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创意?拿在地下超市花三元钱买的玻璃水杯和商场里标价上百的水晶杯或琉璃杯比较,尽管三者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但水晶、琉璃却比玻璃有更多艺术设计的元素。这样的元素就属于文化创意。将文化创意作为最近几年北京经济发展的支柱,是今年年初北京市委在九届十一次全会上做出的决定。
多年来,中国一直大力发展被称作“汗水工业”的制造业,更被很多人称作“鞋子大国”、“帽子大国”。从悉尼和雅典来的客人手中接到印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字样的奥运吉祥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去年7月,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上,有人喊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口号。创意产业,就是要摆脱“汗水工业”的影子,“用脑子”,而不是“拼身子”来赚钱。去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5457美元,其中服务业占67.8%,超过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这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奥运创意了什么?
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主题曲、口号、吉祥物、火炬传递等,都能体现出文化创意的回顾2002年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主火炬从水中点燃,继而缓缓升起,水与火的完美结合打破了人们心中水火不容的观念,这一创意成为奥运会史上的一大亮点。
雅典奥运会,除了中国拿到有史以来最多的金牌,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开幕式,原因也是它独特的创意。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集中展示了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人类早期文明。开幕式表演动用的可移动灯光超过2000盏,创造了在单项活动中用灯量的世界纪录,并史无前例地在表演中安装了复杂的高空飞行系统。此系统包括18个轨道钢缆,可在三维空间内运输超过10吨重的物件,仅钢缆的长度就超过了35公里。除了开幕式以外,雅典奥运会在奥运会史上首次实现了火炬的全球传递,五大洲的40亿观众通过先进的卫星转播系统收看了火炬传递的全过程。
不过,奥运创意也有不被国际奥委会认可的部分。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圣火火种被创造性地用卫星通过激光从雅典传递到了渥太华,但这一创意后来遭到国际奥委会的否定。认为此设计违背了火炬传递的初衷,还专门出台了一项规定,禁止之后的火炬传递采用类似方式进行。
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在创意方面也煞费苦心。
北京奥运会的两座标志性场馆,被我们简称为“鸟巢”和“水立方”的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的建筑就是创意的结晶。
“鸟巢”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其中由我国工程师自主创新的“超高矩形钢管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斜扭柱施工工艺”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场馆地上所铺的生泰沙基透水砖,97%以上的原材料来自内蒙古沙漠。透水砖通过破坏水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透水性更持久,且能使雨水直接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一块两寸见方的透水砖能吸收1.7公斤的水分。采用沙子作原材料开创了国际建筑材料史上的一个先例。现在,生泰沙基透水砖已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和30多项专有技术。
“水立方”是全世界第一座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水立方”的创意来自细胞组织单元的基本排列形式以及水泡、肥皂泡的天然构造。这种在自然界常见的形态从来没有在建筑结构中出现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敢于实现这一结构体系的建筑,“水立方”为国内外建筑界填补了一项项空白。从截面上看.“水立方”墙面和屋顶部分为内外三层,共有9803个球型节点、20870根钢质杆件。在三维图纸上,30513个工件,91539个坐标值,堆成了两尺多高的施工图纸。作为自主创新成果,《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设计理论》填补了世界建筑业上的空白。
今年2月9日,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意大利都灵宣布,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将穿越珠峰,这样,奥运圣火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上世界第三级。这个创意绝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要有一支50人左右,有
珠峰登顶经验的传递队伍;第二,需要精确的关于珠峰气候的预报和分析;第三,需要轻便的装备。1988年我国登顶珠峰的运动员背负的氧气瓶重达14公斤,而现在同样存贮量的给氧装置只有3公斤左右,这给登山运动员更大的体力空间;第四,要有能在8000米以上燃烧的燃料和对应的容器;第五,需要随时畅通的通讯和电视转播技术。只有五项技术创新都能实现,我们的火炬才能顺利穿越珠峰。
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形象识别系统中,“中国印”、奥运口号、吉祥物和体育图标都充分体现了在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启发下的文化创意。传统的篆刻等形象元素被赋予了现代的动感和美感,很好地表达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传承和创新。
奥运创意产业将带来什么?
根据2002年的一项奥运经济报告提供的数据,2008年的奥运因素对北京文化产业的拉动力,将以平均每年增长o.8个百分点计算。2002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65亿左右,按这个基数每年递增o.8%计算,到2008年,北京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翻一番,达到300多亿。
面对庞大的游客和各国代表团,我们的各个服务行业的规模都要不断扩大以满足奥运会期间以及之后的需要。对于我们这些奥运的接受者、消费者、旅游者、娱乐者来说,奥运是一种娱乐消费,是一种诉诸服务业的体验经济方式。当我们利用网络享受奥运时,表明我们已进入体验奥运的世界里,这也是我们以往很少注意到的经济方式。
世界杯刚刚结束,新老球迷们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球赛以及附属产品对于感官和生活的全面入侵,包括比赛转播、广告、综艺节目、新闻、游戏、手机短信,手机、彩铃、手机图片、视频下载、音频下载等等。就连某著名解说员的情绪宣泄也衍生出了包括视音频下载、彩铃、动画等文化产品。有了它们的多姿多彩,才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天好好过了一回球迷瘾,也让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满满赚了一把。
据统计,仅在球赛转播的广告部分,中央电视台就得到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可以预见,定购数字奥运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消费热点。我们能欣赏到的奥运会将是更丰富和立体的。专家们认为,光是火炬的传递,在全球范围内的电视转播覆盖率就将超过40亿人。加上20亿的电脑网络用户和正在不断增加的手机网络用户,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球的文化狂欢节。
作为一次城市营销的奥运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会展业的顶级实践,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的北京正认真设计并努力经营自己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作为会展业的奥运会也将带动一系列大型会展精彩展现:除了已经持续四年的奥林匹克文化节,我们还将看到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珍品展、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展、国际体育艺术展、中国传统文化展、中外儿童体育绘画展等等。更不用提将会有琳琅满目的音乐会、电影展等文化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今年主办了奥运三分钟DV、动画大赛。大赛以“三分钟舞动世界”为主题,通过动画和DV这两种时下最流行的方式让创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对于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
这个比赛证明了,奥运作为一个主题,能够被纳入到各个艺术形式中。它不仅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能很好的通过各种新媒体来表达。
创意生活会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更快地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责编/王查娜
多年来,中国一直大力发展被称作“汗水工业”的制造业,更被很多人称作“鞋子大国”、“帽子大国”。从悉尼和雅典来的客人手中接到印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字样的奥运吉祥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去年7月,首届“中国创意产业国际论坛”上,有人喊出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口号。创意产业,就是要摆脱“汗水工业”的影子,“用脑子”,而不是“拼身子”来赚钱。去年,北京市人均GDP达到5457美元,其中服务业占67.8%,超过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这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奥运创意了什么?
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主题曲、口号、吉祥物、火炬传递等,都能体现出文化创意的回顾2002年悉尼奥运会的开幕式,主火炬从水中点燃,继而缓缓升起,水与火的完美结合打破了人们心中水火不容的观念,这一创意成为奥运会史上的一大亮点。
雅典奥运会,除了中国拿到有史以来最多的金牌,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它的开幕式,原因也是它独特的创意。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集中展示了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人类早期文明。开幕式表演动用的可移动灯光超过2000盏,创造了在单项活动中用灯量的世界纪录,并史无前例地在表演中安装了复杂的高空飞行系统。此系统包括18个轨道钢缆,可在三维空间内运输超过10吨重的物件,仅钢缆的长度就超过了35公里。除了开幕式以外,雅典奥运会在奥运会史上首次实现了火炬的全球传递,五大洲的40亿观众通过先进的卫星转播系统收看了火炬传递的全过程。
不过,奥运创意也有不被国际奥委会认可的部分。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圣火火种被创造性地用卫星通过激光从雅典传递到了渥太华,但这一创意后来遭到国际奥委会的否定。认为此设计违背了火炬传递的初衷,还专门出台了一项规定,禁止之后的火炬传递采用类似方式进行。
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在创意方面也煞费苦心。
北京奥运会的两座标志性场馆,被我们简称为“鸟巢”和“水立方”的国家体育场和国家游泳中心的建筑就是创意的结晶。
“鸟巢”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其中由我国工程师自主创新的“超高矩形钢管永久模板钢筋混凝土斜扭柱施工工艺”已申请了国家专利。场馆地上所铺的生泰沙基透水砖,97%以上的原材料来自内蒙古沙漠。透水砖通过破坏水滴的表面张力来透水,透水性更持久,且能使雨水直接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一块两寸见方的透水砖能吸收1.7公斤的水分。采用沙子作原材料开创了国际建筑材料史上的一个先例。现在,生泰沙基透水砖已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和30多项专有技术。
“水立方”是全世界第一座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水立方”的创意来自细胞组织单元的基本排列形式以及水泡、肥皂泡的天然构造。这种在自然界常见的形态从来没有在建筑结构中出现过,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敢于实现这一结构体系的建筑,“水立方”为国内外建筑界填补了一项项空白。从截面上看.“水立方”墙面和屋顶部分为内外三层,共有9803个球型节点、20870根钢质杆件。在三维图纸上,30513个工件,91539个坐标值,堆成了两尺多高的施工图纸。作为自主创新成果,《新型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设计理论》填补了世界建筑业上的空白。
今年2月9日,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意大利都灵宣布,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将穿越珠峰,这样,奥运圣火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上世界第三级。这个创意绝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要有一支50人左右,有
珠峰登顶经验的传递队伍;第二,需要精确的关于珠峰气候的预报和分析;第三,需要轻便的装备。1988年我国登顶珠峰的运动员背负的氧气瓶重达14公斤,而现在同样存贮量的给氧装置只有3公斤左右,这给登山运动员更大的体力空间;第四,要有能在8000米以上燃烧的燃料和对应的容器;第五,需要随时畅通的通讯和电视转播技术。只有五项技术创新都能实现,我们的火炬才能顺利穿越珠峰。
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形象识别系统中,“中国印”、奥运口号、吉祥物和体育图标都充分体现了在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启发下的文化创意。传统的篆刻等形象元素被赋予了现代的动感和美感,很好地表达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传承和创新。
奥运创意产业将带来什么?
根据2002年的一项奥运经济报告提供的数据,2008年的奥运因素对北京文化产业的拉动力,将以平均每年增长o.8个百分点计算。2002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是165亿左右,按这个基数每年递增o.8%计算,到2008年,北京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翻一番,达到300多亿。
面对庞大的游客和各国代表团,我们的各个服务行业的规模都要不断扩大以满足奥运会期间以及之后的需要。对于我们这些奥运的接受者、消费者、旅游者、娱乐者来说,奥运是一种娱乐消费,是一种诉诸服务业的体验经济方式。当我们利用网络享受奥运时,表明我们已进入体验奥运的世界里,这也是我们以往很少注意到的经济方式。
世界杯刚刚结束,新老球迷们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球赛以及附属产品对于感官和生活的全面入侵,包括比赛转播、广告、综艺节目、新闻、游戏、手机短信,手机、彩铃、手机图片、视频下载、音频下载等等。就连某著名解说员的情绪宣泄也衍生出了包括视音频下载、彩铃、动画等文化产品。有了它们的多姿多彩,才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天好好过了一回球迷瘾,也让这些文化产品的提供者满满赚了一把。
据统计,仅在球赛转播的广告部分,中央电视台就得到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可以预见,定购数字奥运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消费热点。我们能欣赏到的奥运会将是更丰富和立体的。专家们认为,光是火炬的传递,在全球范围内的电视转播覆盖率就将超过40亿人。加上20亿的电脑网络用户和正在不断增加的手机网络用户,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球的文化狂欢节。
作为一次城市营销的奥运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会展业的顶级实践,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的北京正认真设计并努力经营自己的国际化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
作为会展业的奥运会也将带动一系列大型会展精彩展现:除了已经持续四年的奥林匹克文化节,我们还将看到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珍品展、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展、国际体育艺术展、中国传统文化展、中外儿童体育绘画展等等。更不用提将会有琳琅满目的音乐会、电影展等文化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在今年主办了奥运三分钟DV、动画大赛。大赛以“三分钟舞动世界”为主题,通过动画和DV这两种时下最流行的方式让创作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对于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
这个比赛证明了,奥运作为一个主题,能够被纳入到各个艺术形式中。它不仅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能很好的通过各种新媒体来表达。
创意生活会随着奥运会的临近更快地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责编/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