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xxz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希腊神话诡谲多姿,是古希腊人富有诗意的纯真编织的一个奇异的梦幻世界,深受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的喜爱,另一方面,希腊神话超乎现实但又源于现实,它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鉴于此,本文作者尝试将希腊神话适度引入高中历史相关教学,并以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为例,作这方面的探索。
  关键词: 希腊神话 历史教学 应用
  
  古老的希腊神话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方面,它超乎现实,诡谲多姿,是早期希腊人富有诗意的纯真编织的一个奇异的梦幻世界。另一方面,希腊神话又高度拟人化,神人同形同性特征(anthropmorphism)异常明显,高贵的神明也同样具有俗人的面貌和性情,因此,希腊神话更贴近世俗生活,更亲切自然,也更具有审美价值。希腊神话作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
  希腊神话和早期希腊历史进程也紧密关联,它不但传递着希腊悠远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而且与文明初期希腊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轨迹同步并行。所以,希腊神话实际上也包含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希腊神话作为一种美妙的传说和富有诗意的幻想,它深受中小学生甚至成年人的喜爱。正因为如此,如果能将希腊神话适度引入高中相关历史教学,将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下面,笔者以《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为例,拟作这方面的尝试。
  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世界史部分的第一课,然而,由于这段历史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加之学生受其知识结构、历史修养水平等限制,对这一部分的史实较为陌生,理解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本课的导入方面,笔者选择了学生相对较为熟悉的两则神话,以激发学生对世界史尤其是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兴趣。神话一:传说在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叫欧罗巴(Europa),万神之神宙斯早就被她的美貌打动。有一天,宙斯趁欧罗巴和女伴在海边沙滩上玩耍之际,幻化成一头健壮而温顺的白色公牛来到欧罗巴身边,示意她骑到它的背上。欧罗巴刚骑上牛背,牛就飞也似地离开了亚洲大陆,驮着公主来到了欧洲的克里特岛。这时公牛还原成了天神宙斯,他向欧罗巴求爱,并和她结婚生子。据说,欧罗巴是第一个来到这块土地上的人,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块土地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这就是欧洲名称的由来。神话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是在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古老的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遗址举行的,这种神圣的典礼仪式虽历经沧桑而绵延不息。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诞生在这块圣地上,它起源于公元前776年,为纪念天神宙斯(Zeus)而设立,每四年举办一次。举办期间,各城邦通常会达成“神圣休战”(Sacred Truce)的协议,届时各城邦停止战争,以便通过维护城邦间的暂时和平来保障运动会的顺利进行。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维系希腊社会的内部团结,促进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城邦归属感,同时还是希腊人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对整个希腊世界都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历经了近3000年历史变迁的奥林匹亚运动会依然在延续,“更快、更高、更强”(拉丁语:Citius、 Altius、Fortius)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光辉依然沐浴着今人。
  以上两则神话可以把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开始意识到这是一节兴味盎然、生动而有趣的历史课。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几组课件图片向学生展示希腊文明在文学、史学、哲学、雕塑、建筑、科学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希腊历史概况,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求知欲。
  如果说前面的课堂导入仅是本节课的开幕式的话,那么下面的内容则是本节课内容的主体。
  本课第一目的标题是“蔚蓝色的希腊”,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这一目的授课中,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希腊的海洋性地理特征。围绕这一重点,笔者设计了这样两则神话:神话一:在古希腊神话中影响最广泛的神灵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而在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中,地位最为尊贵的是天神宙斯(Zeus)、海神波塞冬(Poseidon)和冥王哈德斯(Hades)三兄弟,传说他们在推翻了他们的父亲克洛诺斯(Cronus)的统治以后,划分天空、海洋和地下为各自统治的领地,宙斯主掌天空,波塞冬主掌海洋,哈德斯主掌冥府,而大地则为众神共同的场所。实际上,在神明权力的划分上,海神波塞冬的威力和权能仅次于天神宙斯,而且还是唯一一位能与天神宙斯相抗衡的神明。传说,他曾经和宙斯进行了一场恶战,试图争夺神界中的最高统治权。神话二:在古希腊众多的宗教节日庆典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奥林匹亚运动会(Olympic Games)、地峡运动会(Isthmian Games)、皮提亚运动会(Pythian Games)和尼米亚运动会(Nemea Games)。这四大宗教节日定期举办,在整个希腊世界影响深远。其中,奥林匹亚运动会和尼米亚运动是为纪念天神宙斯而设立,皮提亚运动会为纪念太阳神阿波罗而设立,而地峡运动会则是为纪念海神波塞冬而设立,它起源于公元前582年,每两年在科林斯地峡的波塞冬圣地举行一次。
  从这两则神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海神波塞冬在希腊诸神中的尊贵地位。由此可知,海神(代表海洋)受到希腊人普遍而广泛的崇拜,而在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古代中国,权能最大的海神可谓东海龙王,但是他在中国诸神中的地位却是较低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也正是从神话的角度表现出了希腊人的海洋民族意识,凸显出海洋在希腊人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第二目的标题是“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该目的标题重点介绍了希腊城邦的特征,即这些城邦政治上一般实行民主体制,相互间彼此独立自治;经济上普遍注重工商业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各城邦保持着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文化事业较为繁荣。但是“小国寡民”则是希腊城邦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围绕这一特征,笔者选用了这样一则神话: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和海神波塞冬(Poseidon)曾为雅典城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传说雅典娜在和波塞冬争夺雅典城的控制权时,包括万神之神宙斯(Zeus)在内的诸神都被他们请来当裁判。众神决定让他们进行一场比赛,评判原则是谁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更珍贵的礼物。波塞冬举起三叉戟往岩石上刺了一下,顿时不毛的山岩上就涌出一股又凉爽又清澈的咸泉。头戴战盔、手执盾牌的雅典娜则抖了抖长枪,将其深深地扎进地里,地里瞬间长出一棵橄榄树。众神裁定雅典娜得胜,认为她给雅典的礼物更珍贵。从此,雅典娜成为雅典城邦的保护神。事实上,在古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城邦通常是由不同的神明来保护,而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或最高的神明来保护,这也从一侧面体现出希腊各个城邦的相互独立性。所以,从神话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希腊城邦为什么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一直没有能够像东方国家那样发展成为统一的帝国的重要原因。当然,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关于这一原因应该更多地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希腊历史发展的特征来阐释。
  第三目的标题是“希腊的公民”,主要介绍希腊公民的素质和享有的权利。为了能从这一侧面说明希腊的公民特征,笔者选择了这样一则神话:希腊的神界在作出重大决定时,往往由天神宙斯主持召开众神圆桌会议,诸神充分发表意见后,通过相互辩论而彼此妥协,会议的最终结果通常由众神投票决定,更有甚者,众神有时甚至需要同凡界的人间英雄进行谈判。很显然,希腊的神明并不具备中国的神明所拥有的那种绝对的权威,即使天神宙斯也不例外。而中国的玉皇大帝一发话,便是神间圣旨,天生就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希腊神话只不过是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在天上的夸张反映,这种神界投票议事的决策程序实质上只不过是希腊人把他们的民主政治生活搬到了天上而已,这也折射了希腊公民不屈从于权威,敢于表现个性,敢于追求自由、追求平等的民族性格。
  以上是笔者将希腊神话应用于人民版《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课所进行的浅显尝试。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尝试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师生互动充分,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这种尝试易于激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需强调的是,希腊神话仅是本课内容的一个有益补充,切不可本末倒置,将其作为本课的主线。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基于现行审计教学中课前预习、上课以讲为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弊端性,以及“启发式”教学等新兴的审计教学方法的精华的基础上,建议应对以往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调整,积极引进以原始凭证为载体,课堂演示为手段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审计教学 新模式 应用    《审计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高层次的专业课,它是融会计学、经济法、税法等
摘 要: 语码转换是发生在持双语者或多语者进行言语交际时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纯理功能为理论基础,选取书面和口头语码转换语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分析及理论论证,旨在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下的语码转换现象的解释力。  关键词: 功能语言学 语码转换 纯理功能    1.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现象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其载体也更加丰富多彩,如报刊杂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新升本院校黄淮学院42个社团的调查,在分析黄淮学院学生社团现状的同时,对新时期下新升本院校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以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地推动社团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社团 现状 学生社团建设 创新与发展    目前新升本院校层出不穷,学生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但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各种磨砺。本文以黄淮学院学生社团为例,分析新升本院校学生社团在
摘 要: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本文提出思想品德课堂可以通过故事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情境表演等方式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课堂导入 情境创设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它犹如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所以,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先声夺人,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
摘 要: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老大难问题就是英语单词的记忆,记不住单词并不是说学生记忆有问题,而是没有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只要了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记忆的,运用心理学记忆理论,便能有效地记住英语单词。  关键词: 英语单词 记忆理论 科学    中学生学习英语有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英语单词的记忆。有80%的学生说之所以英语学不好是因为记不住单词,考试连单词都不认识,谈何答题,更如何提高成绩?我根据自己的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的听说等口语能力,在农村初中更为突出。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不仅要看到培养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性,而且要从多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提高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历史上,孟子雄辩无敌,苏秦言动六国
摘 要: 本文借助解构主义三巨头雅克·德里达的“播散”、保罗·德曼的“命名”和希利斯·米勒的“重复”,主要是米勒的“重复”观解读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指出在利用重复建构意义的同时,重复的开裂异质性又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美国梦破碎之主题。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解构视角 矛盾复杂性    重复,顾名思义,就是再次出现,用米勒的话说,即是“一种东西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在另一种状况下重新呈
摘 要: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极具艺术个性。他在老到、成熟的平淡姿态中处处流露着对生活的热爱,让人感到一种来自生命本身的欢乐。本文从汪曾祺小说一派优美的“回忆世界”中的和谐的追求、人性美的呼唤、风俗画的描绘、结构的散文化风格、强烈的语言意识等几个方面,着重探讨其独特艺术魅力,进而揭示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 汪曾祺 小说 特色    汪曾祺善于以清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事,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着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因此让学生主宰课堂很重要。我从传统数学教学的弊端入手,提出“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这一观点,并将之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相结合,从培养兴趣,思考方法的启迪,以及鼓励创新三方面加以阐述。  一、在课堂参与中培养数学兴趣,让学生有动力。  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使学生拥有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必须让学生
摘 要: 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搞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必须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教学,才能化枯燥为鲜活,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创新教学 减负增效    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其动力是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发展的不竭之源。历史教学也是这样,要走出单调枯燥、死记硬背的瓶颈,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也只有进行创新教学,才能实现