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技术开展诗词翻转课堂学习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man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教育部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个理念,分为六个基本素养,其中之一为“学会学习”,而“学会学习”的三个组成是:善学乐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现有的高度发达的信息手段,让学生乐学、会学,笔者认为近年来出现的翻转课堂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翻转课堂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具体源于2007年美国林地高中的两位教师把上课的视频和音频传到网上,让因病缺课的学生可以在家在线观看学习并完成一定的作业。
  2011年萨尔曼·可汗提出翻转课堂是“与传统的学生白天在教室听教师上课,晚上回家学生自己做作业的课堂模式正好相反,学生晚上在家自主观看视频资料,而早上回到课室做作业,当他们遇到问题则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国内的一些学者和一线学校也开始对翻转课堂做了研究,其中重庆聚奎中学,深圳南山学校,山东昌乐中学都在一线教学上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实践。
  然而,笔者发现这些学校课前视频的局限性都比较大,譬如学校要专门设置录制的地点、录制工具、软件等,录制工序烦琐,造成教师负担过重;学生则必须在家完成学习,地点受控性强;视频上传的网站不确定因素较多,观看学习时的骚扰因素不可控等。另外这些学校的翻转多应用于理科教学,个别的语文教学多为阅读课例的教学,诗词教学的研究极其少见。
  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阶段需掌握的诗词繁多,而且我国古诗词言辞精练,意蕴深厚,理解较为困难,很多诗歌必须结合诗人生平,写作背景,丰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诗人特有的艺术特色去体会;更重要的是我国诗词大多语言凝练,音韵和谐优美,具有极强的韵律,必须通过大量的吟诵才能体会其妙处,然而这么多的内容却无法在一堂课内完成,整个初中阶段繁多的教学内容无法让我们用过多的课时去学习所有的古诗词,因此很多教师在面对古诗词课时,就只好是读一遍诗歌,译一遍意思,讲一遍重点,再把诗歌背一遍。学生面对这样的诗词课堂教学,更是觉得索然无味,学习的热情无从谈起。
  基于以上的原因,笔者认为利用现在的微信技术进行语文诗歌的翻转课堂教学大有可为。微信技术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在现时已经非常普及,据笔者统计,今年所任教的班级的家长微信普及率达到100%,达到每人一个微信的地步。微信这种社交工具,利用手机极强的实时交互性特点,能轻松上传手机拍摄的图片,视频,甚至可以直接链接第三方视屏,不受各种空间限制,只要有手机便能推送浏览微信。如此强大的功能对于任务繁重的诗词教学的翻转课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 节省时间,利于诗歌的感悟
  课前的视频录制简单:翻转课堂的视频要求时间较短,一般为8分钟左右,画面没有过多的干扰,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智能手机的录制功能在办公室录制需讲解的诗词的相关内容,然后上传到微信群中即可,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收集到的相关朗诵作品,相关影视资料,相关的评论,或发链接地址,或直接打包上微信,学生便立刻能通过微信进行学习。
  古人对读的作用也有理解“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遍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古诗是学生吸收古诗的营养,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理解诗歌需要借助大量的资料,这么多的资料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而且不同的学生阅读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如果将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各个朝代的评论放在课堂上学习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既定的教学目标势必无法完成,更不必说让学生去诵读古诗词。然而,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我国历来都采用诵读方式,现在很多的课堂因为课堂要讲的内容太多,忽略了朗读,忽略了吟诵,有的诗词课,居然没有了读书声。所以如果我们把需要教师讲授的,或者需要让学生了解的部分内容作为微信视频,在课前推送在微信群上,让学生在微信中先行学习,并根据这部分视频完成一部分练习,这样的翻转课堂即扩充了对诗词的理解,还能给诵读留出充足的时间。
  二、 课前视频学习不受时空制约
  以往的翻转课堂的视频学习,大都借助于电脑登陆网站或校园网进行学习,其制约网线电脑的位置。现在我们把视频推送在微信上,学生只要在手机上便可以进行学习。现在很多学校下午放学的时间很迟,有的学生家离学校的距离又比较远,学生回到家的时间已是很迟,所以如果在家长接孩子回家的这段时间中,打开手机把今晚要学习的视频看完,既完成了第二天的大部分学习的任务,又减轻了学生晚上学习的负担。
  三、 自主学习和探究得到激发
  由于学习能力不同,不同学习的速度存在差异,由于微信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因此,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较快地看完,而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面对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回环反复地看视频资料,不受他人的影响,个体的自主学习性得到很好的体现。微信的主要功能是在线实时交流。因此学生在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时, 就可以随时提出问题, 发表自己的见解, 其他同样在线的同学或教师可以及时对他的问题进行解答。教师也可以根据大多数学生所提的类似的问题进行汇总归类,作为明天上课的一个重点问题。
  四、微信内容便于储存,复习
  我们把诗词的知识“点” 化处理, 形成微课群, 让学生把这些小视频(微課)收藏在微信的“收藏”栏中。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存贮知识、复习巩固。诗歌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 除了常规的形象(人、景、物等)、语言、手法和主旨外, 还会涉及到很多古文化常识,单节微课的容量是有限的, 时间一般也就8 分钟左右, 不宜在单节微课中设置太多的问题, 最好是一节微课只讲一个微小但相对完整的知识点, 如《关雎》中的一节微课,只讲首联“ 起兴” 这种手法。我们把这些知识点变成微课群之后,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 选择不同内容的微课进行学习, 这样的学习针对性就会增强。此外,学生点击下载来观看的微课视频, 学生可以自行留存,这对他们以后的复习巩固也是非常有利的。
  五、视频微课便于家长的督促
  初中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普遍较弱,需要家长的及时督促。由于微信里的视频微课,直接发送到家长的手机端,需家长督促学生看完视频,预习作业也必须在手机端完成,而且微信群中,教师当天或第二日便可以及时反馈评价学生预习完成的情况,家长便能很直观地看到孩子完成学习的情况。所以家长每天携带着手机,以便能及时监督孩子完成日常的课程学习。
  尽管还存在些小的问题,但是借助微信进行的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大大扩充了课堂容量,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升了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中学(528211)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历史文化的传承方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教授古诗词时,若只是采用背诵、解释这样的阅读方法,一方面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无法更好地传递古诗词的独特魅力。我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更好地将诗味传递给学生,运用了一些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中提升阅读兴趣,品味诗歌的真味。  一、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背诵,但是却轻视朗读,这造成不少学生在学习古诗词
散文题材包罗万象,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散文的这种“散”给语文教师确定教学内容带来困难,导致散文教学内容混乱和错位。在小说叙事中,叙事视角指叙述时感知观察故事的角度,即观察故事的“意识”是谁。小说是作者虚构的,小说中的叙述视角并不等于作者的视角。但是散文则不同,散文中的第一人称视角就是作者自己,也就是说散文中的一切,都是通过作者这个“我”的第一人称视角去感知观察的。受叙事视角理论的启发,散文的核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