他又回到了病房,准备向杨宏远夫妇告别。
此时。朱玉秀也来到了病房。她一见到黄良文,“扑通”一声就跪在他面前,泣不成声地说:“孩子,对不起。这都是我起的私心,跟你叔叔没啥关系。要恨就恨我吧……”黄良文上前将她搀扶起来:“婶婶,快起来。你们谁也没有错。我谁也不恨……”随后他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朱玉秀和杨宏远不禁感激涕零:“孩子。我们对不起你,你为什么还要对我们这么好啊?”
黄良文的做法让杨宏远夫妇满怀愧疚,杨宏远经过考虑之后,决定取消手术。把医院账上的钱要回来。还给黄良文,并说服了妻子。于是。朱玉秀找到了毛东林大夫说明了想法。毛东林大夫劝说无果。便答应了他们。
听说黄良文要去给父母上坟。朱玉秀无论如何也要陪着他一起去。12月4日上午。朱玉秀陪着黄良文一起找到了杨宏运和朱巧英的坟墓。黄良文给死去的父母烧完纸钱后。下午他们又返回县城。随后。朱玉秀从医院的财务上领到了退回来的3万多元押金。她害怕当面交给黄良文时他不接受。便在替他收拾东西时塞到了他旅行包里。
当天下午7点,黄良文坐直达郑州的长途大巴回到了家中。12月5日。邱静芝在替丈夫收拾衣服时,发现了旅行包内的3万多元现金。黄良文这才意识到杨宏远夫妇是把手术押金给要回来了。于是便把自己寻亲的经历原原本本告诉了妻子。两人商量该怎么办。邱静芝听了丈夫的讲述。也不禁为杨宏远夫妇的不幸遭遇唏嘘不已,说:“这两位老人倒是挺可敬的,要真是你的亲生父母就好了!帮人帮到底。要是这几万元能救老人的命。咱做的也值了。要不你还把钱送回去吧。看着老人把手术做了。”黄良文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
12月6日。在开往光山的长途车上,黄良文陷入了沉思之中。在杨宏远夫妇身边的这些日子,他真正感受到了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受到了和亲生父母在一起的那种幸福,既然现在亲生父母都去世了,为什么不能把杨宏远夫妇认作父母呢?也算是了自己寻亲的夙愿……他于是给妻子打电话商量。邱静芝毫不犹豫地说:“只要你愿意,我没有什么不同意的!”
当天下午,黄良文来到了医院。面对突然出现的他,杨宏远夫妇简直傻了,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黄良文端端正正地跪在两位老人面前,眼含着热泪说:“叔、婶,我是个没父没母的苦孩子,现在既然认了你们做父母。我就要为你们养老送终!”说完认认真真磕了3个头。杨宏远夫妇急忙抢着扶他起来:“快起来,孩子。这真是老天可怜我们啊,让我们老两口捡了你这么个好儿子……”
杨宏远的手术重新定于12月9日举行。当天下午3点。在进手术室之前。黄良文不断安慰有些紧张的杨宏远夫妇:“爸,你好福气,手术一定会非常成功的!等你手术康复了,明年春天我带你和妈去北戴河旅游去。妈。你说好不好?”杨宏远夫妇露出开心的笑容。
手术由光山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黄新大夫亲自主刀。进行得非常成功。尽管杨宏远的整个胃部被切除掉了2/3。但是后期的恢复很好,在医院住了两个月后出院。在这期间。黄良文没有回郑州家中,一直待在医院里照顾他。期间。邱静芝也抽空来到光山探视公婆。
2006年3月和9月间,黄良文夫妇先后两次将杨宏远夫妇接到郑州各住了一个多月时间。“五·一”期间,他们还带杨宏远夫妇一起去北戴河旅游,从没出过远门的杨宏远夫妇玩得十分开心。杨宏远夫妇回去后,黄良文又定期为他们寄去生活费和医疗费,并时常购买营养保健品寄给父亲,以增强其体质和免疫力。尽管如此。2006年12月份。经检查发现杨宏远的癌细胞还是向全身扩散了。黄良文不但积极地支持父亲进行治疗,更不断地从精神上鼓励杨宏远和病魔作斗争。2007年春节前夕。黄良文夫妇本想将二位老人接到郑州过年,但由于杨宏远现在的病情不宜长途跋涉,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尽管目前癌细胞已经扩散了,杨宏远的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在接受采访时,杨宏远自豪地说:“要不是天上掉下来个好儿子。我还不知道咋样呢!为了他,我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责编:弘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