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积累是进行语言表达的基础,对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的积累活跃起来;指导学生从朗读、背诵中积累,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在写作练笔中积累,从而加厚学生的语文功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言积累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积累对于语言表达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语文教学承担着语言积累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与运用,以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在于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不断熟悉语言,真正把古今语言的精华据为己有。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习作能力才能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在教学生语文知识: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这些语文知识对语言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不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必备基础。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没有学过语法修辞知识的人,完全可以凭着正确的语感使用母语阅读、说话和写作。而我们有多少语文基础知识得满分的学生却无法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口头或书面的交际、交流。这也就提示我们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途径浅谈以下几点:
  一、在朗读、背诵中进行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与背诵,大量的阅读是进行语言积累的前提。汉语是意合性语言,具有相对的模糊性,汉语中的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些词语很难下个确切的定义,词典上的注释有时比词语本身还难理解。所以许多情况下,没有必要也没有办法讲清楚,而往往是越讲越不清楚。只能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凭着大脑的“模糊识别功能”,凭语感去理解、运用。有些词语的使用、搭配纯属习惯,无法解释,应该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课文整体的意境中去掌握内容。孟子认为:解说诗的人,不应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他反对割裂章句,或拘泥于字面的意思而歪曲诗的本义,主张从诗的整体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不要把那些破碎的、零散的语文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多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多读多背训练出来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把减少讲解节约的时间留给学生多读多背。经过反复读,学生自能理解文义,这就是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反对死记硬背”的口号不适合语文,就语文学习而言重要的恰恰是死记硬背。一篇课文背熟之后,它的语汇、句式就可以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倾泻于笔端,成章于口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吟诵积累,在熟读的基础上加强背诵,体会、品味语言的趣味性和节奏感,装进脑子,而这种材料是活的,可以投入周转,经久不忘,终身受益。
  二、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
  课外是课堂的延伸与补充,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进行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学好语文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说:“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益于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语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问及语文学习较出色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经验,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强调在课堂上教师把教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多背积累语言,但我们知道,教总是有限的,学才是无限的。当我们在课堂上把方法教给学生后,就要鼓励、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对课外阅读中遇到的优美的词、句、段摘抄,背熟,在平时说话,写文章时恰当地运用,这样有利于搞好语言的积累,增加语言的储备。
  三、在写作练笔中进行语言积累
  写作练笔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舞台。然而在进行写作练习中学生往往无话可写,不知道如何下笔,一提到写作就会抓耳挠腮。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积累太少,写作练习不到位。平时也看过不少的事和人,但是到作文时却忘记得干干静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作文就是冬天的樹枝,干干巴巴,没有色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素材。对于作文来说,不是没有素材可以写,而是缺少素材的发现者。一枝一叶总关情,生活中到处都是写作的素材,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故事,皆可入文。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素材积累。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多些观察日记,多记录生活中的感动和思考。体味生活真实、细腻、深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随笔可以记录成长,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称写随笔为“道德长跑”,认为坚持写随笔,可以使人的心灵求真、向善、爱美。让学生们拥有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蓝图。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无论从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看,还是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语言积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都是极其重要的。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与背诵,凭借语感去理解、去运用;同时,要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大积累量,丰富语言积累素材;另外,还要注重写作练笔,让学生形成写随笔的习惯,从而积累大量的素材,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云生.语文有效教学与文学教育探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2]董慧媛.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泉——对作文指导教学的反思[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2)
  [3]贾杰.初中语文教学中字词积累的重要性[N].学知报,2011(C08)
  [4]黄瑞作.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为GDM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为GDM筛查降低漏诊率和减少经济负担提供可靠的高危人群,并为临床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
思维导图是一种为人类提供了有效思维的图形工具,具有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而旅游理论专业知识的知识点具有多、杂、散等特点,且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差,逻辑
摘要:就统计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的教学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在改革之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当今教学中一直探究的话题。教师应考虑相关统计学软件的科学介入,通过软件平台提高教学成效,同时完善学生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关键字:统计学专业;统计软件;教学改革  G642  统计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教
目的:  编制劳教系统干警的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压力反应量表,并评价劳教干警的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结合对劳教干警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探讨提高劳教干警身心健康的综合干预
G633.6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 中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
摘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原本活泼好动,兴趣广泛的高中生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巨大压力面前,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死记硬背,刻板硬套。既约束住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也不利于自己的发展。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高中教师从自身角度出发,更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借助科学的教育方式,针对不同的高中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