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痔疮,无创又防复发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十男九痔,十女十痔”,可见痔疮的发病率是非常之高的,特别是对于久坐或久站的上班族来说,痔疮更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痔疮长在比较隐秘的部位,所以多数人觉得难以启齿,不愿就医,只是“干忍”或随便买点药对付。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提倡的,痔疮如果放任不管或反复发作,很有可能引发肛裂、肛周脓肿、贫血甚至失血性休克等。所以,及时治疗才是王道。
  现在,临床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药物、外科手术等。一些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无创、且能降低痔疮复发率的特点,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来选用。

中药内服


  中医对痔疮的治疗强调整体观念,即在辨证论治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病因、病理、病位,不同的体质、年龄,进行不同的治疗。
  风伤肠络型 以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而出,血色鲜红,或伴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一般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祛风,代表方剂为凉血地黄汤:生地黄、黄连、当归、栀子、玄参、甘草各10克。
  湿热下注型 湿热邪气下迫大肠,会导致大便带血,颜色较鲜,出血量也较多,痔核脱出甚至嵌顿,且肿胀疼痛,甚至会糜烂坏死,伴有口干不喜饮水、口苦、小便黄等症,舌脉上常以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治疗上常以清热利湿止血为主,代表方剂有止痛如神汤:槐花30克,皂角刺12克,秦艽、桃仁、炒苍术、防风、当归、泽泻、槟榔各9克,熟大黄6克。
  气滞血淤型 多由情志郁结、肝气失调,导致气机失调,从而引起肛周血运不畅,郁结成团。此类患者的肛内肿物容易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可以采取活血化淤、行气止痛的方案,方药可用血府逐淤汤:桃仁12克,牛膝、当归、生地、红花各9克,枳壳、赤芍各6克,桔梗、川芎各4.5克,柴胡、甘草各3克。
  脾虚气陷型 多由病久脾虚或出血过多导致气血两虚引起,或者是老年人中气不足引起,多表现为痔疮脱出、肛门下坠、便血等。治疗原则为补中益气、扶正固脱,方药可用补中益气汤:黄芪18克,炙甘草、去芦人参、白术各9克,橘皮、升麻、柴胡各6克,当归3克。

外治法


  痔疮的中医外治法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中药熏洗 是以中药煎汤熏洗肛门会阴部,通过热和药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达到肿消痛减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将药物水煎10分钟后,先用蒸气熏肛门局部,待水温适合时,再行肛门局部坐浴。熏洗药方较多,也须辨证施用:风伤肠络型可用苦参、蛇床子、地肤子、威灵仙、五倍子、白矾、艾叶、花椒、当归、苦胆、荆芥、防风等;湿热下注型可用黄连、黄柏、大黄、黄芩、地榆、槐角、苦参、朴硝、瓦松、川椒、马齿苋、防风、蒲公英、野菊花、银花等。
  中藥涂敷 是指将药物直接涂敷于患处的方法。适用于痔核脱出、肿痛不适,或因分泌物过多而引起的肛门瘙痒,或术后出血以及遗留创面等。比如,对于湿热下注型,可用麻油将硫黄、雄黄、樟脑粉调匀后涂敷患处。

食疗方


  食疗可作为痔疮的辅助治疗方法,能一定程度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柿饼汤 取柿饼2~4枚,加水煮烂即成,每日2次。适用于痔疮出血者。
  无花果汤 取无花果2枚,水煎或空腹生食,日服2次。适用于痔疮肿痛出血者。
  苦参鸡蛋汤 将苦参60克水煎汁,与鸡蛋2枚共煮,吃蛋饮汤,每日1次。适用于痔疮出血者。
其他文献
楚汉时期贵族墓葬出土的服装实物以及大量俑人、图像中人物所承载的服装信息,都是我们研究服装文化的重要资料。从服装款式上看,贵族服装基本上属于交领右衽深衣形制的袍服,主要区别在于袖口形制、长短宽窄有所不同。本文将重点研究马山一号楚墓、马王堆汉墓出土衣物的衣袖类型,进行对比楚汉时期贵族服装的衣袖特征与关联关系,并提出不同衣袖类型在穿着场合或实用功能方面有所不同。同时通过出土服装实物与俑人、图像等形象资料对比指出,生服与敛服在衣袖式样上存在很大差异。
公立医院进行运营管理,需要加强和完善成本核算,强化成本管理和控制。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可以促进医院加强内部成本管控,优化医院资源配置,为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以B医院为研究对象,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放射科的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研究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为医院全面开展作业成本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