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存在两个有意思的趋势:去俄化、与俄再一体化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 进:
  从纯粹的国际政治理论角度来看,在过去近300年历史中,沙俄和中亚地区之间就是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虽然中亚这些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只是一个个小的部落或者汗国,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但是拥有自己的文化和经济体系。沙俄通过武力对中亚地区进行扩张和征服,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对这些中亚民族进行统治。历史地看,俄国长期具有领土扩张意识,从15世纪后半叶摆脱蒙古鞑靼人的统治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开疆拓土,从16世纪开始越过乌拉尔山,将眼光投向亚洲。但很少有俄罗斯学者把这种开疆拓土称作“殖民统治”。殖民这个词在过去几十年的语境中被认为是贬义词,其实对它、对它的作用确实应该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实际上在一些地区,殖民对于当地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在当下的中亚国家,一些精英、学者就充满了对俄罗斯文化的眷恋和崇敬,原因就是中亚在历史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既没有发达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也没有发达的思想体系,对外界了解非常少。恰恰是俄国的扩张和统治给它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很多东西。对中亚人而言,俄罗斯代表了欧洲文明的一部分,带给他们先进的思想与观念。而且俄国对中亚民族的改造和统治还是挺成功的。
  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出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去俄罗斯化,二是与俄罗斯的再一体化。去俄罗斯化就是指中亚国家试图摆脱俄罗斯的种种影响,重新构建国家认同,确保国家独立和主权安全。比如,哈萨克斯坦号召全世界的哈萨克族“回归”,同时不再把俄语定为国语(承认哈语和俄语都是官方语言)。此外,中亚一些国家的伊斯兰化也是去俄罗斯化的一种表现。在沙俄和苏联时期,中亚的世俗化水平是相当高的,苏联解体后,中亚国家大力复兴伊斯兰文化,就是想通过伊斯兰的意识形态摆脱俄罗斯生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为了巩固主权独立,为了参加国际体系分工,中亚国家出台去俄罗斯化的政策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人认为,中亚国家如果完全去俄罗斯化,可能会失去一扇文明的窗户。
2015年10月16日,独联体国家首脑峰会在哈萨克斯坦举行。

  但另一方面,中亚地区还出现了再次与俄罗斯一体化的趋势。由于历史原因,中亚地区形成了对俄罗斯的高度依赖,一时半会儿无法完全摆脱俄罗斯的影响。我在中亚调研时发现,一些当地人一方面不喜欢俄罗斯,但另一方面对俄罗斯的崇拜又是剪不断的。在中亚国家,一些精英人士生病了,往往不会去德国、美国看病,而是跑到莫斯科看病。别看中亚国家总跟俄罗斯打嘴仗,但很多精英与俄罗斯有割不断的联系。现在中亚的年轻人更愿意去俄罗斯打工,而不是西方。因为到俄罗斯他们会觉得很适应,没有大的文化差距,更容易融入当地社会。吉尔吉斯斯坦的总人口大约600万,就有将近100万人在俄罗斯打工;塔吉克斯坦也只有700多万人口,也有100万左右的人在俄罗斯打工。人们经常说,中亚国家好像很害怕俄罗斯,很听俄罗斯的话。为什么?是因为担心俄罗斯会对它们动用武力吗?其实并不是。除了领土主权争端,俄罗斯是不会轻易用兵的,更不会“重新占领”某个中亚国家。真实的原因之一是那些在俄罗斯工作的数量庞大的“劳动移民”。如果俄罗斯不喜欢某个中亚国家政权,或者这个政权与美国走得太近让俄罗斯感到威胁了,俄罗斯只需要稍微限制一下这个国家对俄罗斯的劳务输出,那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回到本国后必然要闹事,这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极大威胁。例如,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的巴基耶夫被街头运动搞下台,与他失去俄罗斯的信任与支持有直接关系。像塔吉克斯坦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GDP的36%左右来自于侨汇,而侨汇绝大部分来自俄罗斯。只要俄罗斯调整一下劳动移民的签证政策,塔吉克斯坦可能就会吃不消。再比如,乌兹别克斯坦虽然也是一个大国,有约3000万人口,但也有几十万人在俄罗斯打工。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在乌兹别克斯坦建有军事基地,但乌兹别克斯坦最终还是应俄罗斯要求把美国人赶走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中亚要真正去俄罗斯化,非常困难。
  我个人觉得,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观念中一直具有势力范围意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感非常低,历史上一直在寻找其安全边界,认为国家只有有势力范围的时候才是安全的。冷战的时候,这一点表现特别明显。如今俄罗斯并没有放弃传统的靠地缘空间扩张实现国家崛起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普京也是努力在恢复和重建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因此无论北约东扩也好,欧盟东扩也好,俄罗斯认为都不能越过自己的传统地缘空间,否则就是一番较量。乌克兰问题就是最新的一个例子。刚才施展所讲的一些普遍规则或者说由西方领导的全球秩序,俄罗斯一直在试图挑战它们,这更加剧了俄的战略困境。我认为,俄罗斯要想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强国,或者说对世界文明秩序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恐怕依靠势力范围是很难实现的。虽然在历史上俄罗斯诞生过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和文学家,但是并没有出现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哲学家,而欧美国家则有一大批影响过或者正在影响全球文明进程、乃至影响当今国际秩序的思想大家。人们总称赞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多么厉害,其实这恰恰是俄罗斯在哲学和思想领域缺乏大师、并由此导致国家力量失衡的一种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与俄罗斯之间的特殊关系确实是中亚国家发展与中国关系的一个不利因素。目前看来,在亚洲国家中,韩国和日本在中亚国家是比较受欢迎的。一方面是因为日本、韩国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合作理念和合作方式方面比较现代,另一方面是因为二战期间,苏联把远东地区大量的朝鲜族人(很多都是日本国籍)迁到了中亚,形成了朝鲜族裔与当地人的密切联系。虽然中国与中亚的历史渊源比韩国、日本悠久得多,但中国在中亚的形象并不优于韩国和日本。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苏联在中亚塑造了一个非常糟糕的中国形象。当然,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和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已经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推动力主要来自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现实需求。中亚国家认为,不管从经济、外交还是安全角度出发,中国都是中亚各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依托国家之一。
其他文献
日前,据国外媒体披露,苹果在爱尔兰Holyhill成立了iTunes的国际业务点。据报道,苹果将把价值90亿美元的资产从卢森堡转移至爱尔兰。苹果表示,将在爱尔兰Holyhill管理100多个国家的iTunes业务和内容商店。此前从2004年开始,苹果在线业务的管理都是在卢森堡完成。这一资产转移将给爱尔兰带来数千万欧元的增值税。  爱尔兰是苹果在本土之外的重要据点,苹果也因此享受着爱尔兰的优惠税收政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中华民族复兴将进入关键阶段。然而,美国会接受中国的崛起吗?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美国在什么条件下会接受中国的崛起?对于这些条件,我们至少应该在最宏观层面做出基本的研判。如果确实存在这样的条件,就应该努力去创造,这体现了中国外交战略和创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能动性。  第一个条件是中美军事力量的整体平衡。中美军事力量的实际对比难以细致衡量,也并不真正重要。真正重要的
刚刚过去的2016年,一些动向的深刻演进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强烈冲击,继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所谓“逆(反)全球化”便是其中之一。该如何认识这股潮流,其民意基础在哪里?会不会导致经济全球化整体进程的逆转甚至崩塌?将给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相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017年1月4日,本刊邀請四位在相关领域颇有研究的学者聚会研讨,形成以下观点,希望能对读者冷静、客观、全面认识一些国
今年年初以来,法国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罕见提升外访力度,相继访问美国、黎巴嫩、乍得和俄罗斯等国,并在黎、乍、俄三国获元首接见的高规格礼遇,引举世瞩目。鉴于勒庞既非政府要员、亦非执政党党魁,国际社会关注的显然不是战略协调、合作大单等常规成果,而恐怕是一个标榜将“法国人优先”写入《宪法》的民粹政客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出门“看人脸色”。  冲刺大选的“最后拼图”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因此要解答这个有些匪
“习特会”后,中美关系走出阴霾,重新回到“相互尊重、管控分歧”的合作轨道,蔡当局为之忧惧不已、戒慎有加。4月27日,蔡英文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以伪善而强硬姿态提出“两岸两张答卷说”而顽拒“九二共识”,谋求“川蔡二度通话”却惨遭特朗普“打脸”,蔡的一厢情愿和盲目自大淪为岛内外舆论嘲讽对象。在5月初,蔡英文又接连推出《联合报》及六家国际媒体专访进行补救,抛出了文青式的“三新两岸论述”。如何看待蔡英文在
2015年6月2日,有“足坛不倒翁”之称的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获得第五次连任四天后宣布辞职。此前的5月27日,多名国际足联高官在美国和瑞士警方联手的“瓮中捉鳖”行动中被逮捕。美国检察机关以受贿、诈骗、洗钱等罪名对14名涉案官员提起诉讼。如果把国际足联比作足球队,这14名官员相当于首发的11名球员加上三名替补,堪称国际足坛历史上“最豪华”、“级别最高”的“球队”。更为诡异的是,此次策划“捉鳖行动”的
俄罗斯和日本两国外长及防长3月20日在东京重启中断三年的“2 2”会谈机制。日本向俄方提出了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联合经济活动的建议,而俄罗斯则对保障亚太地区安全表达了关切。俄专家称,此次对话并没有取得大的成果,但双方希望能够通过会谈建立互信。  在“2 2”会晤正式开始之前,俄日两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举行单独会晤。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对俄罗斯加强在南千岛群岛上的军事部署表示不安。對此
【美】《时代》2016年6月20日  5月19日,埃航MS804航班客机失事,外界猜测,客机可能遭遇了恐袭。但数周已过去,仍没有恐怖组织声称对此负责。反恐专家们分析认为:  第一,此次客机失事并非恐袭所致。飞机从安检严格的法国戴高乐机场出发,飞行四小时后到达国际水域上空,乘客名单上不存在任何可疑姓名,这些事实都表明存在自杀式袭击者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客机遭遇炸弹袭击,恐怖分子保持沉默是为了故技重施
7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为期两天的法国之行。整个访问过程充满友好气氛,法美双方似乎暂停了之前在一些领域的摩擦与角力。  与法国总统马克龙13日在巴黎举行的会谈是特朗普此次访法的重头戏。与外界的猜测不同,气候变化问题似乎没有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马克龙在会谈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双方在这一问题上“承认彼此的不同”,法国希望能同美国一道继续寻求如何推进气候协定的落实。他还声称会尊重特朗普的决定。特朗
根据购物网站eBay发布的调查数据,伴随着各种应用软件和数字下载长大的英国“数字一代”逐渐回归传统媒介,更青睐纸质书、黑胶唱片、DVD、CD等。  调查显示,英國18岁至24岁人群中,大约83%的人去年选择购买一件书籍、唱片等商品的实体版,而非数字版。近三分之二的人去年购买过纸质书,56%的人买过DVD,四分之一的人买过黑胶唱片。预计电子书的销售今年将比去年的3.39亿英镑(约合29.57亿元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