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悬索桥隧道式锚碇受载破裂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式锚碇是悬索桥锚碇的一种主要类型,由于锚塞体与围岩形成复杂的受力体系,其承载机制尤其是受载破裂全过程的力学行为尚不十分清楚。基于ABAQUS建立岩体弹脆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该本构同时考虑岩体张拉和剪切破坏机制,能够较好地模拟岩体变形破裂全过程,拓展原本构模型的应用范围;通过损伤数值分析揭示不同埋深情况下隧道式锚碇的破裂力学机制。结果表明,隧道锚变形破坏存在显著的渐进破坏特征,埋深变化下破坏模式的转变与围压作用下岩体脆-延-塑性的转换特征相关;浅埋情况下围压较小,隧道锚体系"脆性"大,发生喇叭形的张拉-剪切破坏;深埋情况围压较大,体系"延性"增强,破坏模式转变为沿锚塞体与围岩接触界面的剪切破坏,其极限承载力较浅埋情况大幅度增加。隧道锚的喇叭形破坏面与传统认识的直线型破坏面存在明显差别,将直接影响其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建立,因此在隧道锚设计计算中应关注破坏面的实际形态,这对其他类似锚固工程,如抗拔短桩或锚杆的承载力分析也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国家新型城镇化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使其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在此背景下,小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值得思考。本文以小城市传统风貌街区的绿地系统
红树内生真菌和水生真菌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们能产生众多活性较强、骨架新颖的化合物,其次级代谢产物在免疫调节剂、抗肿瘤、抗氧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有应用
轴承是最为常见且重要的机械零部件之一,轴承发生故障时使得机械设备难以正常运转。机械设备产生重大故障会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危害,而机械轴承的故障诊断能够在出现重大事故前做出预判,因此机械轴承的故障诊断方法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传统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是将轴承的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通过信号处理方法分析频域信号来完成轴承的故障诊断任务,大多数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过于繁冗,泛化能力差,且计算量大、实时性欠佳
2019年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及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词比重的增加,中国古典诗词再一次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兴趣。2011版新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强调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通过对古代诗词的积累、感悟与应用提高欣赏品味。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在中国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自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是一线教师们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国关于古诗词教学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