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预设”的思路诱发课堂生成资源,也可以巧用“意外”与“错误”所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还可以通过“体验”使课堂生成资源延续,如果合理巧妙利用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能给课堂增添意想不到的精彩!
[关键词] 生成 预设 意外 错误 体验
一、灵活预设,亮出精彩
教学活动是复杂多变的,需要教师课前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预设得越充分,生成的就越精彩。
【案例】教学《确定位置》一课快结束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问题:“神州六号”在浩瀚的宇宙绕地球76圈后,凯旋而归。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州六号”为什么发射和回收得如此成功吗?引发学生充分的关注后,电脑出示资料。
1.介绍地球仪。同学们,你知道吗?在地球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为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
2.神州六号和五号的发射和回收都那么成功,实际上这都有赖于“卫星全球定位仪”— GPS,因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这样,用经纬度就可以确定发射与返回的位置了。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这个环节的精心预设,不仅让同学们明白这里就蕴涵着数对的原理,而且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把德育目标落实到实处。
二、巧用意外,亮出精彩
新课改理念的引进,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生龙活虎的学生,课堂上常常出现令教师意想不到、甚至是措手不及的情况,其实这些意外都是生成性资源,教师如果处理得当,能化尴尬为精彩,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确定位置一》这节课中,就曾遭遇了两次“意外”。
【案例1】在讲新课时前,我设计了“找礼物”这样一个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使学生们带着迫切的心情随老师进入新课。具体过程如下。
师:老师准备了一个可爱的礼物——玩具熊,想找两名同学做游戏,谁想玩这个游戏?
生:(争先恐后):我想!
师:刘馨和赵子骞。你俩一个人把玩具熊藏到某个同学的抽屉里,另一个人找。
(刘馨藏好后,赵子骞没有目标,找起来比较困难。)
师:目标不明确,容易找吗?可以提供一些线索让他找得快一点。
生:(提供线索):是第三组的。
师:能不能再快点,让赵子骞一找就准呢?
生:第三组第四个。
(赵子骞马上找到礼物,很开心)
我趁机导入新课:为什么一找就准呢?因为信息准确,所以我们就能快速确定礼物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确定位置”。(同时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然后我让赵子骞把玩具熊还给我,这时意外发生了:我本以为他会递到我手中,没想到淘气的他一下子扔过来打在我脸上。我顿时脸涨得通红,刚要发火,但忍住了。调整好心态后,我捡起玩具熊面带笑容对同学们开玩笑说:“瞧!赵子骞位置找得真准!直中目标。”此时赵子骞早已害怕地低下了头,他原以为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没想到刘老师却一点也没生气,他羞愧地站起来说:“刘老师,对不起,刚才我的行为对你是不尊重。”我关爱地摸着他的头因势利导,“老师要感谢你。因为你告诉了全班同学一个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然后全班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案例2】在本节课中,我从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出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在学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就是数对的方法之后,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师:刚才我们用数对的方法表示了自己的位置,下面老师想考考同学们应用的如何,敢不敢试一试?
生(兴趣高涨):敢!
师: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生(第一组):(1,1)、(1,2)、(1,3)……
生(第二组):(2,1)、(2,2)、(2,3)……
同学们真是对答如流,又快又准!第七组汇报之后,调皮的第八组何雨瑶同学却悄悄地溜到第七组第一桌空座上坐下。同学们发现后急忙报告老师。当时,同学们都想让老师狠狠地教训平时就调皮捣蛋的何雨瑶,课堂上扰乱纪律,这还了得!我把严厉的目光投向她,何雨瑶面红耳赤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第七组的同学汇报错了,而你却点头肯定。我只想坐过来验证一下!”好一句刺耳的话,我怎么会错呢?我马上叫起她:“何雨瑶你这么聪明,难道连这么简单的知识也不会了?”何雨瑶反驳说:“老师,第七组第一桌没人坐,第二桌同学说他的位置时(7,1)时,你怎么认为对呢?我认为应该是(7,2)!”这时有的同学在下面沉不住气地说着:“老师怎么会错!”我仔细地分析了这个孩子的话,呀!由于我的轻率和疏忽让学生产生了疑惑,造成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经过短暂的内心斗争,我作出了理智的选择,我先向何雨瑶诚恳地道歉,然后再向全班同学说:“空座位仍占一个位置,位置不受人的影响,所以何雨瑶同学说得对,我们一起为她的细心认真、勤于动脑鼓掌!”话音刚落,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巧用错误,亮出精彩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师应该善于巧用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找出合理的一面,从错中找出与正确方法之间的联系,把“错误”这一生成资源巧妙地予以运用,会成为一堂课的“亮点”,使数学课堂更加出彩。
【案例】如在教学方程时,有这样一道习题:解方程8x=x。一位同学是这样算的,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8x=x两边都除以x得:8=1,对于这个结果他们惊奇了,兴奋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错误的机会。这时我便提出一个问题:你能找出这位学生解错的原因吗?学生讨论了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方程两边不能都除以x,因为只有x确保它不为0时才可以使用,而此题x刚好等于0,所以会出现8=1的怪事。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错误,才能让学生尽快走出误区,步上成功的路径,这样的生成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突出体验,亮出精彩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突出体验,使生成更加精彩,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完美。
【案例】教学《角的度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角度的问题,出示挑战题:体育课上,我们常常碰到投掷问题,有位同学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三次投掷垒球,如图1所示。
以什么角度投得更远一些呢?看谁能挑战成功。
课间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实际掷球体验,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问题中去,这既是学生接受挑战的机会,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尝试,使学生的探索欲望一直延续到课后。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萨东第四小学)
[关键词] 生成 预设 意外 错误 体验
一、灵活预设,亮出精彩
教学活动是复杂多变的,需要教师课前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预设得越充分,生成的就越精彩。
【案例】教学《确定位置》一课快结束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问题:“神州六号”在浩瀚的宇宙绕地球76圈后,凯旋而归。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神州六号”为什么发射和回收得如此成功吗?引发学生充分的关注后,电脑出示资料。
1.介绍地球仪。同学们,你知道吗?在地球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为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
2.神州六号和五号的发射和回收都那么成功,实际上这都有赖于“卫星全球定位仪”— GPS,因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这样,用经纬度就可以确定发射与返回的位置了。
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这个环节的精心预设,不仅让同学们明白这里就蕴涵着数对的原理,而且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把德育目标落实到实处。
二、巧用意外,亮出精彩
新课改理念的引进,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生龙活虎的学生,课堂上常常出现令教师意想不到、甚至是措手不及的情况,其实这些意外都是生成性资源,教师如果处理得当,能化尴尬为精彩,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确定位置一》这节课中,就曾遭遇了两次“意外”。
【案例1】在讲新课时前,我设计了“找礼物”这样一个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使学生们带着迫切的心情随老师进入新课。具体过程如下。
师:老师准备了一个可爱的礼物——玩具熊,想找两名同学做游戏,谁想玩这个游戏?
生:(争先恐后):我想!
师:刘馨和赵子骞。你俩一个人把玩具熊藏到某个同学的抽屉里,另一个人找。
(刘馨藏好后,赵子骞没有目标,找起来比较困难。)
师:目标不明确,容易找吗?可以提供一些线索让他找得快一点。
生:(提供线索):是第三组的。
师:能不能再快点,让赵子骞一找就准呢?
生:第三组第四个。
(赵子骞马上找到礼物,很开心)
我趁机导入新课:为什么一找就准呢?因为信息准确,所以我们就能快速确定礼物的位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确定位置”。(同时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然后我让赵子骞把玩具熊还给我,这时意外发生了:我本以为他会递到我手中,没想到淘气的他一下子扔过来打在我脸上。我顿时脸涨得通红,刚要发火,但忍住了。调整好心态后,我捡起玩具熊面带笑容对同学们开玩笑说:“瞧!赵子骞位置找得真准!直中目标。”此时赵子骞早已害怕地低下了头,他原以为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没想到刘老师却一点也没生气,他羞愧地站起来说:“刘老师,对不起,刚才我的行为对你是不尊重。”我关爱地摸着他的头因势利导,“老师要感谢你。因为你告诉了全班同学一个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然后全班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案例2】在本节课中,我从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出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在学生发明了一种新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就是数对的方法之后,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师:刚才我们用数对的方法表示了自己的位置,下面老师想考考同学们应用的如何,敢不敢试一试?
生(兴趣高涨):敢!
师:每组的同学以开火车的方式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生(第一组):(1,1)、(1,2)、(1,3)……
生(第二组):(2,1)、(2,2)、(2,3)……
同学们真是对答如流,又快又准!第七组汇报之后,调皮的第八组何雨瑶同学却悄悄地溜到第七组第一桌空座上坐下。同学们发现后急忙报告老师。当时,同学们都想让老师狠狠地教训平时就调皮捣蛋的何雨瑶,课堂上扰乱纪律,这还了得!我把严厉的目光投向她,何雨瑶面红耳赤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第七组的同学汇报错了,而你却点头肯定。我只想坐过来验证一下!”好一句刺耳的话,我怎么会错呢?我马上叫起她:“何雨瑶你这么聪明,难道连这么简单的知识也不会了?”何雨瑶反驳说:“老师,第七组第一桌没人坐,第二桌同学说他的位置时(7,1)时,你怎么认为对呢?我认为应该是(7,2)!”这时有的同学在下面沉不住气地说着:“老师怎么会错!”我仔细地分析了这个孩子的话,呀!由于我的轻率和疏忽让学生产生了疑惑,造成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经过短暂的内心斗争,我作出了理智的选择,我先向何雨瑶诚恳地道歉,然后再向全班同学说:“空座位仍占一个位置,位置不受人的影响,所以何雨瑶同学说得对,我们一起为她的细心认真、勤于动脑鼓掌!”话音刚落,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三、巧用错误,亮出精彩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师应该善于巧用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找出合理的一面,从错中找出与正确方法之间的联系,把“错误”这一生成资源巧妙地予以运用,会成为一堂课的“亮点”,使数学课堂更加出彩。
【案例】如在教学方程时,有这样一道习题:解方程8x=x。一位同学是这样算的,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把8x=x两边都除以x得:8=1,对于这个结果他们惊奇了,兴奋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错误的机会。这时我便提出一个问题:你能找出这位学生解错的原因吗?学生讨论了一会儿,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方程两边不能都除以x,因为只有x确保它不为0时才可以使用,而此题x刚好等于0,所以会出现8=1的怪事。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错误,才能让学生尽快走出误区,步上成功的路径,这样的生成往往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四、突出体验,亮出精彩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体验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感受,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突出体验,使生成更加精彩,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完美。
【案例】教学《角的度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角度的问题,出示挑战题:体育课上,我们常常碰到投掷问题,有位同学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三次投掷垒球,如图1所示。
以什么角度投得更远一些呢?看谁能挑战成功。
课间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实际掷球体验,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问题中去,这既是学生接受挑战的机会,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尝试,使学生的探索欲望一直延续到课后。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庆市萨东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