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由“听话说话”到“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突破性进展。口语交际与以往听说训练最本質的区别在于后者突出听和说的单向技能发展,而前者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情意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
  实施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心智,有灵性,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内容,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基于当前课改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提出如下一些浅薄的看法,旨在于与广大教师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时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兴趣,便有了自觉性。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如此。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便成功了一半。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
  首先,老师生动的语言,便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欲罢不能,丰富的想象使他们想说,争着要说,比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教学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那凄凉艰难的声音伴随着老师生动的语言描绘,使彭德怀将军在红军过草地时杀自己的坐骑时的情景再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丰富的想象使学生争着诉说,变“要我说”为“我要说”。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
  其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场景,使学生有话想说。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它直观形象,帮助我们生动地再现了情境,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中,我把克隆羊多利的图像利用电脑屏幕投影出来,多利的样子就历历在目。学生兴趣盎然,争相介绍,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
  另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等引进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交际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自相矛盾》这则寓言之后,让学生来续写这个故事,写好后再修改,再让学生上讲台说故事,看谁编得好,讲得好。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讲故事,积极性特别高,说得也特别好。
  二、丰富说话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
  (1)密切联系生活实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正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口语交际训练最终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的应用中去。所以说,现实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最好的课堂。老师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言语交际训练。比如家里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接待客人的;你是怎样认识新朋友的;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请求帮助的……。诸如此类,都是生活中的小镜头,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再现情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2)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文艺晚会,背古诗比赛等,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除此以外,我还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在语文综合课让学生上讲台朗诵诗歌,讲个笑话,或者说一句名言,读自己最好的作文,又或者说说自己近来最开心的事情等等。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典范,也可以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内容。很多课文故事性很强,有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扮演小导游、讲解员、推销员的身份,向人们介绍某个景点,讲解某些知识,某种产品。这样既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训练。
  三、语言要规范,落落大方,文明有礼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要文明礼貌。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规范化的语言是学生习得的规范化语言的表率。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老师要注意自身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化,语言要简洁、生动,表达要清楚明白。
  (2)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学生在说话、交际过程中出现用词不当,表达不清楚时,老师要迅速、准确地指出,并启发学生用规范化的语言来表达。
  (3)尽量开拓规范化语言的环境,积累语言。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途径,多听、多记、多练,不断规范化语言,并在交际中应用。
  (4)提醒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要注意文明礼貌。讲文明礼貌,指在交际时举止要大方有礼。在训练中,要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肢体语言,纠正不良的习惯,与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
  教无定法,只要得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谓“条条达到通罗马”。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要逐步培养学生树立“动口即是练说时”的观念,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努力消除学生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进行切实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总而言之,口语交际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训练口语交际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其他文献
自2009年秋季起,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我省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了新课程实验。我校作为廊坊市普通高中的一面旗帜,勇于站在高中新课改的前列,深入贯彻落实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课改工作。  根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是必设课程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
摘要:数学难,难在解题关。因为做不好题,导致学习信心被打击,甚至是学习兴趣丧失。过了解题关是学习数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只有会做题了数学才不可怕,才能学好数学。  关键词:解题教学 数学思想 数学方法 过程教学 自我反思  在高中阶段,面对众多的课程,有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最困难的,都说数学有难题,学数学就会有做不完的题,听得懂,做不出。事实上,题目就是数学的心脏,解题是学习数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求新、求异、求变的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学生形成创新素质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摘 要】海森堡曾经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本文着重讨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问题意识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和意义  (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规律和概念  化学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化学规律、化学概念是概括的、抽象的,所以要想学生深入的理解化学概念,就一定要激发其思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是指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转化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合理需要的行为。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和探讨教学中的情感缺失问题,重视和加强情感教学是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新的使命。下面谈谈情感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具体地说
【摘 要】正确的自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基础。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学习动机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保证。  【关键词】培养 自学能力 预习 作业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去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个工具就是教给儿童学习的方法,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
【摘要】数学思维是人们对数学体系的基本看法和整体认识的思维,数学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摆在了教学的突出位置,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思维的发展要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为基础的。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一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数学思维;思维活动;情感教育;灵活性;全面性;培养;数与形相结    数学思维是人们对数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与数学一样,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归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让语文指导生活。   一、设置情景,探究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
【摘要】 本文作者以民办高等教育现状为主线,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着手,概述了我国目前快速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并从社会作用、教学管理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论述了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各项措施,使得在社会建设状态下发挥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积极作用;弊端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改变、冲击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既是语文对话教学的新理念,又是语文教学的新形态。课改以来,沉寂的课堂热闹了起来,“对话”教学成了语文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分享几个教学片断及自己的感悟:  “词语对对碰”碰出精彩  我一直觉得,低段语文教学因学段要求,重点须放在字词教学上,故教师想在第一课时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