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有悬赏抓嫌犯,今有重金寻证据。
近日,有网友反映“山东潍坊许多企业将污水排到1000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潍坊市2月17日回应称,截至目前,潍坊市环保局已排查企业715家,暂未发现帖文反映的问题。为进一步调查相关情况,潍坊市公布有奖举报办法,对相关举报人最高将奖励10万元。
当爆出企业污水直排地下的消息,当地政府的行动倒也积极,潍坊市环保局于2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和市属各开发区实施全面拉网式排查,并成立5个督导组,对企业进行排查,但排查无果,10万元悬赏污染证据,看似是政府诚心诚意开门办事,值得赞许。但一项匆匆的调查后,公众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答复,还被强行担上了寻找证据的重任。
从2月15日成立督导组到17日公布调查结果,短短两三天时间就结束了对如此恶劣事件的调查,是效率高还是将自己的责任推向大众?两天排查715家企业,是打电话、听汇报还是现场排查的?可否公布排查人员、督导组及已排查企业名单?人们对政府简简单单的回应充满了质疑。
潍坊市2月18日回应网友质疑的“两天排查715家企业”称,15日起组织市县镇三级开展拉网排查,市环保局5个督查组分片巡查,16个县市区组建了69个工作组、320人现场检查,未发现网民反映问题。回应了“两天排查715家企业”质疑,当地政府却没有明白,人们关心的不仅是两天排查715家企业的可能性,更关心到底是如何排查的。总是被舆论一步步地压着说话,监管部门的态度难免会遭人诟病。
当地政府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自己查不出来,那就动员更多人。当悬赏一出,一方面,人们在考虑怎样才能既拿到奖赏又不被报复。因为“有奖举报”的另一面就是将举报人置于前台并遭曝光,如果存在官商勾结现象,无论奖励多丰厚,谁敢拿?另一方面,虽说人多好办事,但也要看办事的人有没有条件和能力完成任务,专业的督导组都查不出来,如若不是工厂内部人员或与之相熟的人,谁会发现这种隐秘的地下直排排污法。
有人质疑,这些无良企业如此瞒天過海、道德沦丧,果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企业如何排污,环保、安监等部门在例行检查中难道没看出猫腻?民众频频举报,媒体屡屡曝光,监管者咋就没去看看?是否是在睁只眼闭只眼?
实际上只要想查就一定能查出来。一种生产工艺产生的污水量基本可衡量,如果企业一直在生产,一直没排出来那么多污水,那水去哪了?通过环保局数据监测进行粗筛,再对重点可疑企业采样,有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是否能达标很容易评价出来。
据网曝,山东潍坊某企业出台了一份《环保紧急通知》,称接市环保紧急通知,央视焦点访谈要来暗访,各部门要确保排污不出问题。此举被质疑是提前向涉污企业通风报信。2月18日下午,潍坊环境监察支队长谢振溪保证:环保局从未用任何方式向企业发过这样的通知。“央视确有来采访,但不是焦点访谈”。针对网传通知来源,他表示:说不上,不清楚情况。一句“不清楚情况”又让政府陷入了被动,在不清楚的情况下,政府会去主动调查吗?不解决的问题最终会成为如水污染一样的沉疴痼疾。
通风报信,人们之所以这样猜测,是因为当地政府给出的回应并不能让人信服。不法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地下,并非现在才有的事情。早在2010年5月份《半月谈》就刊发了《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的报道。记者调查时发现,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污染企业竟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
只是这样的声音,或激起一时舆论波澜,却在各地政府“化骨绵掌”的应对下销声匿迹了。两年多过去了,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引起政府和公众足够的重视,监管部门在恶性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出现后并没有加强相应的监督与管理。
山东潍坊地下水排污也只是我国水污染现状的冰山一角。一位网友说,我没有在山东潍坊,却一样有水的恐慌,“父亲小时候,可以在村里的沙滩地上拿铲刀挖水喝,那时候水在几米以下;我小时候可以轻易地用压水井打上一桶水,那时候水在几十米以下;如今,水泵早就取代了压水井,那不是社会进步了,而是人工的压水井根本够不到地下的水”。
去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今年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恶性水污染事件不断发生。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国务院2011年通过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但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就等于零,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老百姓看到有干部因为水污染防治不力而落马。单一追求GDP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是水污染日益严重的根源所在,如果再不放弃这一发展思路,水污染将演变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灾难。
悬赏还在继续,截至2月18日下午17时,当地政府称尚未接到任何举报电话。
其实并不是没线索可循,在潍坊地下排污事件被爆出后,就有人向公益人士邓飞爆料说,山东泰安宁阳有煤矿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多少年来都看不到阳光,遮天蔽日的各种雾霾,化工厂都是将废水高压直接打入地下,别的地方淘汰掉的生产线都挪来了,吃水都从外面买,但绝大部分人还是吃地下水,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当地孩子得肺炎的也很多。
十八大报告中说“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不是概念,而是实在的行动。面对物欲横流、利欲攻心的污染恶行,我们需要有责任的监管和有力度的追责。政府给再高的悬赏金额也不如下定决心、采取实质行动解决污染问题。
不做地下水污染的“难民”,我们都该有所作为!
(以上图片均来自新华网)
近日,有网友反映“山东潍坊许多企业将污水排到1000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潍坊市2月17日回应称,截至目前,潍坊市环保局已排查企业715家,暂未发现帖文反映的问题。为进一步调查相关情况,潍坊市公布有奖举报办法,对相关举报人最高将奖励10万元。
当爆出企业污水直排地下的消息,当地政府的行动倒也积极,潍坊市环保局于2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和市属各开发区实施全面拉网式排查,并成立5个督导组,对企业进行排查,但排查无果,10万元悬赏污染证据,看似是政府诚心诚意开门办事,值得赞许。但一项匆匆的调查后,公众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答复,还被强行担上了寻找证据的重任。
从2月15日成立督导组到17日公布调查结果,短短两三天时间就结束了对如此恶劣事件的调查,是效率高还是将自己的责任推向大众?两天排查715家企业,是打电话、听汇报还是现场排查的?可否公布排查人员、督导组及已排查企业名单?人们对政府简简单单的回应充满了质疑。
潍坊市2月18日回应网友质疑的“两天排查715家企业”称,15日起组织市县镇三级开展拉网排查,市环保局5个督查组分片巡查,16个县市区组建了69个工作组、320人现场检查,未发现网民反映问题。回应了“两天排查715家企业”质疑,当地政府却没有明白,人们关心的不仅是两天排查715家企业的可能性,更关心到底是如何排查的。总是被舆论一步步地压着说话,监管部门的态度难免会遭人诟病。
当地政府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既然自己查不出来,那就动员更多人。当悬赏一出,一方面,人们在考虑怎样才能既拿到奖赏又不被报复。因为“有奖举报”的另一面就是将举报人置于前台并遭曝光,如果存在官商勾结现象,无论奖励多丰厚,谁敢拿?另一方面,虽说人多好办事,但也要看办事的人有没有条件和能力完成任务,专业的督导组都查不出来,如若不是工厂内部人员或与之相熟的人,谁会发现这种隐秘的地下直排排污法。
有人质疑,这些无良企业如此瞒天過海、道德沦丧,果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企业如何排污,环保、安监等部门在例行检查中难道没看出猫腻?民众频频举报,媒体屡屡曝光,监管者咋就没去看看?是否是在睁只眼闭只眼?
实际上只要想查就一定能查出来。一种生产工艺产生的污水量基本可衡量,如果企业一直在生产,一直没排出来那么多污水,那水去哪了?通过环保局数据监测进行粗筛,再对重点可疑企业采样,有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是否能达标很容易评价出来。
据网曝,山东潍坊某企业出台了一份《环保紧急通知》,称接市环保紧急通知,央视焦点访谈要来暗访,各部门要确保排污不出问题。此举被质疑是提前向涉污企业通风报信。2月18日下午,潍坊环境监察支队长谢振溪保证:环保局从未用任何方式向企业发过这样的通知。“央视确有来采访,但不是焦点访谈”。针对网传通知来源,他表示:说不上,不清楚情况。一句“不清楚情况”又让政府陷入了被动,在不清楚的情况下,政府会去主动调查吗?不解决的问题最终会成为如水污染一样的沉疴痼疾。
通风报信,人们之所以这样猜测,是因为当地政府给出的回应并不能让人信服。不法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排地下,并非现在才有的事情。早在2010年5月份《半月谈》就刊发了《地下排污:致命威胁悄悄逼近》的报道。记者调查时发现,除了挖渗坑、渗井偷排外,为了躲避查处,有的污染企业竟用高压泵将大量污水直接注入地下。
只是这样的声音,或激起一时舆论波澜,却在各地政府“化骨绵掌”的应对下销声匿迹了。两年多过去了,这一现象似乎并未引起政府和公众足够的重视,监管部门在恶性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出现后并没有加强相应的监督与管理。
山东潍坊地下水排污也只是我国水污染现状的冰山一角。一位网友说,我没有在山东潍坊,却一样有水的恐慌,“父亲小时候,可以在村里的沙滩地上拿铲刀挖水喝,那时候水在几米以下;我小时候可以轻易地用压水井打上一桶水,那时候水在几十米以下;如今,水泵早就取代了压水井,那不是社会进步了,而是人工的压水井根本够不到地下的水”。
去年春节期间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肇因就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地下溶洞。今年年初,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恶性水污染事件不断发生。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国务院2011年通过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已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但再严格的制度,只写在纸上就等于零,必须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老百姓看到有干部因为水污染防治不力而落马。单一追求GDP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是水污染日益严重的根源所在,如果再不放弃这一发展思路,水污染将演变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灾难。
悬赏还在继续,截至2月18日下午17时,当地政府称尚未接到任何举报电话。
其实并不是没线索可循,在潍坊地下排污事件被爆出后,就有人向公益人士邓飞爆料说,山东泰安宁阳有煤矿化工厂、农药厂、水泥厂,多少年来都看不到阳光,遮天蔽日的各种雾霾,化工厂都是将废水高压直接打入地下,别的地方淘汰掉的生产线都挪来了,吃水都从外面买,但绝大部分人还是吃地下水,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当地孩子得肺炎的也很多。
十八大报告中说“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不是概念,而是实在的行动。面对物欲横流、利欲攻心的污染恶行,我们需要有责任的监管和有力度的追责。政府给再高的悬赏金额也不如下定决心、采取实质行动解决污染问题。
不做地下水污染的“难民”,我们都该有所作为!
(以上图片均来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